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位置、高度、进出口方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连接应牢固紧密。2)、安装在保温管道上的各类手动阀门,手柄均不得向下。阀门安装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阀门的铭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阀门标志》GB 12220的规定。对于工作压力大于1.0 MPa 及在主干管上起到切断作用的阀门,安装前应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准使用。强度试验时,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持续时间不少于5min,阀门壳体、填料应无渗漏为合格。严密性试验时,浙江蝶阀厂商,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1倍;试验压力在试验持续的时间应符合GB 50243标准要求,浙江蝶阀厂商,以阀瓣密封面无渗漏为合格,浙江蝶阀厂商。法兰式蝶阀是阀门上带有法兰,用螺栓将阀门上两头法兰衔接在管道法兰上。浙江蝶阀厂商
蝶阀与阀杆自身是没有锁定能力,为了有效的调节流量需装蜗轮减速器,加装蜗轮减速器的蝶阀不只使蝶阀有自锁能力,还能改变蝶阀的操作性能及较准确的调节介质流量。蝶阀在完全开启时,具有较小的流阻。当开启在大约15°~70°之间时,又能进行灵敏的流量控制,因而在大口径的调节领域,蝶阀的应用非常普遍。由于蝶阀蝶板的运动带有擦拭性,故大多数的蝶阀可用于带悬浮固体颗粒的介质。依据密封件的强度,也可用于粉状和颗粒状介质。蝶阀适用于流量调节。由于蝶阀在管中的压力损失比较大的,大约是闸阀的三倍,因此在选择蝶阀时,应充分考虑管路系统受压力损失的影响,还应考虑关闭时蝶板承受管路介质压力的强度。此外,还必须考虑在高温下弹性阀座材料所承受工作温度的限制。浙江蝶阀厂商在节流、调节控制与泥浆介质中,要求结构长度短、启闭速度快、低压截止,推荐选用蝶阀。
蝶阀是给水排水管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装置。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对蝶阀的结构及性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在设计及选用时应根据工况条件,对其类型、材料和连接形式等做出合理的选择。蝶阀的关闭件(蝶板)在介质中间,设计时应考虑其对流阻的影响。关于大口径蝶阀蝶板的结构,AWWA C504(美国给水工程协会标准)规定,蝶板不应有横向筋,其厚度不得大于阀杆直径的 2.25 倍。蝶板的迎水面和出水面应呈流线型。有时橡胶蝶阀使用寿命较短,这与橡胶质量及密封面宽度有关。
蝶阀又称碟阀,启闭件为盘形碟板并能绕阀体内轴线旋转的一种阀门。主要由阀体、阀杆、碟板和密封圈组成。阀体呈圆筒形,轴向长度短,内置碟板。 碟板由阀杆带动,若转过90°,便能完成一次启闭。改变碟板的偏转角度,即可控制介质的流量。主要密封件是密封圈,其材料根据用途和介质常用的蝶阀有对夹式蝶阀和法兰式蝶阀两种。对夹式蝶阀是用双头螺栓将阀门连接在两管道法兰之间,法兰式蝶阀是阀门上带有法兰,用螺栓将阀门上两端法兰连接在管道法兰上。蝶阀操作灵活省力,可选择手动、电动、气动、液压方式。
蝶阀适用于流量调节。由于蝶阀在管中的压力损失比较大的,大约是闸阀的三倍,因此在选择蝶阀时,应充分考虑管路系统受压力损失的影响,还应考虑关闭时蝶板承受管路介质压力的强度。此外,还必须考虑在高温下弹性阀座材料所承受工作温度的限制。蝶阀的结构长度和总体高度较小,开启和关闭速度较快,且具有良好的流体控制特性。蝶阀的结构原理较适合于制作大口径阀门。当要求蝶阀作控制流量使用时,较重要的是正确选择蝶阀的规格和类型,使之能恰当地、有效地工作。蝶阀是由一个手动调节阀组和一个自动平衡阀组组成。浙江蝶阀厂商
常用的蝶阀有对夹式蝶阀和法兰式蝶阀两种。浙江蝶阀厂商
蝶阀适用于流量调节。由于蝶阀在管路中的压力损失比较大,还应考虑关闭时蝶板承受管道介质压力的坚固性。此外,还必须考虑在高温下弹性阀座材料所承受工作温度的限制。 蝶阀的结构长度和总体高度较小,开启和关闭速度快,且具有良好的流体控制特性,蝶阀的结构原理较适合制作大口径阀门。当要求蝶阀作控制流量使用时,重要的是正确选择蝶阀的尺寸和类型,使之能恰当地、有效地工作。通常,在节流、调节控制与泥浆介质中,要求结构长度短,启闭速度快(1/4转)。低压截止(压差小),推荐选用蝶阀。浙江蝶阀厂商
LAPAR,流体控制领域的**品牌之一,总部位于意大利米兰,成立多年以来,LAPAR凭借其完善的网络体系、优良的产品质量、一体式的客户解决方案赢得**客户的赞誉。 2005年,LAPAR进入中国,在上海成立亚太地区运营中心。 2017年,LAPAR投资1200万美金,在中国江苏设立阀门制造中心。工厂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设立蝶阀、球阀、调节阀、高压阀4条生产线,年产能20万套;拥有加工中心、数控机床、压力测试设备等各类加工检测设备;引进了意大利LAPAR阀门实验中心,可进行阀门的流量曲线、高温、低温、寿命等多项测试。 LAPAR在亚太已经形成了包含蝶阀、球阀、调节阀、截止阀、闸阀、止回阀等二十多个系列的产品格局,严格执行ISO、API、ANSI、DIN、GB等标准体系,产品运用在环保、机械、电力、石油、空分、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销售网络覆盖了中国及亚太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