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通过吸引一批**管理学教授、扎根亚商,促进西方管理学新成果与本土新的管理实践相结合。亚商集团首任董事长为吴运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博士);首任院长为王亚飞教授;目前服务亚商的管理层(副院长)包括John Rombard教授、Timo Nyberg教授、田克瑞老师、冷晓莲博士、钱振波教授、冯奇博士、遆好伟博士、邓行诚老师以及何思模教授(荣誉副院长)等;亚商学术研究中心由闫利琴博士担任;合作发展部部长由秦俊彬老师担任;大陆地区的执行院长为黄亮博士。
MBA和EMBA的区别:同学的商业**不同
MBA同学由于刚进入社会不久,工作年限只有两三年,因此同学的商业**可能要等若干年后才能体现。
EMBA校友群是精英荟萃、强者之地,许多学员前来学习,看中的就是同学的这种“战略伙伴”关系。一起学习的同学构成了一个**很高的人脉网络,这不论是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企业的发展都会有一定的帮助。我们不试图用功利的眼光去看待EMBA的圈子,但不可否认这个圈子的存在同时孕育的也是一个商业社会的模型,这个圈子里也常常会不经意间出现一些财富机遇。身处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与使用能力早已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竞争力之一。EMBA网罗了一批社会中的精英人群,搭建了一个真正的人脉资源平台。
MBA和EMBA的区别:体会不同
EMBA的学生大部分是企业的管理者,他们急需是管理知识而不是证书,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科学管理的好处要比MBA的学生深的多。EMBA强调工作的经验和心得,MBA则是有心进军管理的基础。EMBA的学习比较讲共同研究和心得,同学互相交换在实战中的经验,而学习只是起点睛作用,基本上需要5年以上经验,不然的话,你只能学到理论。
备考MBA,要在思想上有些认识,就是战略上的东西。读MBA需建立在一定基础上,带着问题去读。比如,在原公司职业通道发展受阻,感觉思维僵化,想提升自己,又或者在工作中遇到管理困难,想通过MBA系统学习管理知识,还有的,是为创业做准备等等,读书只是手段,你想过怎样的生活才是目标,完成目标有多种方式,读MBA是不是优呢?
其次,再讲一下战术上的准备。
1、MBA是面向于有工作经验的人群的一种工商管理的研究生教育形式,因此考生在参加学校组织的提**试的过程中,自身的工作经验,工作中的成果,处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团队的管理经验等都是考官非常注重的一个点,考生在目前的工作当中就可以以这些方面为目标进行经验的积累了。
2、英语可以说是MBA考试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因为大家都知道考研是有小分线的,而每年卡在英语上而落选的高分考生不在少数,所以建议考生可以较早的介入英语的复习,毕竟英语只是一种语言,考生完全可以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多运用一些,培养自己的语感,毕竟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都有英语的考察。
3、课程的话,我建议考生可以先从网上找一些网络课程进行学习,先整体上了解下MBA的考试过程和考试形式,此外考生也要经常性的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而且每个学校都是有考研群的,考生可以提前加进去,看看群里大家讨论的话题,这些都会对考生今后的备考过程益处良多。
4、接触的人员的话,当然是公司的管理层了,是高管,毕竟MBA培养的是企业未来的管理者,考生要多学习他们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尤其是他们的逻辑思维,同时考生也可以总结他们遇到一些棘手问题的处理思路,毕竟MBA还是非常注重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MBA近年分数线及报考人数
近些年MBA的国家分数线虽然一直起伏不定,但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新国家分数线A类是170,B类是160分。
2016年全国研究生考试改革后,在职研究生取消单证,非全与全日制研究生统一考试方式,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不降反增。各院校为了筛选人才,提高分数线,报考录取比例也随之下降,MBA研究生竞争力越来越大。2019研究生报名人数已达290**,将迎来研究生报考的又一。
MBA能得到什么?
考MBA到底有什么用,学完MBA到底能得到什么,这才是一般人对MBA报考持观望、迟疑不决的根本所在。
近5年,**80%以上的企业希望招收MBA毕业生。据不完全统计,中国MBA学生毕业后有6.6%的人年薪在100万以上,23.1%的人年薪50万—100万,35.5%的人年薪在30万到50万。以清华大学MBA学生为例,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非全日制MBA项目的毕业生通过MBA的学习,2019年毕业生平均薪资为69万元(77%的人在30-100万之间),MIT项目毕业生平均年收入在39.5万(61%的人在10-40万之间)。
薪资涨幅是看得见的数据,毕业双证是拿到手的的证书,看不见的是在就读MBA期间培养的能力,拓展的人脉。MBA只是一个台阶,助你较上一层的台阶,让你能够看见较高较远目标的台阶。
亚商学院(广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03月26日,注册地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番禺大道北537号番禺节能科技园内番山创业中心3号楼2区604A、605A之一,法定代表人为刘海涛。经营范围包括教育评估;教育咨询服务;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法律教育研究;文化传播(不含许可经营项目);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