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脑银行的苏老师,每天会为大家讲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精华故事。
今天讲的小故事,主要是围绕着企业运营中如何科学对员工的工作进行分工,如何有技巧的制定公司标准。
故事二:企业管理中如何制订公司标准
第二个故事里说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之极,“做和尚撞钟”而已。
有,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
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苏老师分析:本故事中的主持犯了一个常识性管理错误,“做和尚撞钟”是由于主持没有提前公布工作标准造成的。
如果小和尚进入寺院的当天就明白撞钟的标准和重要性,我想他也不会因怠工而被撤职。工作标准是员工的行为指南和考核依据。缺乏工作标准,往往导致员工的努力方向与公司整体发展方向不统一,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因为缺乏参照物,时间久了员工容易形成自满情绪,导致工作懈怠。制定工作标准尽量做到数字化,要与考核联系起来,注意可操作性
(每个月一期8000人4天3夜线下课程,了解详情请联系客服)
固定仪式
每年的5月10日,是阿里集团集体婚礼的日期,无论多忙,都会亲自来主持婚礼。事实上,5月10日对阿里有着重大意义,这是阿里战胜“”的日子。除了集体婚礼之外,这还是阿里开放日,在开放日,阿里员工可以家属一起上班,也可以带上自己的宠物一起到公司。更为有趣的是,2009年的员工大会,阿里的高管在的带领下集体演出了一个话剧—白雪公主,现在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剧照就是出自这场演出。
(每个月一期8000人4天3夜线下课程,了解详情请联系客服)
刘邦的用人之道,企业做强做大离不开这6点
1.苏引华老师线享会广州站上讲道
在我们企业管理学上有一个“奥格尔维定律”,说的是一种人才现象,大致意思是说:每个企业家都雇用比自己更强的人,企业就能发展成为巨人公司;如果你所用的人都比你还差,那么他们就只能做出比你更差的事情。
/ 陈道明饰刘邦,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苏引华老师接下来又为大家分享了汉高祖刘邦知人善用的小典故:
楚汉相争,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够得天下,成就汉室大业,除了社会大环境的原因外,更少不了张良、韩信、萧何等良臣勇将鼎力相助。今天,带您学习刘邦的用人秘诀。
刘邦出身平民,文武不能,曾自评“智不比张良、勇不如韩信、才不敌萧何”。但他善用人才,把天下人才都集结在自己的周围,在秦末爆发时,成为中国历史上个平民皇帝。
2.然后苏引华老师总结了刘邦在人才管理上,有六点可供我们学习
①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首在于知人,其次是善任。知人之先在于知己,其次在知彼。刘邦非常清楚地知道,一个重要的才能是什么,如何调动部下的积极性,他用韩信带兵,张良出谋,萧何保后,一切工作都安排得有条不紊,由此他就成为这个集团的核心。
②不拘一格
刘邦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他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他把贵族张良、游士陈平、县吏萧何、狗屠樊哙、商贩灌婴、车夫娄敬、强盗彭越等各色各样的人组合起来,使其各就其位,使所有的人才都能够限度地发挥作用。历史,他的用人策略是十分英明和正确的。
③不计前嫌
刘邦的队伍里面,有很多人原来曾经是在项羽手下当差的,因为在项羽的里面待不下去跑过来投奔刘邦,刘邦敞开大门,不计前嫌,一视同仁表示欢迎。如韩信、陈平,韩信原来是项羽手下的人,因为在项羽手下不能发挥作用,来投奔刘邦。其实,一个如果老是小肚鸡肠、计较甚多,能招募来好的人才吗?恐怕连帐下之人也会离他而去。
④坦诚相待
坦诚相待,不仅仅是反映一个人的素质问题,更是为人处事的一条原则。对于人才,他们不仅需要应得的酬劳,而更需要尊重和信任。刘邦之所以能够得到张良、韩信等人的帮助,就是由于刘邦信任对方,尊重对方,得到了对方同样的回报,同样的信任和尊重,以致于才尽心尽力地帮他出谋划策。这也是我们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
⑤用人不疑
做一个忌讳的,就是到晚看见所有的人都很可疑,今天猜忌这个,明天猜忌那个。刘邦他就有这个魄力,他一旦决定用某人,绝不怀疑,放手使用。
⑥行赏
使用人才,首先是要信任他,尊重他,同时也应该奖励,因为奖励是对一个人才的贡献是实实在在的肯定。刘邦夺取天下以后,根据各个人的不同功绩,对功臣行赏,不但封赏了萧和、张良、韩信、彭越等一批人,还封赏了他不喜欢的人——雍齿。
3.苏引华老师后总结
刘邦之所以能够成就汉室大业,与他善用人才有很大的关系。企业经营的核心是管理,管理的关键在人才。我们搞企业管理也要把人搞明白,了解人才能驾驭人,才能用好人。
(每个月一期8000人4天3夜线下课程,了解详情请联系客服)
要以经营为中心
两件不一样的事情,做起来也要有主有次,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经营、管理,孰轻孰重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用一句话回答:
企业要围绕经营开展管理,管理要为经营服务,不能为了管理而管理。
陈春花教授曾这样举例说明:当在经营上选择薄利多销的时候,管理上就要选择成本管理和规模管理;在经营上选择一分钱一分货的时候,在管理上就要做品质和管理;如果像联邦快递一样在经营上选择“隔夜服务”,管理上就要进行流程管理;如果像戴尔一样用“直接定制”的策略,管理上必须做到柔性化管理。
管理德鲁克说:“在组织内部不会有成果出现,一切成果都是发生在组织外部。”又说:“在企业内部,只有成本。”他为什么这么说呢?企业内部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只有获得外部顾客认可,才有订单、收入和效益可言。
所以说,管理本身是不产生效益的,管理通过服务于经营,创造效益。反之,管理要花钱、花时间,管理是有成本的。管理束缚人的个性,限制人的自由,管理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还有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事实:
管理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只能在发展中解决。企业管理,也没有和优境界可言。可口可乐前董事长罗伯特·郭士达说得好:“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公司,只有财务状况良好和不断成长的公司。”所以,一味地加强管理,也不见得是好事情!
(每个月一期8000人4天3夜线下课程,了解详情请联系客服)
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国内的商业思维训练机构!以中小企业为目标客户,深入了解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满足需要、实现梦想。推出了《总裁商业思维》、《系统思维》等一系列实战落地的经营管理课程!公司的员工真诚奉献,用生命扞卫誓言。以中小企业为目标客户,深入了解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满足需要、实现梦想,推出了《总裁商业思维》、《系统思维》等一系列实战落地的经营管理课程!大脑银行的员工真诚奉献,用生命扞卫誓言。 主要帮助你解决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中的难题: 1、如何分钱—如何让员工持续跟随!(公司设定的机制必须能成就员工) 2、如何赚钱—如何让客户持续买单!(公司研发的产品必须能造福客户) 3、如何收钱—如何让客户主动购买!(公司设计的销售流程必须傻瓜式) 《总裁商业思维》将帮助老板从人、人心、人性的角度构建持续获利,自动化运营的金三角,帮助创业者解决经营管理中的种种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