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高峰申报优先资助条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 创新人才团队带头人为两院院士、享受津贴人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以及国家(含青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科院百人计划、江苏省“双创计划”、江苏省“333 工程”、二层次培养对象等国家和省部级重要人才工程入选者;
2. 高层次人才项目负责人或团队带头人承担国家、省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的;
3. 申报单位为省“十三五”规划中明确的“各地重大产业发展新平台和载体”所属单位的;
4. 高层次人才项目负责人或创新人才团队带头人为35 周岁以下(1984 年1月1日后出生)的青年人才;
5. 企业申报的项目或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的项目。
人才高峰申报选拔条件之基础条件二:申报项目应是在行业(产业)领域内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成果易于转化、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项目。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3 年。省外、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的项目,应与省内的合作单位签订期限不低于项目实施周期的工作、服务或项目合作协议。同一项目已获得国家、省有关部门立项资助的,不再列入“人才高峰”资助范围。
认定好处二:高新技术研发费用可用来抵税,而且抵税比例比普通企业高75%!!!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可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进行加计扣除;即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将研发费用的175%在税前进行扣除,减少纳税。而正好是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范围内。
前不久,某省数十家被取消高新并被追缴税款的消息,再度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笔者梳理息发现,这些企业被取消高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研发费用归集不准确。从实践看,高新企业研发费用归集不准确,加计扣除自然很难合规。
具体表现在:汇缴与财报口径差异大
Z公司是一家研制数码机械零配件的公司,研发实力较强,拥有数十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产品在行业领域内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技术处于地位。Z公司于2018年通过了重新认定,继续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税务人员在审核企业报送的2018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资料时,发现Z公司填报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远大于其财务报表中管理费用的金额,且与认定标准中的研发费用金额差异较大。
原因:研发费用归集不规范
税务人员核查发现,Z公司的研发费用账只有各费用的总和,没有明细记录,且Z公司加计扣除申报的研发项目众多,而当年申报时提交的研发项目数量较少。税务机关对其研发费用归集的真实性产生疑问,要求Z公司提供研发费用账明细,并说明研发费用的归集方法。针对疑问,Z公司财务人员解释道,公司在研发项目管理上采取两级研发管理制度,即以综合方向研究为标准的一级研发项目(一级项目)和以精细子类研究为标准的二级研发项目(二级子项目),二级子项目在设置上均包含在一级研发项目中。公司在2018年申报时,考虑到二级子项目太多、填报工作量巨大,故选择按照一级研发项目进行申报;但是在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时,公司则按照二级子项目进行申报。不管是认定标准中的研发费用,还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都应以研发项目为归集基点。根据《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号)和《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等文件的规定,Z公司在日常财务管理中的主要问题还有:未按规定对研发费用进行真实归集;在重新认定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申报中,所涉研发项目差异较大;没有设立单独的研发费用账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研发项目的费用归集上,Z公司财务人员根据各研发项目成果取得的收入占比,将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直接分摊,从而整理出认定申请时所需要的研发费用账。为减轻工作负担,财务人员直接按填报的研发费用的60%,填报了2018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金额。因此,税务机关初步判定Z公司的研发费用归集方法存疑,要求Z公司书面解释研发项目存在差异的原因,并规范研发费用的核算制度,完善研发费用账。如后续审查依然存疑的,则考虑向认定机构提请对其进行复核。
应对措施:注重研发费日常管理
目前,研发费用归集有三个口径,分别是会计核算口径、认定口径以及加计扣除税规定口径。在日常工作中,建议企业规范和加强研发费用的日常管理,合规享受税收优惠。一方面,规范研发项目的管理,注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申报资料与申报资料的一致性。如果两者的研发项目在数量、内容上差异过大,且缺少合理的解释,税务机关可能会对企业申报资料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实务中,除了常规的单层级研发项目管理模式外,还可从适合日常经营和纳税申报的角度出发,选择不同的研发项目管理模式。
另一方面,实现研发费用的核算管理日常化。企业应制定一套完整的研发费用核算体系,完善研发费用账,将研发费用的核算管理日常化。企业研发部门应将项目产生的费用明细,包括项目名称、项目人员、费用发生日期等信息及时反馈到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应及时统计研发费用,确定好研发费用分摊方法,编制好相应的研发费用账,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认定申报打好基础。
苏州思睿晶华是一家集项目申报、成果转化、建设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供应商,由于我司有经验丰富、表现出色、的团队,目前公司规模也日益扩大,由初十人扩大到现在四五十人的申报队伍。公司设为高企事业部、础设施事业部、人才项目事业部、创新项目暨金融类项目事业部,遍及长三角,特别是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