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坚持以为客户创造、及时满足客户需要、做客户的忠实参谋为服务宗旨。公司一贯坚持,用户至上,服务,信守合同"的宗旨,凭借着高zhi量的产品,良好的信誉,的服务。
吊钩材料可选用20质碳素钢或吊钩材料DG20Mn、DG34CrMo等锻造制成,严禁使用铸造吊钩。板钩的材料一般应用A3、C3普通碳素钢,或16Mn低合金钢
自制吊钩的技术条件应符合GB 10051.1-88~GB 10051.5-88的规定(新标准:GB10051.1-2010~GB 10051.5-2010)
板钩钩片的纵轴,必须位于钢板的轧制方向,且钩片不允许拼接。
板钩钩片应用沉头铆钉铆接,而在板钩与起吊物吊点接触的高应力弯曲部位不得用铆钉连接。
板钩叠片间不允许全封闭焊接,只允许有间断焊。
对已进行过**负荷试验的吊钩应作报废处理。
危险断面
吊钩有三个危险断面, 在检查时要特别注意,如下图所示,吊钩的三个危险断面是 :
(1)A-A 断面一方面受吊索拉力的作用, 吊钩有被拉直的趋势; 另一方面还受弯矩的作用。因为作用于此断面的弯矩大, 其所受弯曲应力也大, 所以此断面是一个危险断面。
(2)B -B 断面与 A-A 断面相同 ,B -B 断面在吊索拉力的作用下, 有被拉直和剪断的趋势,此处所受剪切应力大, 故也是危险断面。
(3)C -C 断面该断面是钩柱细的部分在吊索拉力的作用下,有被拉断的趋势。此处所受拉应力大,故也是危险断面。
1、人力驱动的起升机构用的吊钩,以1.5倍额定载荷作为检验载荷进行试验。
2、动力驱动的起升机构用的吊钩,以2倍额定载荷作为检验载荷进行试验。
3、吊钩卸去检验载荷后,不应有任何明显的缺陷和变形,开口度的增加量不应**过原尺寸的0.25%。
4、检验合格的吊钩,应在吊钩低应力区打印标记,包括额定起重量、厂标或厂名,检验标志、生产编号等内容。
报废标准
吊钩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予报废:
①裂纹;
②危险断面磨损达原尺寸的10%;
③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
④钩身扭转变形**过10°;
⑤吊钩危险断面或吊钩颈部产生塑性变形;
⑥吊钩螺纹被腐蚀;
⑦片钩衬套磨损达原尺寸的50%时,应更换衬套;
⑧片钩心轴磨损达原尺寸的5%时,应更换心轴。
悬挂式起重机在生产应用很多,因为它在使用中具有很多优势,这些特点可不少。
一、选择多样化,因为起重量可达2000kg,并且有多种轨道型号和跨度,还能预制标准的模组化设计,使扩展和移装较轻松。适用性广,可以应用在很多物料搬运环境
二、好安装,可以安装在任何普通15厘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地面上,而且安装轻便减少了安装时间和成本。
三、封闭型轨的设计可以减少沾染污物和灰尘。
四、钢性固定型轨较利于负载定位。
五、高强度一次冷轧成型的钢轨自重轻精度高,滚动表面平滑,减少了小车滚轮的阻力。
六、对单个的工作单元而言非常的经济实惠。
七、实现安全的操作环境。
由于起重机转移时,特刊是在作业场地路面不良内条件下运行时,会使钢丝绳与吊钩之间产生较多的目对摩擦,从而造成吊钩与钢丝绳彼此的磨损。由于钢丝绳的两端挂在两边的牵引钩上,使钢丝绳象一根胡琴的弦,将吊钩的垂直危险断面处磨损得很厉害。在路面状况恶劣的情况下,如电力部门的汽车起重机在野外作业时其吊钩磨损尤为严重,有的几个月就要换一根锁挂吊钩的钢丝绳。吊钩的这种磨损属非工作的磨损,减轻、防止这种磨损的3种方法如下:
(1)将锁挂吊钩钢丝绳增至3根
取长4.2m左右的钢丝绳一根,两端用绳卡紧固住。这样就使钢丝绳与吊钩的接触由1根变为3根,增加了钢丝绳与吊钩的接触面积,减轻了其彼此间的摩擦、磨损,解决了1根钢丝绳容易切入吊钩表面的问题,延长了吊钩和索具的寿命,也延长了锁紧吊钩钢丝绳的寿命。
(2)在单根钢丝绳上套装钢管
取一段长400mm、直径25.4mm的钢管,弯成如图2所示的形状,将其套在钢丝绳上即可。在汽车起重机运行中,由于钢丝绳与吊钩表面不直接接触,故套管起到了保护吊钩的作用。套管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材料,如厚橡胶管、带钢丝网的高压软管等。
(3)用其他材料代替钢丝绳
如用海洋轮船上用的尼龙绳或尼龙吊装带代替钢丝绳,其效果也很好。另外,建议所用的锁挂吊钩钢丝绳长度L取1.35-1.45m。我们经多次试验知,若钢丝绳太长则吊钩挂得高,对驾驶员的视野有影响;若钢丝绳太短,则挂钩时不方便,容易使挂钩人的腰及手腕。一般来说,驾驶员身材高的取大一些的值,反之,取小一些的值。如此作业方便,并可兼顾驾驶员的视野需要。
吊钩组采用普通型吊钩,吊钩支撑在吊钩横梁上,动滑轮则支撑在单的滑轮轴上,使用时将减小一些有效起升高度,短型吊钩组采用长形吊钩,动滑轮直接装在吊钩横梁上。
河南省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是专业的起重机及物料搬运产品制造商和服务供应商,集研发、设计、制造、安装、服务于一体,通过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全生命周期服务,**着起重机产业创新驱动、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 公司成立来,一直倡导改革创新、智能制造、绿色环保、优质高效的发展理念,坚持对技术、产品及服务不断改革,推动产业向自动化、智能化升级转型,为客户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