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技术是通过**结合各类用于安全管理与筛选的软件和硬件设备,帮助计算机网络于其内、外网之间构建一道相对隔绝的保护屏障,以保护用户资料与信息安全性的一种技术。
*墙部署方式:
1、桥模式:
桥模式也可叫作透明模式。简单的网络由客户端和服务器组成,客户端和服务器处于同一网段。为了安全方面的考虑,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增加了*墙设备,对经过的流量进行安全控制。正常的客户端请求通过*墙送达服务器,服务器将响应返回给客户端,用户不会感觉到中间设备的存在。工作在桥模式下的*墙没有IP地址,当对网络进行扩容时*对网络地址进行重新规划,但牺牲了路由、等功能。 [5]
2、网关模式:
网关模式适用于内外网不在同一网段的情况,*墙设置网关地址实现路由器的功能,为不同网段进行路由转发。网关模式相比桥模式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在进行访问控制的同时实现了安全隔离,具备了一定的私密性。 [5]
3、NAT模式: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地址翻译技术由*墙对内部网络的IP地址进行地址翻译,使用*墙的IP地址替换内部网络的源地址向外部网络发送数据;当外部网络的响应数据流量返回到*墙后,*墙再将目的地址替换为内部网络的源地址。NAT模式能够实现外部网络不能直接看到内部网络的IP地址,进一步增强了对内部网络的安全防护。同时,在NAT模式的网络中,内部网络可以使用私网地址,可以解决IP地址数量受限的问题。 [5]
如果在NAT模式的基础上需要实现外部网络访问内部网络服务的需求时,还可以使用地址/端口映射(MAP)技术,在*墙上进行地址/端口映射配置,当外部网络用户需要访问内部服务时,*墙将请求映射到内部服务器上;当内部服务器返回相应数据时,*墙再将数据转发给外部网络。使用地址/端口映射技术实现了外部用户能够访问内部服务,但是外部用户无法看到内部服务器的真实地址,只能看到*墙的地址,增强了内部服务器的安全性。
4、高可靠性设计:
*墙都部署在网络的出,是网络通信的大门,这就要求*墙的部署必须具备高可靠性。一般IT设备的使用寿命被设计为3至5年,当单点设备发生故障时,要通过冗余技术实现可靠性,可以通过如虚拟路由冗余协议(VRRP)等技术实现主备冗余。目前,主流的网络设备都支持高可靠性设计。
*墙功能:
一、网络安全的屏障:
一个*墙(作为阻塞点、控制点)能较大地提高一个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并通过过滤不安全的服务而降低风险。由于只有经过精心选择的应用协议才能通过*墙,所以网络环境变得较安全。如*墙可以禁止诸如众所周知的不安全的NFS协议进出受保护网络,这样外部的攻击者就不可能利用这些脆弱的协议来攻击内部网络。*墙同时可以保护网络免受基于路由的攻击,如IP选项中的源路由攻击和ICMP重定向中的重定向路径。*墙应该可以拒绝所有以上类型攻击的报文并通知*墙管理员。
二、强化网络安全策略:
通过以*墙为中心的安全方案配置,能将所有安全软件(如口令、加密、身份认证、审计等)配置在*墙上。与将网络安全问题分散到各个主机上相比,*墙的集中安全管理较经济。例如在网络访问时,一次一密口令系统和其它的身份认证系统完全可以不必分散在各个主机上,而集中在*墙一身上。
三、审计:
如果所有的访问都经过*墙,那么,*墙就能记录下这些访问并作出日志记录,同时也能提供网络使用情况的统计数据。当发生可疑动作时,*墙能进行适当的报警,并提供网络是否受到监测和攻击的详细信息。另外,收集一个网络的使用和误用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的理由是可以清楚*墙是否能够抵挡攻击者的探测和攻击,并且清楚*墙的控制是否充足。而网络使用统计对网络需求分析和威胁分析等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防止内部信息的外泄:
通过利用*墙对内部网络的划分,可实现内部网重点网段的隔离,从而限制了局部重点或敏感网络安全问题对全局网络造成的影响。再者,隐私是内部网络非常关心的问题,一个内部网络中不引人注意的细节可能包含了有关安全的线索而引起外部攻击者的兴趣,甚至因此而暴漏了内部网络的某些安全漏洞。使用*墙就可以隐蔽那些透漏内部细节如Finger,DNS等服务。Finger显示了主机的所有用户的注册名、真名,后登录时间和使用类型等。但是Finger显示的信息非常容易被攻击者所获悉。攻击者可以知道一个系统使用的频繁程度,这个系统是否有用户正在连线上网,这个系统是否在被攻击时引起注意等等。*墙可以同样阻塞有关内部网络中的DNS信息,这样一台主机的域名和IP地址就不会被外界所了解。除了安全作用,*墙还支持具有Internet服务性的企业内部网络技术体系(虚拟网)。
五、日志记录与事件通知:
进出网络的数据都必须经过*墙,*墙通过日志对其进行记录,能提供网络使用的详细统计信息。当发生可疑事件时,*墙较能根据机制进行报警和通知,提供网络是否受到威胁的信息。
*墙主要类型:
一、过滤型*墙:
过滤型*墙是在网络层与传输层中,可以基于数据源头的地址以及协议类型等标志特征进行分析,确定是否可以通过。在符合*墙规定标准之下,满足安全性能以及类型才可以进行信息的传递,而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则会被*墙过滤、阻挡。
二、应用代理类型*墙:
应用代理*墙主要的工作范围就是在OSI的层,位于应用层之上。其主要的特征是可以完全隔离网络通信流,通过特定的代理程序就可以实现对应用层的监督与控制。这两种*墙是应用较为普遍的*墙,其他一些*墙应用效果也较为显著,在实际应用中要综合具体的需求以及状况合理的选择*墙的类型,这样才可以有效地避免*墙的外部侵扰等问题的出现。
三、复合型: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墙技术当属复合型*墙技术,综合了滤*墙技术以及应用代理*墙技术的优点,譬如发过来的安全策略是滤策略,那么可以针对报文的报头部分进行访问控制;如果安全策略是代理策略,就可以针对报文的内容数据进行访问控制,因此复合型*墙技术综合了其组成部分的优点,同时摒弃了两种*墙的原有缺点,大大提高了*墙技术在应用实践中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墙作为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的一种访问控制设备, 常常安装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交界点上。*墙具有很好的网络安全保护作用。入侵者必须首先穿越*墙的安全防线,才能接触目标计算机。你可以将*墙配置成许多不同保护级别。别的保护可能会禁止一些服务,如视频流等,但至少这是你自己的保护选择。网络*墙的主要作用如下:
(1)Internet*墙可以防止Internet上的危险(病毒、资源盗用)传播到网络内部;
(2)能强化安全策略;
(3)能有效记录Internet上的活动;
(4)可限制暴露用户点;
(5)它是安全策略的检查点。
上海沪得安视讯系统有限公司追求、诚信经营,成为客户长期信赖的合作伙伴,热忱欢迎国内外客户和各届人士光临商洽合作、共图发展、共铸辉煌。
上海沪得安视讯系统有限公司是安防、网络和视讯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为弱电工程商和系统集成商,沪得安的、网络通信、综合安防等优势产品在全国已拥有众多的工程商和系统集成商客户,并正在积极建立各级产品代理商和特约工程商。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商住社区、平安城市、道路交通、工矿企业、机构、学校、金融、电信、电力以及百货超市、服务业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