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双林橡胶制品有限公司产品订购流程
一、通过电话咨询您要购买的产品信息!
二、协商一致签订合同,预付定金。
三、本公司财务人员收到定金后,下生产单到车间开始生产。
四、产品出厂后,通过物流配货发至约定地点(产品数量较多或地点离衡水较近,可送至详细地点)
五、收货确认后交付余款(付款方式与客服协商)。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疑问或技术问题,我们将为您提供技术支持!
弹塑体无缝伸缩缝施工工艺
弹塑体无缝伸缩缝施工所需的主要设备有:弹塑体熔化罐、石子加热机、热平板振动器、摊铺器、等。
1)切割槽口;根据桥梁的伸缩量,确定合理的槽口尺寸,在确定了槽口的尺寸以后,在锯口的位置打上水线,然后用无齿锯沿线切割,保持槽口线平行,以保证桥头接缝的美观。
2)清洗、烘干:将切好的槽口用清水冲洗干净,无浮土及松散颗粒。为加快施工进度,可将冲洗干净的槽口用火烘干.注意控制时间,以免将槽口烤软变形。
3)涂粘合剂:将弹塑体粘合剂均匀地涂在槽口的底部两侧.注意不要留有间隙,防止碎石与槽口结合不牢固而产生脱落.造成桥头接缝的破坏。
4)放置海棉及钢板:将粱(或板)于台背之间的缝隙用海绵填充.并用4—6cm厚的钢板(钢板的宽度根据缝的宽度来定,一般为15cm左右)盖住,防止碎石等颗粒掉入,影响伸缩。
5)主层施工:选择有棱角、嵌挤性好的坚硬石灰岩碎石,要求压碎值不大于30%,针片状含量少于15—20% ,且具有良好的级配.石料的级配可参照表二执行。石子必须清洗、加热,加热的温度为100—150℃,将加热的碎石均匀地放置于槽中,立即灌入21O℃左右的弹塑体溶液,流动的弹塑体立即填补了碎石之间的缝隙,且将松散的碎石粘结在一起,形成主层的弹塑体碎石。
6)修整:表层石料施工结束后.在其上再刮一层弹塑体溶胶,宽度超出槽口两侧各2cm.以增强碎石自身与路面的粘结力。施工时一定要使边线顺直,表面平整。
TST桥梁伸缩缝也叫无缝伸缩缝粘接料,是一种沥青填充式桥梁伸缩缝,是七十年代由英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桥梁伸缩缝。它的基本作法是将接缝上面一窄条范围的桥面铺装层替换为一种高弹性的沥青混合料。这条高弹性特种沥青与石料的混合物可以吸收由于温度和交通荷载作用产生的桥面板位移,而保证表层不会开裂损坏。无缝伸缩粘接料能够同时兼顾高温和低温、渗透和粘性这些对立的性能要求,不仅适用于温度单一地区,而且适用于温差较大的地区。
弹塑体无缝伸缩缝在很多桥梁加固项目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它具有的施工简单,安装方便,能有效确保桥梁行车平整度,尤其是在中小桥梁工程项目中,可以有效的节约建造成本,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我国有许多地区在中小公路桥梁的伸缩缝中都使用TST弹性材料,虽然使用效果较好,但对不同地区,由于TST弹性材料适用的局限性,应慎重使用。对于冬季温度较低的地区,一般不宜采用。若使用,可用于伸缩量较小的桥梁,保证施工质量,以取得较好的使用效果。
弹塑体无缝伸缩缝在施工中,应特别注意温度的控制,应严格控制材料的加热温度与大气温度。弹塑体无缝伸缩缝施工应满足以下条件:
①风力大于,温度低于10℃的天气情况下,不宜施工。
②TST应在使用前1小时开始加热,加热温度190℃~210℃,短时间230℃,保温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石料应在使用前5分钟加热,温度控制在100℃~150℃。
③施工后如果需要马上开放交通,可用水强制冷却,待接近大气温度时即可开放交通。夏季施工时,TST材料宜稍高于桥面;冬季施工时,则宜稍低于桥面。弹塑体无缝伸缩缝对旧桥伸缩缝修复比较有利,无期,施工完后可立刻通车,施工工艺简单。但弹塑体无缝伸缩缝施工有季节性,施工质量难控制。
填充式桥梁接缝弹塑体货物验收:货物到物流点您自提的时候或者是送货到您家的时候,请签收时务必查看外包装是否完整,有无破损,明显挤压变形等,检查所购买产品数量和外观问题,如果有问题请立刻联系我们。
衡水双林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始终致力于产品的技术研发,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完善的检测设备。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产品已形成上百个规格品种,并可根据客户需要设计制造各种产品以适应不同工程的需要 桥梁及建筑隔震支座系列:GPZ系列盆式橡胶支座;GQZ 球型支座;GBZJ、GBZJH、GBZY、GBZYH 板式橡胶支座;JPZ系列盆式橡胶支座;HDR 高阻尼隔震支座; LNR 水平力分散型支座;LRB铅芯隔震支座;GCPZ 盆式橡胶支座;GCQZ 球型支座;FPQZ 摩擦摆支座;建筑钢结构球型抗震支座 SX、GD 滑动铰支座;拉索减震支座等等各类型支座。 伸缩缝系列:RG型、C 型、E 型、F 型、Z 型等等异型钢伸缩缝;模数式桥梁伸缩缝;RBKF 梳齿板伸缩缝;SSFB 梳齿板伸缩缝;多向变位梳齿板伸缩缝产品。 另公司还生产橡胶止水带、橡胶止水条、密封胶、聚闭孔泡沫板、预应力锚具、波纹管及桥梁防落梁装置等系列产品。 公司始终坚持“质量为本、技术创新、用心服务、持续发展”的质量方针,科学的管理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发展为,以科技创新争市场,以求真务实谋生存,以合作共赢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