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水设备在设计上采用成熟、可靠、的制水工艺,将双级反渗透、EDI和混床除盐相结合,保证经过设备处理后的水质电阻率得到18兆欧以上。**纯水设备采用PLC触摸屏控制,自动化程度、稳定性能高,与同类设备相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可靠性。
二、**纯水设备功用
(1)砂滤器,功用:初步去除水中泥沙、杂质、悬浮物以及其它微粒等降低水的浊度。
(2)碳滤器,功用:利用碳的吸附原理吸附水中异色、异味、余氯等。
(3)软水器,功用:置换水中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
(4)反渗透主机,功用:主要是通过反渗透过滤,达到生产纯水之目的。
(5)EDI系统(EDI系统优势),功用:EDI系统又称连续电除盐技术,通过阳阴离子膜对阳阴离子的选择透过作用以及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离子的交换作用,在电场的作用下实现水中离子的定向迁移,从而达到水的深度净化除盐,并通过水电解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对装填树脂进行连续再生。
(6)核能混床,功用:进一步提升水质,保证出水符合标准。
三、**纯水设备设计优势
(1)系统采用水处理技术双级RO+EDI+混床模块化设计,严格按设计标准,确保水质稳定,长效运行。
(2)通过技术设计,确保系统短时停机及长时间停机时水质保持稳定。
(3)通过技术保证终端出水恒压、水质稳定。
(4)通过完善的技术,限度的提高系统回收率,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
(5)采用ESPA2压膜,运行稳定,能耗低。
(6)采用PH调节系统以确保水温下降或原水PH值偏低时EDI出水水质。
(7)配备的有化学清洗系统,可定期对反渗透进行化学清洗,以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8)配备浓水置换技术,防止膜系统受到微生物污染。
(9)EDI及后段出水采用**纯水管道,限度的保证出水水质。
(10)EDI水箱采用氮封装置,以确保终端水质稳定及延长核能混床寿命。
(11)采用PLC加触摸屏控制系统,并采用进口电气原件,操作方便,运行稳定。
(12)主题材料全部采用行业内**,保质保量,并按配置设计。
软化水设备,即降低水硬度的设备,主要除祛水中的钙、镁离子,通俗的说就是降低水的硬度的设备,起作用主要有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活化水质,杀菌灭藻,防垢除垢。软化水设备在软化水的过程中,不能降低水中的总含盐量。在热水锅炉系统、热交换系统、工业冷却系统、中央空调系统以及其他用水设备系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软化水处理的作用
1、软化水设备的使用节约了大量浪费燃料
当锅炉结有水垢时,对于工作压力为1.4MPa的锅炉会结生1毫米的水垢,会浪费8%的燃料。
2、软化水设备提高热效率降低出力
当锅炉蒸发面结有水垢时,火侧的热量不能很快传递给水侧就会降低锅炉的出力。如果因为水处理不当,锅炉结垢,使锅炉蒸发能力降低了三分,因供气不足自动作业线不能开车。
3、软化水设备的使用降低锅炉检修量
锅炉板或管道结有水垢以后,非常难以清除,特别是由于水垢引起锅炉的泄漏,裂纹,折损,变形,腐蚀等病害。不仅损害了锅炉,而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检修,不但缩短了运行的时间,也增加了检修费用。
4、软化水设备的应用减少危及安全
锅炉因水垢引起的事故,占锅炉事故总数的20%以上,不但造成设备损失,也威胁着人身安全。而水处理的基建和运行费用,占各项节约费用的四分。
系统采用果壳活性炭过滤器,活性炭不但可吸附电解质离子,还可进行离子交换吸附。经活性炭吸附还可使耗氧量(COD)由15mg/L(O2)降至2~7mg/L(O2),此外,由于吸附作用使表面被吸附复制的浓度增加,因而还起到催化作用、去除水中的色素、异味、大量生化**物、降低水的余氯值及农污染物和除去水中的三卤化物(THM)以及其它的污染物。同时,设备具有自我维护系统,运行费用很低。
超滤(UltraFiltration ,简称UF) 是溶液在压力作用下,溶剂与部分低分子量溶质穿过膜上微孔到达膜的另一侧,而高分子溶质或其它乳化胶束团被截留,实现从溶液中分离的目的。它的分离机理主要是靠物理的筛分作用。超滤分离时是在对料液施加一定压力后,高分子物质、胶体物质因膜表面及微孔的一次吸附,在孔内被阻塞而截留及膜表面的机械筛分作用等三种方式被超滤膜阻止,而水和低分子物质通过膜。矿泉水、谁泉水设备可利用超滤装置有效除水中的胶体、化学**物、重金属、等大分子**物,保留水中有益微量元素。
矿泉水设备是以膜两侧压力差为动力,以机械筛分原理为基础的一种溶液分离 ,使用压力通常为0.2MPa--0.6MPa,分离孔径1nm--0.1μm,可广泛应用于物质的分离、 浓缩、提纯。超滤过程无相转化,常温操作,对热敏性物质的分离尤为适宜,并具有良好的耐温、耐酸碱和耐氧化性能,能在60℃ 以下,PH为2-11的条件下长期连续使用。
一、超滤设备简介:
超滤(简称UF)是以压力为推动力,利用超滤膜不同孔径对液体进行分离的物理筛分过程。其分子切割量(CWCO)一般为6000到50万,孔径为100nm(纳米)。起源于是1748年,Schmidt用棉花胶膜或璐膜分滤溶液,当施加一定压力时,溶液(水)透过膜,而蛋白质、胶体等物质则被截留下来,其过滤精度远远**过滤纸,于是他提出超滤一语,1896年,Martin制出了张人工超滤膜,其20世纪60年代,分子量级概念的提出,是现代超滤的开始,70年代和80年代是高速发展期,90年代以后开始趋于成熟。我国对该项技术研究较晚,70年代尚处于研究期限,80年代末,才进入工业化生产和应用阶段。
超滤同反渗透技术类似,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
在从反渗透到电微滤的分离范围的谱图中,居于纳滤(NF)与微滤(MF)之间,截留分子量范围为50-500000道尔顿,相应膜孔径大小的近似值为50—1000A。
二、超滤设备技术分离原理及特点:
超滤设备技术是通过膜表面的微孔结构对物质进行选择性分离。当液体混合物在一定压力下流经膜表面时,小分子溶质透过膜(称为超滤液),而大分子物质则被截留,使原液中大分子浓度逐渐提高(称为浓缩液),从而实现大、小分子的分离、浓缩、净化的目的。
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具有装填密度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分离过程为常温操作,无相态变化,节省能源,并且不产生二次污染。
三、超滤设备的应用:
过沉砂、过滤(150μm)预处理后作为原水,然后经过超滤组件的对比实验。
贵州鑫沣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各种污水治理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废气、自来水厂建设工程、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小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等水体修复,中水回用工程、环评、科研、水资水保、土地复垦、环境工程设计,环保咨询、技术服务、环保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以及环境工程施工、安装调试与运营管理于一体,具有规模的综合性环保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