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维制碱法
1859年,比利时人索尔维,用食盐、氨水、为原料,于室温下从溶液中析出碳酸,将它加热,即分解为碳酸,人们将此方法称为索氏制碱法,此法一直沿用至今:
氨气与水和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铵,这是步:
第二步是:碳酸铵与反应生成的碳酸沉淀和,碳酸之所以沉淀是因为它的溶解度较小。经过滤得到碳酸固体:
这两步总的化学方程式是:
第三步:加热分解碳酸,生成水、和碳酸即我们要的纯碱:
第四步:将第二步中副产的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得到的氨气可循环利用:
在人工合成纯碱之前,古代就发现某些海藻晾晒后,烧成的灰烬中含有碱类,用热水浸取、滤清后可得褐色碱液用于洗涤。大量的天然碱来自矿物,以地下埋藏或碱水湖为主。以沉积层存在的天然碱矿品位,分布甚广。早发明人工合成纯碱方法是18世纪末,法国路布兰用芒硝加石灰石和煤在高温下还原并进行碳酸化,得到以含Na2CO3为主的粗制品-黑灰,经过浸取、蒸发、精制、再结晶、烘干,获得纯度约为97%的重质纯碱。1861年,比利时E.索尔维自发明了纯碱并获得过专利。由于技术秘密保护一直未能大范围应用,20世纪20年代才从美国突破,尤其是中国的化工侯德榜于1932年出版了《纯碱制造》一书,将保密70年,索尔维法公布于世。侯德榜还与1939-1942创建了侯氏制碱法,并在 四川建立了中试车间。1952年在大连化工厂设立了联合制碱车间。日本旭硝子公司推出的NA法,实质上是联碱和氨碱的折中法。可随意调节纯碱与的比例。
碳酸的水溶液呈强碱性(pH=11.6)且有一定的腐蚀性,能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也能与一些钙盐、钡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含有结晶水的碳酸有3种:Na2CO3·H2O、Na2CO3·7H2O 和 Na2CO3·10H2O。
由于碳酸在水溶液中水解,电离出的碳酸根离子与水中离子结合成碳酸根离子,导致溶液中离子减少,剩下电离的氧根离子,所以溶液pH显碱性。
由于碳酸根可以结合水中的质子(即离子)生成碳酸根和碳酸,并且能结合酸中的质子释放。所以碳酸在酸碱质子理论中属于布朗斯特碱。
上海祯泰化工有限公司于成立,公司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火炬村718号,主要生产经营:、酸、、高效聚合PAC、保险粉等产品,是一家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化工企业。切实推进与各大企业、厂家的合资、合作,用产业化发展的思路服务于社会和广大用户。客户的利益是我们发展的保障,我们将一如既往的为客户提供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