环境应急预案全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旨在通过管理手段预防、控制突发环境事件和环境风险;减缓和控制环境影响后果的主要管理工具,相关园区和企事业单位一定要制定全面、可操作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做为环境管理制度的一部分,严格执行。
环境应急预案的回顾性评估与修订
企业结合环境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至少每三年对面临的环境风险和环境应急预案进行一次回顾性评估。有下列情形的,企业应当依据有关预案编制导则及时修订:
(一)环境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企业面临的环境风险发生变化的;
(二)环境应急监测预警及报告机制、应对流程和措施、应急**措施发生变化的;
(三)重要应急资源发生变化的;
(四)在突发事件实际应对和应急演练中发现问题,需要对环境应急预案作出调整的;
(五)其他需要修订的情况。
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修订的,修订工作参照环境应急预案制定步骤进行。对环境应急预案个别内容进行调整的,修订工作可适当简化。
环境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企业事业单位应对环境应急预案演练结果进行评估,撰写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问题,对环境应急预案提出意见,并将相关材料报送所在地县级**。
落实备案管理要求,提升备案管理水平
1.受理备案的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严格贯彻执行《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备案要求,受理环境应急预案备案时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加重或者变相加重企业负担。各区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在开展辖区环境风险评估和应资源调查的基础之上编制本部门和本辖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市生态环境局和辖区应急管理部门备案,同时应主动公开预案信息,便于政、企环境应急预案体系的衔接和应急资源共享,共同维护区域环境安全。
环境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一)企业事业单位应采取有效形式,开展环境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普及突发环境事件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应急处置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环境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技能。较大以上环境风险单位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预案培训工作,其他单位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预案培训工作。企业事业单位应通过各种形式,使有关人员了解环境应急预案的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岗位应急处置预案。
(二)企业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环境应急预案演练制度,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环境应急演练,并积极配合和参与有关部门开展的应急演练。
日前,应急管理部就扎实推进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下发通知,要求从严格落实先培训后上岗和持证上岗制度、大力推广和规范网络在线安全技能培训、加快培育高水平实际操作培训基地等方面增强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能力。
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
企业可以自行编制环境应急预案,也可以委托相关技术服务机构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委托相关技术服务机构编制的,企业有关人员全程参与。编制步骤主要有:
(一)成立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组。
(二)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
(三)编制环境应急预案。
(四)评审和演练环境应急预案
(五)签署发布环境应急预案。
公司宗旨:公司秉承“以人为本,保护环境,科技首先,市场先导,和谐共赢”的理念,建立一支由*与教授组成的顾问组,由经验多中技术人员组成的研发和应用团队。 与高校研究所、环保科技服务中心等环保机构企业保持合作,共同交流、研讨,大力技术创新、市场开拓,通过科学管理、科技创新、勇于探索、提高公司竞争力, 服务企业,服务社会,防止污染,净化环境,营造共同的怡人的和谐家园。立足深圳地域优势,引进、消化国外的环保技术和环保产品,发展适合于我国实际的污染治理技术。南山印刷环保批文办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