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体系认证在国际上亦称为企业认证,质量体系注册,质量体系评审,质量体系审核等。在我国,质量体系认证指由国家技术监督局认可并授权的认证机构依据国家"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对申请认证的单位进行审核确认,并以注册及颁发认证证书的形式,其质量体系和质量保证能力符合要求。
《中华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在第二章第九条中对认证的管理、认证的方式以及认证的对象等给予原则性的规定,并明确了质量体系认证是国家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
质量体系认证在国际上亦称为企业认证,质量体系注册,质量体系评审,质量体系审核等。
质量体系认证,起源于产品质量认证中的“企业质量保证能力评定”。这种评定着重对保证质量条件进行检查,以确认该企业能否保证其申请产品能长期稳定地符合特定的产品标准。
「ISO9001:2015体系认证前的工作】
推行ISO9001有如下五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知识准备-立法-宣贯-执行-监督、改进。
以下是企业推行ISO9000的典型步骤:
○企业原有质量体系识别、诊断;
○任命管理者代表、组建ISO9000推行组织;
○制订目标及激励措施;
○各级人员接受必要的管理意识和质量意识训练;
○ISO9001标准知识培训;
○质量体系文件编写(立法);
○质量体系文件大面积宣传、培训、发布、试运行;
○内审员接受训练;
○若干次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在内审基础上的管理者评审;
○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和改进;
○申请认证。
企业在推行ISO9000之前,应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对上述各推行步骤进行周密的策划,并给出时间上和活动内容上的具体安排,以确保得到更有效的实施效果。
在2015版ISO9000系列中,ISO9001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标准(iso9000和iso9001的区别),企业通过认证可以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有效地运作体系可以使企业不断改进,获得更好的效益。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取得ISO9001认证,意味着该企业已在管理、实际工作、供应商和分销商关系及产品、市场、售后服务等所有方面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良好的质量管理,有利于企业提率、降低成本、提供产品和服务,增强顾客满意。
在现代贸易实践中,,第二方审核早就成为惯例,又逐渐发现其存在很大的弊端:一个供方通常要为许多需方供货,第二方审核无疑会给供方带来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需方也需支付相当的费用,同时还要考虑派出或雇佣人员的经验和水平问题,否则,花了费用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唯有ISO9000认证可以排除这样的弊端。因为作为方的生产企业申请了第三方的ISO9000认证并获得了认证证书以后,众多第二方就不必要再对方进行审核,这样,不管是对方还是对第二方都可以节省很多精力或费用。还有,如果企业在获得了ISO9000认证之后,再申请UL、CE等产品品质认证,还可以免除认证机构对企业的品质保证体系进行重复认证的开支。
质量体系认证是指第三方(社会上的认证机构,* [1] 等)对供方的质量体系进行审核、评定和注册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审核、评定和事后监督来供方的质量体系符合某种质量保证标准,对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给予独立的证实。
州凯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简称CGC),是一家专注于为大、中企业提供全方位、多纬度、精细专业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证”和"两化融合试点申报"服务的企业管理顾问咨询机构。凯达公司重信誉、重实效,采用专家组驻厂咨询的方式和系统工程逐步推进的方法。使顾问投入的时间更充足、更具实效性,其专业化的咨询水平和真诚的服务精神,获得咨询企业认证机构的一致赞誉。我们用心血熔铸经营理念,以汗水培育第一品牌。我们一直秉持“融入国家的战略发展方向,助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的企业发展愿景。凯达同客户一起进步,一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