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食品安全法》
用在食品的包装材料以及容器,指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以及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涂料。
2.欧盟定义:食品接触材料和制品
预期和食品接触的,或者已经接触到食品且预定供作此用的,又或者可合理地预料会与食品接触,或在正常或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会将其成分转移至食品中的材料和制品,包括活性和智能材料。
3.美国FDA定义:间接食品添加剂
泛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中接触的物质,以及盛放食品的容器,而这些物质本身并不用来在食品中产生任何效应,食品接触材料出现于食品中,可能是由于这些物质向食品的迁移,或由于意外萃取而出现于食品中。
二、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项目:
1.微生物指标:大肠菌群、致病菌、霉菌等;
2.常规项目:感官要求、总迁移量、消耗量、重金属等;
3.特定迁移:铅、镉、铬、镍、、锑、锌等重金属迁移量;、酚、芳香胺、氯乙烯、偏二氯乙烯、苯乙烯、、己内酰胺、双酚A、塑化剂等;
4.其他项目:荧光性物质、脱色试验、干燥失重、灼烧渣、正己烷提取物等。
三、食品接触材料检测范围:
1.食品包装容器:纸容器、金属容器、玻璃容器、塑料容器、塑料包装袋/膜等;
2.厨具:储藏用具、洗涤用具、调理用具、烹调用具等;
3.厨房家电:燃气灶、油烟机、烤箱、微波炉、消毒柜、洗碗机、榨汁机、搅拌机、咖啡机、电水壶、电饭煲、电磁炉等;
4.餐具:刀叉、碗、筷、勺、杯、碟等食品接触材料;
5.儿童用品:婴儿奶瓶、安抚奶嘴、婴儿用饮水杯等。
四、食品接触材料部分检测标准:
GB 4806.8-2016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GB 4806.1-2016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GB 9685-2016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5009.156-2016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预处理方法通则;
GB/T 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
GB 4806.8-2016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GB 4806.1-2016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GB 9685-2016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5009.156-2016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预处理方法通则;
GB/T 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
GB/T23296.1-2009食品接触材料 塑料中受限物质 塑料中物质向食品及食品模拟物特定迁移试验和含量测定方法以及食品模拟物暴露条件选择的指南。
对于以上这些检测项目,金属包装材料企业需要运用准确的测量和测试仪器,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纸箱动态性能试验:
对于一些特定商品的包装,如陶瓷、玻璃制品、电器、仪器等,还要检验纸箱对商品的缓冲性能,即模拟运输、装卸,振动,跌落等试验;
1、振动试验
将纸箱包装商品后置于振动台上,使其受到水平、垂直方向的振动作用,或者同时受到双向振动,经一定时间后检查商品情况或商品纸箱破坏时经过的时间。
2六角鼓回转试验
将纸箱放入装有冲击板的六角回转鼓内,按规定转数、次数转动,然后检验商品、纸箱破损情况。
3.跌落试验
将包装商品以后的纸箱按不迥姿态从规定高度跌落,检验达一定次数后纸箱内包装商品的善,或纸箱踊损时跌落的次数。
3、斜面冲击试验
将纸箱旋转在滑车上,然后将其从一定高度的斜面上滑下,后撞击在档板上。它类似于运输过程中的紧急刹车情况。
上述动态实验都是破坏性的,提高纸箱和商品的抗破坏能力是在包装商品时使用缓冲衬垫、隔板或其他保护措施。此外有些包装纸箱还需作喷淋、耐侯等实验,可根据双方合同协定。
纸箱抗压测试
纸箱抗压测试方法是将纸箱置于压力试验机上,以一定的速度在其顶部(或底部)均匀地施加压力,以此评定纸箱承受外部压力的能力也即纸箱对内装物的保护能力。纸箱压力实验也叫做压缩试验,是对纸箱性能的基本测试。此项试验还可以测定纸箱在不同状态下的抗压能力。
纸箱抗压测试方法
纸箱的压力试验采用的设备为纸箱压力试验机,这种试验机有两块面积较大加压板,常见上下压板的面积有1.5m×1.5m或1m×1m两种规格。两块加压板中,有一块是支承板,其位置可根据试样的尺寸来调整,使它具有适合的高度,然后把它紧固住;另一块是加压板,可沿导杆(立柱)滑动,向试样施加压力。
试验机的工作能力为50KN(5000kgf),加压板移动速度为10/min,也有采用1英寸/分钟的。设备应附有测量精度不低于±0.5的位移指示装置,有些试验机带有自动记录仪,可自行记录载荷——变形曲线。
切片分析的应用有哪些内容
概述:
切片分析是以剖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检查电子组件、电路板或机构件内部状况、焊接状况,延续与扩展了剖面的内涵与外延。
应用领域
电子行业、金属/塑料/陶瓷制品业、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通信设备、科研等。
切片方法分类
一般的微切片方法可分成纵切片(沿垂直于板面的方向切开)和水平切片(沿平行于板面的方向切开),除此之外也有切孔和斜切片方法。
目的:检查特定位置内部结构和内部缺陷
检验步骤:切割(镶嵌)-磨光一抛光-吹干-观察评定
测试标准:IPC-TM 650 2.1.1,IPC-TM 650-2.2.5,IPC A 600,IPC A 610等。
切片分析的应用
1金属/非金属材料切片分析
观察金属/非金属材料或制品内部结构及缺陷分析、电镀工艺分析、切片后的样品可以用于观察形貌与分析成份,通过切片的方法来观察内部结构情况、验证样品所发现的疑似异常开裂、空洞等情况。
2电子元器件切片分析
借助切片分析技术和高倍率显微镜确认电子元器件的失效现象,分析工艺、原材料缺陷。通过显微剖切技术制得的微切片可用于电子元器件结构剖析、检查电子元器件表面及内部缺陷检查。
3·印制线路板/组装板切片分析
通过切片进行品质判定和对不良的原因作出初步分析及测试印制板的多项性能。
例如:树脂沾污,镀层裂缝,孔壁分层,焊料涂层情况,层间厚度,镀层厚度,孔内镀层厚度,侧蚀,内层环宽,层间重合度,镀层质量,孔壁粗糙度等
通过印制电路板显微剖切技术制得的微切片可用于检查PCB内部导线厚度、层数、通孔孔径大小、通孔质量观察,用于检查PCBA焊点内部空洞,界面结合状况,润湿质量评价等。
深圳市讯科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依据ISO/IEC 17025运行的大型综合第三方检测机构。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以便为深圳及国内外客户提供更多、更好、更快的服务,我检测中心在工业品、消费品、贸易保障及生命科学领域,提供有害物质检测,安规检测,EMC检测,环境安全检测,电子电器产品可靠性与失效分析,材料可靠性与失效分析,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分析,纺织品、鞋类、皮革检测,玩具产品检测,建材与轻工产品检测,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检测,食品、化妆品、饲料及食品包装和接触材料检测,验货与合规服务,审核服务,计量校准及仪器销售,半导体及相关领域检测分析等多项综合检测与认证服务。深圳市讯科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为多领域客户提供一站式检测服务及绿色解决方案,凭借、、的检测服务,协助企业全面提升产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