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采用钻芯法对受检区域地坪建筑构造进行了抽检复核,检测结果表明,地坪构造做法与设计图纸基本相符,但各构造层的实测厚度与设计值存在一定的偏差,钢筋混凝土层实测厚度在170mm~280mm之间,干渣粉煤灰三渣基层实测厚度在260mm~340mm之间,为了解物流一期工程厂房9~17/A~P轴区域目前的完损状况,我司厂房检测到现场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17/A~P轴及P/9~17轴室内地坪沿外墙方向普遍严重开裂,17/A~P轴围护填充墙与地梁相接处大量严重开裂,局部地梁变形缝两侧钢筋混凝土短柱钢筋保护层剥落、钢筋外露。现场采用WILD NA2型水准仪,对受检厂房地面进行沉降检测,**基准点为正值,**基准点为负值。检测结果表明,1~9/A~P轴区域地坪相对高差测量结果除E区外墙边沉降较小(地坪**货架区域)外,其余区域均基本与原设计保持一致。9~17/A~P轴区域地坪相对高差测量结果基本与原设计呈相反的趋势,外墙边地坪**货架区域,货架区域沉降均较大,外墙边沉降较小。
原设计考虑场地排水等原因,7~11/G~H轴区域标高为+0.095m,厂房四周标高为±0.000m,设计高差达95mm;现场实测结果表明,7~11/G~H轴区域普遍**厂房四周,厂房货架区域地坪下沉较明显。现场通过对厂房周边地圈梁检测发现,地圈梁结构基本完好,未见结构性裂缝。现场钻芯检测结果表明,建筑地坪层基本完好,压缩性较小。
现场检测发现,部分宽度较大的纵缝间的传力杆φ22@300钢筋断裂,表明板块间存在较大的相对变形。根据现场检测及调查情况,货架使用荷载较大,在重荷载长期作用下,原有地基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压缩变形。综合以析,厂房四周地坪与墙体间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厂房中心货架区域荷载较大,沿外墙四周荷载较小,长期作用下,厂房中心区域沉降较大,外墙周边区域沉降较小,从而引起周圈板块向厂房中心发生位移,导致厂房外墙四周地坪与外墙间开裂,且随时间增长,开裂程度加剧。厂房外墙水平裂缝为混凝土与砖墙接触面开裂,因为砖墙和混凝土材料热胀冷缩性能不同,在环境作用下引起开裂。
厂房四周地坪与墙体间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厂房中心货架区域荷载较大,沿外墙四周荷载较小,从而引起周圈板块向厂房中心发生位移,导致厂房四周地坪开裂。厂房外墙水平裂缝为混凝土与砖墙接触面开裂,因为砖墙和混凝土材料热胀冷缩性能不同,在环境作用下引起开裂。
结合现场厂房检测及原因分析,对厂房提出如下处理意见及建议:
(1)建议聘请有的单位对厂房的地质情况进行补勘,为后续的地坪处理方案提供技术依据。
(2)结合地质勘察成果,并结合厂房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地基处理方案。
(3)建议对局部地梁变形缝两侧钢筋混凝土短柱进行修补,对外露钢筋进行除锈处理,然后重新浇筑。
(4)建议对围护填充墙与地梁相接处的水平裂缝进行修补。
主要技术依据:
(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2)《民用建筑可靠性标准》(G292-2015);
(3)《房屋质量检测规程》(DG/T08-79-2008);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007-2011);
(6)《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1-2010);
(7)《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2013);
(8)《物流建筑设计规范》(GB 51157-2016);
工业厂房荷载检测:根据活荷载限值大小,一般将厂房分为轻型厂房、中型房及重型厂房。一般轻型厂房楼面活荷载限值为3.5kN/㎡,重型厂房楼面活荷载限值为7.5kN/㎡以上,中间即为中型厂房。这里要重点解一下这个限值的含义,这也是广大市民为关心也是误区多的问题。拿3.5kN/㎡举例:kN/㎡中文称千牛每平米,牛为力的单位,3.5kN/㎡即一平米能承受3.5kN的力。这里可以近似通俗地把这个值转化为较好理解的数字,即3.5kN/㎡可以近似的理解为350公斤一平方。概念解释清楚了,问题也就来了。按照上面的理解,一平方只能承受350公斤的重量,但一般的机器设备轻则上千公斤,重则几千公斤(好几吨),那岂不是根本放不了。其实不然,这里的350公斤一平方,指的是楼面的平均承载力,所谓平均承载力,就是指一块楼板(以梁为边界)上的的平均承载力为350公斤一平方,局部是允许**过350公斤的,因为**过的部分可由板内其他部分分摊重量。假设一块楼板面积10平米,活荷载限值3.5kN/㎡,那这块楼板可承受总重量为35kN/㎡,即3500公斤,局部**过350公斤是完全没问题的。那具体能**过多少,这个就需要再对楼板进行局部抗冲切验算,以防止由于局部受力过大,导致力尚未传导就已将楼板破坏的情况发生。由于这里牵涉的建筑结构力学知识太过,不适于作为常识普及。
本次受检房屋位于上海市奉贤区,共三幢厂房,分别为锯床车间、焊接车间和加工车间,其中锯床车间为一幢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厂房,建于2007年;焊接车间为一幢单层单跨门式钢架结构厂房,建于2015年;加工车间为一幢单层混凝土排架结构厂房,建于2000年,总建筑面积约为4548.0㎡,受检房屋平面位置示意图详见图4.1。
为了解受检厂房的完损状况,特委托我厂房检测中心对该批厂房进行完损状况检测。锯床车间为一幢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平面呈矩形,东西向长为48.0m,南北向宽为20.0m,建筑面积约为960.0㎡,一层层高为8.9m,二层层高为5.4m,房屋总高约为19.7m。该房屋东西方向共8列柱,柱距为6.0m,南北向共2跨,跨度为10.0m。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主要为600mm×700mm、500mm×500mm。屋面为平屋面。
焊接车间为一幢单层单跨门式钢架结构厂房,平面呈矩形,东西向长为21.0m,南北向宽为48.0m,建筑面积约为882.0㎡,屋檐口高度为10.6m,屋脊高度为11.6m。该厂房东西方向共1跨,跨度为21.0m,南北向共8列柱,柱距为6.0 m。屋面为双坡屋面。加工车间为一幢单层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厂房,平面呈矩形,东西向宽为30.0m,南北向长为54.0m,建筑面积约为1620.0㎡。屋檐口高度为8.7m,屋脊高度为10.0m。该厂房东西共2跨,跨度主要为15.0m,南北向共9列柱,柱距主要为6.0m。混凝土截面尺寸主要为420mm×700mm、400mm×600mm。屋面为双坡屋面。
验厂的主要检测内容:
检测内容包括:倾斜、沉降、裂缝、地基基础、砌体结构构件、木结构构
厂房检测成立于2000年,是相关部门比准的家房屋质量检测机构。为了较好的服务社会,经上级部门批准与2003年注册成立房屋质量检测公司,
目前机构的房屋质量检测**了*国计量认证合格。房屋检测站加入了中国物业管理协会房屋安全会,是相关部门推荐的房屋
质量检测机构之一。检测公司是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
房屋完损状况检测
检测项目:检查房屋结构、装修和设备的完损状况,确定房屋完损等级。
适用范围:房屋评估、房屋管理等需要确定房屋完损程度的房屋。
检测内容及过程:主要检测参数有:
倾斜、沉降、裂缝、地基基础、砌体结构构件、木结构构件、混凝土结构构件、钢结构构件等,各参数的检测一般为现场检测。
非现场检测项目有:
a.混凝土结构构件检测中,混凝土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b.钢结构构件检测中,钢材抗拉强度试验法检测钢材试件抗拉强度,钢材弯曲强度试验方法检测钢材试件弯曲变形能力。c.木结构构件检测中,木材顺纹抗压、抗拉、抗剪强度试验,木材抗弯强度及弹性模量试验,木材横纹抗压强度试验。
检测过程:
1、调查房屋的使用历史和结构体系。
2、测量房屋的倾斜和不均匀沉降情况。
3、采用文字、图纸、照片或录像等方法,记录房屋建筑构件、装修和设备的损坏部位、范围和程度。
4、分析房屋损坏原因。
5、综合评定房屋完损等级。
在检测时,发现房屋有危险迹象,必须通知委托人及时进屋安全检测,发现房屋有危险点,必须通知委托人及时排险。
通际质量检测(上海)有限公司是业内成员之一的检测、鉴定、认证机构,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程测量勘察,房屋质量检测,工程监理,工程咨询,隔震减震,地震安全性评价,建筑能源审计,能效测评,在工程技术服务领域享有较高度。 通际检测在多年的技术服务实践中,形成了以房屋检测、工程检测和绿建认证为代表的“房屋检测鉴定”产业,以基坑监测、健康监测、变形监测为代表的“结构健康监测”产业,以加固设计、加固改造、纠偏平移为代表的“加固设计施工”产业,和以灌浆料、轨道胶泥、加固料为代表的“新型建材产销”产业等**产业板块。集房屋检测鉴定、结构健康监测、加固设计施工、新型建材产销于一体,专注科研、检测和技术服务的工程技术服务商,产业互为促进,互为支撑,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了一站式的便捷服务。 通际检测拥有以博士、硕士**的检测技术团队。公司下设房屋质量检测站、桥梁检测研究所、新型建筑材料长、结构健康监测研究所、特种加固事业部和一个建筑设计院。多产业的协同,为客户提供了便捷的技术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