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评价质量体系非常关键。ISO9001认证的目的确保各项质量活动的实施及其结果符合计划安排,确保质量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评价时,对每一个被评价的过程提出如下三个基本问题:
A、过程是否被确定?过程程序是否恰当地形成文件?
B、过程是否被充分展开并按文件要求贯彻实施?
C、在提供预期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搞好质量管理关键在。——组织的高层在质量管理方面应做好下面五件事:
A、确定质量方针。由负有执行职责的管理者规定质量方针,包括质量目标和对质量的承诺。
B、确定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C、配备资源。包括财力、物力(其中包括人力)。
D、一名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体系。
E、负责管理评审。达到确保质量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赛学咨询提供苏州质量认证/苏州ISO9000iso9001iso体系认证,包括ISO9000苏州体系认证,ISO9001苏州质量认证,苏州ISO9000认证申请流程,苏州ISO9001认证服务。
ISO9001质量认证意义
1 、质量管理体系与国际接轨。
2 、有利于市场开拓,发展新客户。
3 、提高企业整体素质、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从而明显提高工作效率。
4 、产品质量的控制水平明显提高。
5 、取得经济效益,降低质量损失。
6 、提高顾客满意度。
7 、有利于参与重大工程招标及重要主机厂配套等竞争。
8 、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度,取得宣传效益。
9 、减少重复检查。如可免去顾客的对供方现场评定。
10 、适应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要求。
推行ISO9000的作用
ISO9000族标准是一个国际通行的质量标准,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取得质量体系认证可使组织:
1、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获得质量认证就必须按照ISO9000标准建立质量体系。建立质量体系能使组织实现质量好、成本低的目标,可使组 织具有减少、消除、特别是预防质量缺陷的机制,使组织的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2、提高组织声誉 增强组织竞争力
获得质量认证可以给组织带来良好的声誉,能得到行业管理部门的认同,并取得顾客的信任,还可获得更多投标的。
3、扩大销售并获得更大利润
取得ISO9000质量认证标志是产品质量信得过的。带有认证标志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力,受到更多顾客的信任。经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是组织在竞争中取胜、提高利润的有利手段。
4、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
实行质量认证制度是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成为国际贸易成功一个重要指标。
5、免于其它机关的监督检查
组织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表明其质量管理体系健全而且持续运行符合ISO9000族标准,因此在接受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检查时,可以免除对质量体系的检查。
质量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建立并实施文件化的质量体系。
质量管理是在整个质量体系中运作的,所以实施质量管理必须建立质量体系。ISO9000族认为,质量体系是有影响的系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检查性。要求一个组织所建立的质量体系应形成文件并加以保持。典型质量体系文件的构成分为三个层次,即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和其它质量文件。质量手册是按组织规定的质量方针和适用的ISO9000族标准描述质量体系的文件。质量手册可以包括质量体系程序,也可以指出质量体系程序在何处进行规定。质量体系程序是为了控制每个过程质量,对如何进行各项质量活动规定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是有关使用的文件。其它质量文件包括作业书、报告、表格等,是工作者使用的更加详细的作业文件。对质量体系文件内容的基本要求是:该做的要写到,写到的要做到,做的结果要有记录,即写所需,做所写,记所做的九字真言。
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所需资料:
1、企业营业执照副本以及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复印件
2、企业计量及检测设备的检定报告
3、岗位的书
4、包含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在内的一、二、文件
5、企业供销方面的资料
6、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资料
7、企业简介及现有员工数
8、管理评审、内部审核、满意度等资料。
为了保证项目的质量,按照“互补,行业交替”的原则配备的咨询队伍,本着“向同行学习,只能产生渐变;只有跨行业创新学习,才能创造质的飞跃” 的项目创新思维之路。既确保咨询团队对行业的熟悉,洞察行业的先机,又要保证不会受到行业通病的影响,确保咨询项目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上海赛学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是从事企业管理咨询,管理体系认证咨询(ISO9000认证咨询、ISO14000认证咨询、ISO/TS16949认证咨询等),认可监督会和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成立的认证咨询机构号为CNCA-Z-02-2012-099)、产品认证咨询和企业项目托管的专业机构。我们拥有了一批极具现代管理知识和不同专业背景的资深国家注册咨询师、资深专家和大学教授。我们致力于国际标准和管理咨询的研究及应用,曾为众多企业提供过管理服务。我们聘请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的教授来公司授课和指导,在管理理论新动向,培训及案例研讨等方面进行深入广泛的交流。我们坚信“学习是一种态度”“学习是一种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