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为底栖鱼类,喜生活于有底淤泥的静水或缓和流水域中,如湖泊、池塘、稻田、沟渠、水库等,喜中性或偏酸性的黏性土壤,适宜的生活水温为10-32℃,适水温为22-28℃;当水温在10℃以下或30℃以上时,泥鳅活动明显减弱;水温**5℃或**35℃以上时,就潜入泥中停止活动。冬季,泥鳅钻入淤泥20-30厘米处越冬,到*二年春天,水温达10℃以上时,才出来活动。
泥鳅是杂食性鱼类,体长5厘米以下的鳅苗主要摄食动物性饵料,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体长在5-8厘米时,除了摄食小型甲壳动物、昆虫幼虫、水蚯蚓外,还摄食高等水生植物、藻类和**碎屑等,以后逐渐变为杂食性鱼类,几乎无所不食,凡水中和泥中的动植物及**碎屑,都是泥鳅的**饵料。泥鳅对动物性饵料为贪食,特别爱吃鱼卵。亲鳅产完卵后,如果不及时取走,往往会把自己产的卵吃掉。
泥鳅觅食主要是靠口须来完成,它的5对触须既是“探测器”帮助寻找食物,又是“过滤器”帮助分拣食物,可口的送中,不可口的弃掉,边吃食、边寻找、边移动。由于泥鳅取食广泛,所以与其他鱼类混养往往能起到“清洁工”的作用。泥鳅白天大多潜伏在泥中,喜上半夜外出觅食,如果环境安静,有时白天也出来活动。据养殖户观察,泥鳅在一昼夜间有两个明显的摄食高峰,上午8-9点和下午3-5点。而早晨5点左右为摄食低潮。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白天投喂是完全可以的。一般情况下,泥鳅中的食物为其体重的8-10%;在繁殖季节,摄食量则较大些,泥鳅不同生长阶段的食物是不完全一样的。
摄食
摄食淤泥中藻类等底栖生物,也取食浮游动物。人工喂养时,可投喂昆虫、小型甲壳动物、水蚯蚓、嫩植物茎叶等,也可投喂豆饼、豆渣、糙糠等。
对于使用旧池塘来养殖泥鳅的养殖户,要提前将池塘水放干,暴晒,直至将其晒成龟背状,以此来实现消灭微生物的目的,接下来就是将池底的淤泥清除干净。多年养殖泥鳅的池塘的池底会有很多的剩余饲料,粪便以及其他杂物,其中含有很多的病菌微生物,在挖掘淤泥时起码要将淤泥挖出四十厘米以上,而且要将其远离池塘,清理完淤泥后疏通排水管,堵塞漏洞,对其进行安全检查。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和培肥是养殖户必须掌握的泥鳅养殖技术之一。对泥鳅池进行消毒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消毒,例如生石灰,漂以及其他的各种药物,以此来达到预防泥鳅疾病的发生,消灭水蛭,杂鱼等泥鳅天敌的目的。在清塘一个星期之后,便可以用水来培肥了。在培肥过程中,新水深度不能小于25厘米,**肥每亩要三四百斤,待**肥发酵导致水颜色变成黄绿色,透明度在二十厘米左右后而且肉眼看不到池塘的泥土时,便可以将泥鳅苗投放其中了。
本场常年稳定对外供应各种不同优良泥鳅苗,泥鳅苗,青泥鳅,黄泥鳅,台农泥鳅等,,每年都**浙江.江西.山西.广西.广东.东北三省.湖南.河北.福建等地. 深受客户广泛赞誉.为广大客户大批量提供优质鳅苗,与客户签订单,保证客户的合法权益。我处对鳅苗市场熟知,客户如有对价格和泥鳅的品种技术问题不懂的可与我们联系 另外我处在养泥鳅方面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案,可向不懂养泥鳅的客户传授,电话: 您的致电是我们大的荣幸,诚信,我们需要诚信的您共创辉煌,实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