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电离器介绍 电离器的结构形式有同心圆式、管式和蜂窝式等三种,无论哪种结构,其工作原理都是在金属导线与金属管壁(或极板)间施加高压直流电,以维持使气体产生电离的电场,使阴阳极之间形成电晕区。 5.2 理论依据: 按电场理论,正离子吸附于带负电的电晕极,负离子吸附于带正电的沉淀极;所有被电离的正负离子均充满电晕极与沉淀极之间的整个空间。当含焦油和雾滴等杂质的废气通过该电场时,吸附了负离子和电子的杂质在电场库伦力的作用下,移动到沉淀极后释放出所带电荷,并吸附于沉淀极上,从而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通常称为荷电现象。当吸附于沉淀极上的杂质量增加到大于其附着力时,会自动向趟,从电离器底部排出,净气体则从电离器上部离开并进入下道工 序。 5.1 结构组成 电离器由壳体、沉淀极、电晕极、上下吊架、气体再分布板、绝缘箱等部件组成,其主要区别是沉淀极的形式、电晕极的排布方式、绝缘箱。电离器由“本体系统”和“电气系统”两个部分组成。 ⑴电气系统 电气系统由“控制柜”、“高压静电硅整流器”、“电晕极系统”三部分组成。 高压电控柜:是电离器的控制中心,电源输入、工作电压调整和输出,均由柜内元器件和面板上的旋钮、按钮完成,运行状态由仪表和指示灯显示。 高压静电硅整流器:将控制柜输出的交流电压经升压和整流变为直流高压后输给电晕极系 统。 电晕系统:主要部分是电晕线,并由高压瓷瓶、吊杆、上、下电极架及重锤等组成,该系统 装于电离器体内。当电晕线接通高压后,产生很强的高压电场,周围的气体介质发生电离,产生电荷,使介质中的焦油、水雾、粉尘等混合物带上负电。 ⑵本体系统 是除焦油和水雾的---部件,其电晕极系统均匀地设置于该塔体各层内。当废气从进气口送入塔体下部经配气板后,向---经中部“沉淀极”区段,带有负电的焦油、水雾、粉尘等混合物,在该区段高压电场吸引力作用下,这些带负电的混合物被沉淀极(正极)吸捕而收集在极管上,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极管下落,而后定期排出,经净化后的废气从塔体上部出气口逸出。 .1 系统配置 ⑴设备主体 电离器的进口配备导流板均流装置,以便废气均匀地流过电场(导流板根据设备大小进行配置)。 壳体设计的密封、防雨、无死角或灰尘积聚区。 电离器的下部设有人孔,在除尘器顶部有检修孔,以便对电极悬吊系统进行检修。圆形人孔门直径大于φ500mm,矩形人孔门大于 500mm×600mm。 高压部分完全封闭隔离,以免发生高压触电事故。 绝缘子箱设有电加热装置。 所有平台设护栏和护沿,平台载荷不小于 3kn/m2。 爬梯设有护栏,能满足到各层需检修和操作的作业面,爬梯梯载荷应为 3kn/m2。 由零米到本体的层平台的扶梯由供方、需方双方共同协商布置位置,由供方设计并供货安装。 设备支撑件的底座已考虑到地震力加速度对它的作用影响。 ⑩外壳已充分考虑到膨胀要求。 ⑪距壳体 5m 处噪声级不应超过 85 分贝。 ⑵电气设备 高压控制柜型号为 gh-0.4a/72kv,下电缆进线,柜体要求柜门左旋平开,柜本体带接地排,前开门,防护等级为 ip44,柜壳颜色为ral7032(浅灰色),即每套电离---器含 1 个高压控制柜。 ⑶电源 需方需要为每台---器配电。电源为交流 380/220v,三相四线制,50hz;当电源电压、频率在下列范围内变化时,所有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可以正常工作: 电压 :+5%~﹣10% 频率 :±2% 当电压在﹣22.5%ue(ue 为额定电压)、时间不超过一分钟时,不会造成设备事故。 ⑷整流器 整流变压器应能适合户外的使用要求,并应为一体式,高位布置方式。 整流变压器可在电除尘控制室进行集中控制。 高压输出端在进入电场前配置有高压阻尼元件。 整流变压器不应有漏油、渗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