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管理拖后腿
假如经营是皮,管理就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管理永远依托经营而存在。
反过来说,管理也会制约经营的发展。企业如同一个人,光长骨头不长肉不行,光长肉不长骨头也不行。肉就是业务、就是经营,骨头就是管理。
管理对经营反向制约作用体现在哪里?
一般说来,越往企业高层,越偏重经营,越往企业基层,越偏重管理。通过层层转化,经营目标一步步,转化为管理目标。管理抓得好,经营目标就有保障。管理对经营的支撑作用,就体现在这里。
老百姓说:“家外有个钱耙子,家里有个钱匣子。”钱耙子是管搂钱的、挣钱的,可以比作经营;钱匣子是管花钱的、省钱的,可以比作管理。老百姓还说:“不怕耙子没有齿儿,就怕匣子没有底儿。”只谈经营,不谈管理,经营也将难以为继。
《孙子兵法》:“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管理要守正,经营要出奇。经营与管理的关系,如同刀刃与刀背的关系。经营是刀刃,管理是刀背,刀背厚实,刀砍东西才能更有力。
有些问题貌似是管理问题,其实是经营问题。比如,企业内部纷争不断,管理混乱,人心不稳。从表现形式来看,这是一个管理问题。而就实质而言,它却很可能是一个经营问题。
经营方向不调整,商业模式不改变,你管得越严,问题反而会越突出;调整经营方向,创新商业模式,业务拓展开以后,即便你不强调管理,管理的噪音也可能弱化,甚至会消失。
很多老板容易犯的错误是,把经营问题归结为管理问题,试图通过强化管理来摆脱经营困境。层层分解经营指标,对员工非常苛刻,老是骂员工笨、无能。会打仗的将军不会抱怨士兵,会经营的老板不会抱怨员工。企业不是个体户集中营,高层的经营责任无法切割和分担。在经营框架低效的情况下,盲目给员工下达的工作任务,实质是转嫁经营责任。这都不是好现象。
一般说来,订单、利润、资金属于经营问题,品质、成本、交期属于管理问题。产品好、业务不好,说明经营不足;业务好、效益不好,说明管理不足。产品好、业务好、效益好,既有效率又有效益的企业,才是好企业。
(每个月一期8000人4天3夜线下课程,了解详情请联系客服)
把经营放在前头
两件不一样的事情,做起来要有先有后。经营、管理,孰先孰后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一句话回答:
先有经营,后有管理,经营结构决定管理结构,管理是在特定经营结构下发挥作用的。企业正常的状态应该是:经营走在前头,管理跟在后头,而不是相反。
曾经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培训,现场效果往往很好,但培训结束,员工往往依然故我,工作方式并没有多大变化。有的咨询方案也是这样,形式上很,逻辑上也无懈可击,但推行起来要打很多折扣,效果并不理想。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经营与环境的关系上,环境是自变量,经营是因变量。在管理与经营的关系上,经营是自变量,管理是因变量。
经营是一个大系统,管理是一个小系统,个人和部门只是一个节点和要素。在大系统不改变的情况下,只改变节点和要素,事情的结果不会有根本的改观。单点的努力,怎么可能取得系统的改观呢?!尽管每天都有很多人,在做这种尝试和努力。
反之,经营结构改变,管理结构会随之改变,部门和个体行为也会随之而变。正如同一张网,它每一个节点都要受到其它节点的制约。
当然,这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其实,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经营与管理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在创业期,生存高于一切,经营要高于管理。在发展期,管理高于经营,企业发展才可持续。在成熟期,经营高于管理,企业效益才会明显。衰落期也是收割期,经营高于管理,专注当期利益,往往是自然之选。
(每个月一期8000人4天3夜线下课程,了解详情请联系客服)
我是大脑银行的苏老师,每天会为大家讲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精华故事。
今天讲的小故事,主要是围绕着企业运营中如何科学对员工的工作进行分工,如何有技巧的制定公司标准。
故事二:企业管理中如何制订公司标准
第二个故事里说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之极,“做和尚撞钟”而已。
有,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
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苏老师分析:本故事中的主持犯了一个常识性管理错误,“做和尚撞钟”是由于主持没有提前公布工作标准造成的。
如果小和尚进入寺院的当天就明白撞钟的标准和重要性,我想他也不会因怠工而被撤职。工作标准是员工的行为指南和考核依据。缺乏工作标准,往往导致员工的努力方向与公司整体发展方向不统一,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因为缺乏参照物,时间久了员工容易形成自满情绪,导致工作懈怠。制定工作标准尽量做到数字化,要与考核联系起来,注意可操作性
(每个月一期8000人4天3夜线下课程,了解详情请联系客服)
企业怎么做,抓住这10点
1.正确、恰当地激励员工
任正非早年就表示:每一位管理者都希望下属的投入工作,率地完成工作;但同时管理者们应该明白,员工的工作成效与你使用什么样的激励手段有直接的关系;以高压、逼迫式的管理取胜的时代早已过去了,采取恰当的激励手段,是现代管理者提高管理效率的技巧之一。
2、建立规范
在规范上,任正非特别强调:对各个岗位做详细的岗位描述,使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应该干什么,向谁汇报,有什么,承担什么责任。当然这种限制不应过于严格,但一定要有。建立合理的规范,员工就会在其规定的范围内行事。当超越规定范围时,应要求员工在继续进行之前得到管理层的许可。华为在这方面做得可以说相当出色了。
3、多与员工交流企业发展的看法
在华为公司里,员工之间、员工和之间经常交流的,征询员工对公司发展的意见,倾听员工提出的疑问,并针对这些意见和疑问谈出自己的看法什么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是不能接受的?为什么?如果企业有困难,应该公开这些困难,同时告诉员工企业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
4、重在观念
任正非说,以前的那种把管理职务当官来看,将员工当作工具,封建家长式的作风应当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理解员工具体需求,适应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机制,依据双向选择的原则,合理地设计和实行新的员工管理体制。将人看成企业重要资本,是竞争优势的根本,并将这种观念落实在企业的制度、方式、员工的报酬等具体的管理工作中。
(每个月一期8000人4天3夜线下课程,了解详情请联系客服)
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国内的商业思维训练机构!以中小企业为目标客户,深入了解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满足需要、实现梦想。推出了《总裁商业思维》、《系统思维》等一系列实战落地的经营管理课程!公司的员工真诚奉献,用生命扞卫誓言。以中小企业为目标客户,深入了解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满足需要、实现梦想,推出了《总裁商业思维》、《系统思维》等一系列实战落地的经营管理课程!大脑银行的员工真诚奉献,用生命扞卫誓言。 主要帮助你解决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中的难题: 1、如何分钱—如何让员工持续跟随!(公司设定的机制必须能成就员工) 2、如何赚钱—如何让客户持续买单!(公司研发的产品必须能造福客户) 3、如何收钱—如何让客户主动购买!(公司设计的销售流程必须傻瓜式) 《总裁商业思维》将帮助老板从人、人心、人性的角度构建持续获利,自动化运营的金三角,帮助创业者解决经营管理中的种种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