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是近些年来较火火热的项目,虽说经过多年的养殖发展,泥鳅苗的繁殖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但仍有不少养殖户在泥鳅苗上栽跟头。由于养殖新手对于自身衡量条件的不够,大多数会选择成本较低的水花苗,但多数成活率不**过10%,那么如何养好泥鳅苗呢?除了掌握正确的投喂方式之外,还要注意提前做好以下三点工作,才能有效提高泥鳅苗的成活率。
泥鳅苗吃什么?
泥鳅苗大约在孵化三天之后,其卵黄囊就会全部消失,而此时泥鳅苗口器形成,肌节增多,会开始主动摄食,此时养殖户要根据泥鳅苗的摄食状况进行人工饲料的投喂。在人工饲料的选择性上可以投喂煮熟的蛋黄和鱼粉等,其中蛋黄就是将蛋煮熟,取出蛋黄,装在120目筛绢袋中捏洗出蛋黄悬浊液,然后以泼洒的方式投喂。
而投喂量为天每10万尾苗投喂蛋黄一个,第二天投喂蛋黄1.5个,第三天投喂2个,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若是鱼粉,则每10尾泥鳅鱼苗每天喂10克。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bai、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水温10-30℃,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的肠呼吸功能;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泥鳅也能跃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排出。每逢此时,整个水体中的泥鳅都上升至水面吸气,此起彼伏,故西欧人对它有“气候鱼”之称。冬季寒冷,水体干涸,泥鳅便钻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肤不致干燥,并全靠肠呼吸维持生命。待翌年水涨,又出外活动。由于泥鳅忍耐低溶氧的能力远远**一般鱼类,故离水后存活时间较长。在干燥的桶里,全长4-5厘米的泥鳅幼鱼能存活1小时,而全长12厘米的成鱼可存活6小时,并且将它们放回水中仍能活动正常。泥鳅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泥鳅2冬龄即发育成熟,每年4月开始繁殖(水温18℃),产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产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孵出的仔鱼,常分散生活,并不结成群体。
泥鳅水花苗投放池塘,养殖达到寸苗规格,需要近一个月时间。泥鳅苗达寸苗之前,是它一生中脆弱的时期,提高其成活率得把握好四关,大伙一探究竟。
1、稳定水质
刚投放的泥鳅苗以采食饵料为主,随着大量饵料被泥鳅苗消耗,应注意池塘补充培水产品,如豆浆、肥水素等,促进饵料的繁殖与生长,才能满足泥鳅苗的采食需要。
2、防
泥鳅苗期感染车轮虫等的几率较大,应使用鳅虫速灭2号等防治1-2次,否则将严重影响泥鳅苗的成活率。
3、防病虫害
苗期主要预防,发病的泥鳅苗体表有红色小点。当苗20日龄时,使用泥鳅菌毒克泼洒一次。密切注意池塘是否滋生蜻蜓幼虫等敌害,一旦发现及时用吡虫啉防治。
4、预防缺氧
在泥鳅苗达寸苗规格前,发育不完全,当水体溶氧较低时,会出现缺氧现象,当泥鳅苗达3厘米左右时,能到水面呼吸空气后,不再不会出现缺氧现象。当天气变化或是水体过肥时应密切注意,一般发生在晚上及第二天早上。当发现泥鳅苗大量浮于水面活动,应立即开启增氧机,或是洒增氧剂并用水泵抽水从空中洒向池塘。
泥鳅鱼苗产卵设施的准备
产卵用40目筛网制做产卵箱,规格根据生产规模而定。箱底平铺棕榈皮鱼巢。将已催产的亲鱼按雌雄1∶1.2~1∶1.5放入箱中。产卵时要保持周围环境安静,一般催产效应时间在11~13小时,产卵可持续7~8小时。
明辉水产养殖场本公司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一贯本着以产品质量,顾客至上的宗旨。集养殖、经营各类水产(种)鱼苗、观赏鱼、成品鱼为一体的大型水产种苗。 供应的品种有: 罗非鱼苗,罗非水花,红罗非鱼苗(彩虹鲷/星洲红),淡水白鲳鱼苗鱼,中科3号鲫鱼苗,本地塘虱鱼苗,埃及塘虱鱼苗,杂交大口鲶鱼苗,家鱼苗,鲢鱼苗,金草鱼苗,加洲鲈鱼苗,鸭嘴鱼苗(匙吻鲟),生鱼鱼苗(乌鱼/黑鱼),桂花鱼苗,叉尾鱼苗,锦鲤鱼苗,银雪鱼苗,鳗鱼苗,太阳鱼苗,丁桂鱼苗,缩骨大头鱼苗,青竹鲩鱼苗(军鱼),全雄性黄颡鱼苗(黄骨鱼苗)等 服务对象:池塘、河流、水库、垂钓中心、高尔夫球场、休闲度假中心以及各企事业单位自有鱼池和慈善放生业务等。 运送方法:我基地配备多台增氧配送车,临近省市以汽运为主,1500公里以上区域可办空运、确保鱼苗成活率,以解除您的后顾之忧。 服务宗旨:公司以、迅捷的服务真诚的为广大客户提供方便。我场可以免费为广大养殖新手提供鱼池规划、鱼苗信息、鱼苗养殖技术指导、鱼苗选购、放养密度、喂养消毒等技术指导,如有必要,我们可免费亲临现场指导。欢迎广大客户来电或到场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