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式电流互感器主要应用于配电系统改造项目,安装方便,无须拆一次母线,亦可带电操作,不影响客户正常用电,为用户改造项目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率。该系列电流互感器可与继电器保护、测量以及计量装置配套使用。
下面以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AKH-0.66K系列开口式电流互感器为例,介绍开口式电流互感器的功能和技术参数。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AKH-0.66K
AKH-0.66系列电流互感器外壳采用阻燃、耐温140℃的进口聚碳酸酯注塑成形,铁芯采用取向冷轧硅钢带卷绕而成,二次导线采用高强度电磁漆包线,产品结构新颖,造型美观,安装方便,体积小,质量轻,准确度高,容量大。
AKH-0.66系列电流互感器外壳采用阻燃、耐温140℃的进口聚碳酸酯注塑成形,铁芯采用取向冷轧硅钢带卷绕而成,二次导线采用高强度电磁漆包线,产品结构新颖,造型美观,安装方便,体积小,质量轻,准确度高,容量大。
符合标准
产品符合标准GB1208-2006。
技术指标
开口式CT一次电流100-6300A,二次电流5A,1A
额定工作电压AC0.66kV(等效AC0.69kV,GB/T156-2007)
额定频率50-60Hz
环境温度-30℃~70℃,耐温120℃
海拔高度≤3000m
工频耐压3000V/1min 50Hz
用于没有雨雪直接侵袭,无严重污染及剧烈震动的场所
1、电流互感器的作用
(1)将一次系统的电流信息准确传递到二次侧相关设备。
(2)将一次系统的大电流变换为二次侧的小电流,使得测量、计量仪表和继电保护等装置标准化、小型化,并降低了对二次设备绝缘的要求。
(3)将二次设备以及二次系统与一次系统高压设备在电气方面很好的隔离,保证了二次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2、变比和准确度级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参数包括变比和准确度级。
变比:表示一次电流与二次侧电流的比值,是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及计量的重要参数。
变比的选择,首先应考虑额定工况下测量仪表的指示精度和满足保护装置额定输入电流及工作精度的要求。例如,当保护装置的额定输入电流为5A时,在正常工况下,测量级的电流互感器二次输出电流应在1~4.5A之间比较合理。如果太小,(如小于0.5A)就不合理了。保护级的电流互感器,由于要保证在系统故障时不饱和,一般变比要大于测量级的电流互感器变比。
注意,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串联变比不变容量一倍;并联变比一倍,容量不变。二次绕组,串联变比不变,容量一倍;并联变比减小一半,容量不变。
准确度级:目前,国内采用的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级有六个:0.1、0.2、0.5、1、3、5级。按照计量、测量类和保护类两类讨论,计量测量类需要运行时测量,满足正常负荷下测量要求,保护类在故障态时进行保护,满足极限情况下的要求。
计量、测量准确等级:0.1、0.2、0.5等。如0.5级表示在额定工况下,电流互感器的传递误差不大于0.5%。
保护准确等级:一般采用P级,例如,5P20,表示20倍额定电流下误差是5%,所以保护级虽然精度不如计量测量级,但具有很强的抗饱和能力。
所以CT的绕组不能使用错误,否则容易出现饱和现象,对于继电保护部分将出现误动或拒动(纵差保护容易误动,因为检测差流过大。后备保护由于采集数值过小又会出现拒动的情况)。
互感器原理解析及注意事项!
目前我国采用的互感器校验仪种类、型号繁多,但无论是采用差值法原理,还是采用电流比较仪平衡原理,其正确使用与否,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测量的结果。因此在互感器的检定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检定环境的选择
互感器检定的环境条件,必须满足检定规程的要求,即周围气温为十10~+35℃,相对湿度不大于80%。存在于工作场所周围的电磁场所引起的测量误差,不应大于被检互感器允许误差的1/20。用于检定工作的升流器、调压器、大电流电缆线等所引起的测量误差,不应大于被检互感器允许误差的1/10。为此,在实验室内,对有关测量和供电设备进行合理布置,甚至对大电流的载流导线也要合理地布置,否则,它们对互感器的校验将产生不可忽视的测量误差。一般讲,至少应让升流器、大电流导线与互感器校验仪的距离大于3m。为减小大电流电缆所引起的测量误差,应尽可能选择截面积较大的电缆线。
2、正确选择接线方式
绝大多数的互感器校验仪都是按差值测量法设计的,因此,在将被检互感器与标准互感器连接到互感器校验仪时,必须保证接线的极性正确。否则,取差电路取的可能是两个电流(电压)的和,而不是两电流(电压)之差。这样,可能将校验仪烧坏。某些互感器校验仪电路元件烧毁,其主要原因是接线方式错误而又误加较大的电流或升较高的电压所致。在接线中还必须考虑到互感器的高低电位端,对电流互感器来说,只有当其初级电路中的L1端与次级电路中的K1端处于接近地电位时,测量从L1端注入的电流与K1端输出的电流,才是该互感器的真实误差。对电压互感器来说,它的X端与x端是处于低电位,而A端和a端处于高电位,检定中将标准互感器的a端与被检互感器的a端短接,在两互感器的x端取次级电压差。如电流端接反,则可能引起泄漏误差。
综上所述,我们在互感器的检定中,应避免电流互感器L1、K1端与L2、K2端对调;电压互感器A端、a端与X端、x端对调。
3、校验时接地问题的处理
采用互感器校验仪进行互感器检定时,必须使互感器校验仪的电路始终处于低电位状态,从而减小其对地的泄流,但对电流互感器而言,在用差值比较法进行检定时,又不允许K1端接地,所以,我们在互感器的检定过程中需要依具体电路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接地点。通常行之有效的接地措施为;将其面板上设置的接地端钮可靠接地。
4、负载匹配
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的误差特性,对于负载阻抗(或导纳)是十分敏感的。在检定过程中,由于标准互感器的负载选择不匹配,将可能导致误判。故要对标准互感器及被检互感器分别进行负载匹配,使其在检定电路承担的实际负载等于该互感器的额定负载。由于检定线路已形成一部分负载,所以应对检定线路进行内载测试。结合负载箱的参数,选合适的导线,准确匹配后,才可以工作。每次检定前,注意一定要将每个接线端钮旋,以防松动和断线。
5、合理选择校验仪的量程开关
由于互感器校验仪的功能较多,在对互感器进行检定时,一定要正确选择功能开关,正确选择合适的量程,以避免误操作造为事故,减小校验仪产生的测量误差。
6、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是检定人员对被检互感器进行的表面直观的检查。虽然十分简单,但却是**的重要一环。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发现表面存在的问题并正确处理。即首先检查铭牌标记的完整性,以便提供正确的参数,进行检定。其次检查接线端钮的完好状况,以及极性标记。对多变比互感器,还应检查不同变比的接线方式。
7、绝缘电阻的测定
用兆欧表测量其各绕组之间和绕组对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值。
8、工频耐压试验
工频耐压试验,包括工频耐压试验和感应电压试验。工频耐压试验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程。
9、极性检查
无论是电流互感器还是电压互感器,如将极性接错,很容易烧坏仪器。因此,正式检定误差前,都要先检查其极性的正确性。检查的方法可用比较法或直流法,一般校验仪上都有互感器极性试验及显示功能。当连接方式正确,仍发现极性指示器动作,表明被检互感器的内部极性有问题。这时可反接极性再试。对任何互感器的检定,该步骤都不能省略,否则较易造为事故的发生。
10、退磁
电流互感器的铁芯一般有两种材料,即铁镍合金与硅钢片。对不同材料,不同结构型式的电流互感器,其退磁的方法和要求各不相同,对用铁镍合金作铁芯的电流互感器,如采用次级开路退磁,往往会发生激磁电流开不起来的现象,采用闭路退磁。以硅钢片作铁芯的电流互感器,采用闭路退磁法、开路退磁法均可。0.2级及以上的电流互感器,用闭路退磁法为宜。
11、灵敏度的检查
用互感器校验仪进行检定或测量时,应保证测量线路达到足够的灵敏度。试验过程中,为保护检流计不受过分的冲击,应该逐步提高其灵敏度档进行试验,直到线路灵敏度达到检定所需为止。
上述的灵敏度,与常谈的被检仪器仪表的灵敏度有本质区别。这里所谈,并不是被检互感器的灵敏度,而是指测量线路的灵敏度。
12、误差测定
测量误差时,应按被检互感器的准确度级别及规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标准器及调节、测量设备,接线必须正确无误。电流(电压)的上升和下降,均需平稳而缓慢地进行。
13、严禁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
对一般电流互感器而言,其二次侧绕组的匝数很多,在带额定电流工作的条件下,一旦发生二次开路,将会在次级绕组中产生很高的开路电压,危及设备与人身的安全,故在作电流互感器的试验时,一定不要发生二次开路。
14、周期检定和轮换
运行中的互感器应定期轮换,进行试验室检定,高压互感器可用现场检验作为周期检定。其检定和轮换周期,按《DL448-91》要求,高压互感器至少每10年轮换或现场检验一次;低压电流互感器,至少每20年检定或轮换一次。
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是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286 SZ.)的全资子公司,是电动机保护器、导轨电能表、有源滤波柜、工矿用电、远程预付费系统、智能无线测温系统、三相智能电能表、微机保护装置厂家等系列产品的生产基地。公司位于江苏省江阴市,目前现代化生产厂房面积达3万平方米,电子组装生产线均采用无铅生产工艺,生产检测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公司采用的信息管理系统,是江苏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公司通过在产品、技术、生产工艺上的技术积累和持续创新,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成功实现科技转型,由原来普通数显仪表和电量传感器的生产转到智能网络电力仪表、智能马达保护装置、智能光伏汇流装置、电能质量装置、电气火灾装置、消防电源设备、隔离电源柜、有源滤波装置、光伏汇流箱、光伏并网逆变器等产品的产业化,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江苏省。公司还先后与上海电科所、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组成产学研联合体,围绕智能电网用户端的电力、电能管理和电气安全开展产品研发,其中与上海电科所合作开发的“1/4抽屉柜智能马达管理单元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被列为*科技特派员项目。公司以用户端智能网络电力仪表及系统集成为主导产业,坚持“为客户设计**”的经营理念,走化、市场化、规模化道路,努力实现“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争做好的智能配电供应商”的战略目标,为客户提供可靠用电、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完整解决方案,在智能电网用户端、新能源、物联网等领域不断探索开发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