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经验谈:搞定这7点,几十年都不会漏!
1、防水涂料是刷得越厚越好吗?
一般是越厚越好,但防水只要做到国家验收规范的1.5mm厚就可以了。
2、房屋各部位有什么具体的防水要求?
厕浴间、厨房、阳台、地下室、一楼住户所有房间的地面和墙面都要做防水层。墙内水管凹槽也要做防水。管道、地漏等穿越楼板时,其孔洞周边的防水层必须认真施工。墙体内埋水管要剔凿大于管径的凹槽,槽内抹灰圆滑,并刷防水涂层。
提示:如装修时改动了原来的排水和污水管道及地漏位置,一定要在周边加强防水措施。
3、防水层施工时应对哪些关键环节进行监督?
一防水部位要全面。
二防水层施工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涂刷并刷够一定的厚度。
三施工过程要细致:墙面与地面的接缝处,阴阳角、水管、地漏和卫生洁具的周边及铺设冷热管的锚沟内是重点防水部位,施工时必须细致。
4、为什么防水施工后要做保护层?
防水层做好后还要在上面继续施工贴瓷砖,往往很容易就造成防水层的破损,如果在破损处得不到修补或没有发现,将来必然会引起渗漏,因此要打上保护层,通常采用的是水泥加加入界面剂再加入刚性防水材料搅拌均匀涂料,这种混合物凝结后强度**过一般混凝土材料,同时因为加入了刚性防水材料也不失为一道防水屏障,意在一举两得。这样的防水才能万无一失。
5、防水做好后,为什么要做闭水实验?
闭水实验可验证防水层的防水功能是否正常。做闭水试验要封好门口及下水口,较高点蓄水层深度不少于20毫米,蓄水时间不少于,检查是否有渗漏点。
6、如保判断防水是否做好了?
主要通过做闭水试验。目测检查法;打开楼下厕浴间观察是否有渗水痕迹或水珠。接触检查法;用手触摸可疑渗水处确认是否漏水。
7、什么情况下要做淋水试验?
对于轻质墙体防水施工的验收,应采用淋水试验。即用水管在做好防水涂料的墙面自上而下不间断喷淋3、4分钟,墙体另一侧无渗透现象才可验收合格。
地下室堵漏施工时应如何避免较大的损失
通常在地下室遇见渗漏的时候,都会根据渗漏的情况给带来较小的经济损失,而往往在进行地下室堵漏施工的时候,由于施工方的不堵漏手法,反而较会给带来较大的损失,所以在遇见地下室渗漏的时候,一定要冷静,切勿因为施工方的价格便宜,而忽略了施工质量。
先要了解下,为什么地下室会出现漏水的现象..由于地下比较潮湿,导致了混凝土的松动,产生裂缝和毛细孔从而引起的渗漏。正确的选择施工工艺可以快速的解决渗漏问题还能保证工程施工质量避免再次渗漏。
施工前,必须要找出渗漏点,将漏水点表面清理干净,用钢钻凿槽,槽宽60-100mm,槽深为70-100mm,为凹形(内大外小),具体据现场情况而定。
将槽清洗干净,槽内放入橡皮条,皮条直径为5mm左右,然后用速凝材料、水泥混合物、堵漏王按要求配比封缝,将其变成真空缝,将槽缝平,并在槽的两端或多处放入注浆嘴,具体根据现场漏水点确定。
反压注浆:注浆的压力必须大于漏水的压力,这样才将水流推回,并渗透进漏水的混凝土毛细缝内,注浆材料的分子小于107-108,直接注入混凝土的毛细孔和漏水缝内,遇水膨胀速凝,达到长期深层止水的效果。
地铁区间隧道渗漏原因分析
一、地铁区间隧道防水设计体系及原则
1、设计原则
地铁区间隧道的防水设计原则一般为“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即以防为主,以排为辅,刚柔结合,设置多道防线。
2、防水标准
地铁区间隧道的防水等级为二级,结构不允许出现渗漏现象,表面允许有少量浸渍,但总浸渍面积应在总防水面积的6‰以下,且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中浸渍部位不应多于4处,单个浸渍的面积小于0.2m2。
3、防水结构设计
地铁区间隧道采用**前小导管预注浆,以减少地下水的渗透;初支结构采用抗渗(S6)混凝土,形成道封闭的防水线;铺设全封闭的防水层并预埋注浆管;二次衬砌采用抗渗(S8)混凝土并在达到强度后进行衬砌背后回填注浆;沉降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环向施工缝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条,纵向施工缝采用钢板腻子止水带,并外贴止水带。
二、地铁区间隧道渗漏的统计分析
地铁区间隧道渗漏形式主要有点渗、面渗和缝渗等3种,渗漏程度可分为潮湿、慢渗、快渗、急流和高压流等5种,据统计潮湿约占渗漏点总数的85%以上,其余4种形式所占的比例分别小于10%、5%、1%和0.5%。至于渗漏部位,主要为环向或纵向施工缝渗漏,占总数的90%以上,变形缝渗漏约占5%,其余为结构裂缝及其它渗漏。
三、地铁区间隧道渗漏的原因分析
1、结构外防水层破损
地铁区间隧道外防水设计主要为土工布缓冲层(400gm2)+PVC防水板(厚1.5mm)+背贴式分区止水带(宽30mm),采用全封闭形式,主要目的是在迎水面形成一个隔水屏障,将水封堵在结构之外,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由于下列原因而造成破损:①初期支护基面处理不到位,混凝土面凹凸不平、有**物、清理不干净;②钢筋绑扎时未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使防水板整体性存在缺损;③防水板铺设时与初支基面不密贴,浇筑混凝土时受力破损;④防水板搭接处焊接质量有缺陷。
2、裂缝的存在
地铁区间裂缝分为规范裂缝和非规范裂缝,前者指设计施工中的变形缝、施工缝等有形裂缝,后者则指因某种原因造成的对结构有害的受力裂缝或工艺裂缝,裂缝的存在是形成渗漏的主要原因。
⑴施工缝渗漏
a.环向施工缝
安装遇水膨胀橡胶条时未预留凹槽,混凝土表面不平整,使胶条膨胀后不能紧贴混凝土,形成渗漏通道;橡胶条表面涂覆的延缓膨胀保护层性能不稳定,致使其不能发挥作用;橡胶条在浇筑混凝土前已完成膨胀,致使混凝土结构收缩时失去其膨胀能力而形成缝隙;施工缝凿毛清理不符合要求。
b.纵向施工缝
钢板腻子止水带上封条过早被撕掉或受到污染而无法撕掉,使腻子失去作用,无法与混凝土紧贴而形成渗漏缝隙;止水带安装不顺直,边墙仰拱分布不均匀;拱施工结束到拱墙施工期间,未对止水带进行保护,造成破损而无法修补,使其与混凝土间形成了渗漏通道;施工缝凿毛清理不符合要求。
⑵变形缝渗漏
a.中埋式止水带不易固定,浇筑混凝土前固定较好,但浇筑中经常产生位移;
b.止水带埋设位置偏移,变形管孔离开缝的位置,当结构混凝土收缩时,因其变形能力差,被撕裂而失去防水功能。
⑶工艺裂缝渗漏
a.在夏季施工的混凝土工程因日夜温差大而形成收缩裂缝;
b.使用商品混凝土时,为保证混凝土的可泵性,在入模前掺水而水灰比,故导致干缩裂缝;c.混凝土振捣不当、局部浇筑速度过快、浇筑间歇等因素也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开裂。
污水池堵漏应该注重质量控制有什么?
(1)变形缝渗漏水
导致变形缝渗漏水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止水带埋设不当,破裂、跑位或者止水带老化失效。另一方面是止水带周围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地下水绕过止水带渗入地下室内。
(2)施工缝渗漏水
施工缝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如新旧混凝土面结合不好污水池伸缩缝补漏或施工缝处止水材料性能不适应施工条件或是埋设工艺不当,当混凝土收缩时,出现裂隙导致渗漏水。
(3)混凝上裂缝渗漏水
在大尺度结构中,混凝土由于收缩变形产生裂缝导致渗漏水。
(4)结构混凝土渗水
由于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致使抗渗等级太低,或者混凝土大面积振捣不足,致使混凝土疏松,导致面渗水。由于混凝土局部漏振,或者模板穿心螺栓的止水措施不当,引起点渗漏。
随着城市地下室的发展,地下室工程的堵漏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一套比较成熟的施工工艺,即凿槽→钻孔→埋管→注浆→恢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把握以下10点
(1)堵漏工作应在施工降水停止、地下水位恢复后进行。
(2)堵漏施工顺序应先堵大漏、后堵小漏;先高处、后低处;污水池伸缩缝补漏先墙身、后底板。
(3)裂缝、施工缝堵漏时要在混凝土表面沿缝开槽槽型,开槽时注意不能破坏混凝土结构,开槽V深度应小于钢筋保护层厚度。
(4)布孔原则。布孔的原则是:以导出漏水为目的;在集中漏水处布孔,裂缝大,水流量大,则孔距大;缝小则孔距小;浆液粘度大,孔距小。
(5)钻孔的方式:钻孔的目的是使灌浆孔的底部与漏水裂缝孔隙相交,浆液才能通过灌浆孔进入裂缝中,固结后达到止水的目的。钻孔有2种方式:垂直混凝土面钻孔,或与混凝土表面成30°~45°斜向钻孔。对裂缝和施工缝来说,应采用斜向钻孔的方式,钻孔的位置距离裂缝10~15cm,钻孔之间距离30~40cm。斜向钻孔虽钻孔难度大,但能保证钻孔与裂缝相交,而垂直钻孔由于裂缝所在的混凝土截面与混凝土表面不一定垂直,难以保证灌浆孔的底部与漏水裂缝孔隙相交。实际施工中还应注意,如裂缝所在位置有主体结构的钢筋,垂直钻孔因无法避开钢筋,较应采用斜向钻孔的方式。对于点漏和面漏的情况,应采用垂直钻孔的方式。施工过程中应检查钻孔是否成功,如孔中有水渗出,则表明灌浆孔的底部与漏水裂缝孔隙相交,否则,应要求承包商重新钻孔。
(6)钻孔和埋管深度:钻孔和埋管深度直接影响注浆的效果。要确保裂缝不渗漏,注浆范围要达到结构厚度的2/3以上,在保证注浆压力的前提下,则钻孔和埋管深度不能少于所在结构部位厚度的1/3。这是在施工中要重点检查的工序。
河南程盛防水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金260万,是一家集科研开发、技术咨询、施工为一体的防水堵漏施工企业,本公司承揽地下室,水池,伸缩缝,屋面,卫生间隧道,等各种防水堵漏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