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运作以来,已与**国内认证机构如:TUV、DNV、BV、***、UL、ITS、VDE、CQC、CCS、AQA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以短时间拿到。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a)为使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
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较新,并再次批准;
c)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d)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e)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f)确保组织所确定的策划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g)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如果出于某种目的而保留作废文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
4.2.4记录的控制
为提供符合要求及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而建立的记录,应得到控制。
组织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储存、保护、检索、保留和处置所需的控制。
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5 管理职责
5.1管理承诺
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对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所作出的承诺提供证据:
a)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制定质量方针;
c)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
d)进行管理评审;
e)确保资源的获得。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高管理者应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见7.2.1和8.2.1)。
5.3质量方针:
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方针:
a)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
b)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c)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d)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
e)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
5.4策划
5.4.1质量目标
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见7.1a)]。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高管理者应确保:
a)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质量目标以及条款4.1的要求;
b)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更改进行策划和实施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5.5职责、权限和沟通
5.5.1职责和权限
ISO9001∶2008标准的理解
*1章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介绍3
1.1 ISO组织简介3
1.1.1 ISO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会3
1.1.2 IEC与ISO的关系3
1.2 ISO9000族标准的历史沿革与构成3
1.2.1 ISO9000族标准的历史沿革3
1.2.2 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4
1.3 质量管理方法——PDCA循环5
1.3.1 作为质量改进方法的PDCA循环5
1.3.2 过程管理中的PDCA循环6
1.4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6
1.4.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6
1.4.2 作用7
1.4.3 全员参与7
1.4.4 过程方法8
1.4.5 管理的系统方法8
1.4.6 持续改进9
1.4.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10
1.4.8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10
1.5 质量管理体系术语10
1.5.1 ISO9000标准中的术语10
1.5.2 几个重要的术语11
*2章 ISO9001∶2008标准的理解14
2.1 标准的应用范围、术语和定义(标准条款:1、2、3)14
2.2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条款:4)16
2.2.1 总要求(标准条款:4.1 )16
2.2.2 文件要求——总则(标准条款:4.2 ——4.2.1 )18
2.2.3 质量手册(标准条款:4.2.2 )19
ⅥISO9001∶2008内审员实战通用教程目录Ⅴ2.2.4 文件控制(标准条款:4.2.3 )20
2.2.5 记录控制(标准条款:4.2.4 )22
2.3 管理职责(标准条款:5)24
2.3.1 管理承诺(标准条款:5.1 )24
2.3.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标准条款:5.2 )25
2.3.3 质量方针(标准条款:5.3 )26
2.3.4 策划——质量目标(标准条款:5.4 ——5.4.1 )27
2.3.5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标准条款:5.4.2 )28
2.3.6 职责、权限与沟通——职责和权限
(标准条款:5.5 ——5.5.1 )29
2.3.7 管理者代表(标准条款5.5.2 )30
2.3.8 内部沟通(标准条款:5.5.3 )31
2.3.9 管理评审(标准条款:5.6 )31
2.4 资源管理(标准条款:6)32
2.4.1 资源提供(标准条款:6.1 )32
2.4.2 人力资源(标准条款:6.2 )33
2.4.3 基础设施(标准条款:6.3 )35
2.4.4 工作环境(标准条款:6.4 )36
2.5 产品实现(标准条款7)37
2.5.1 产品实现的策划(标准条款7.1 )37
2.5.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标准条款:7.2 )38
2.5.3 设计和开发(标准条款:7.3 )41
2.5.4 采购(标准条款:7.4 )48
2.5.5 生产和服务提供——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标准条款:7.5 ——7.5.1 )51
2.5.6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标准条款:7.5.2 )52
2.5.7 标识和可追溯性(标准条款:7.5.3 )53
2.5.8 顾客财产(标准条款:7.5.4 )55
2.5.9 产品防护(标准条款7.5.5 )57
2.5.1 0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标准条款:7.6 )58
2.6 测量、分析和改进(标准条款:8)61
2.6.1 总则(标准条款:8.1 )61
2.6.2 监视和测量——顾客满意(标准条款:8.2 ——8.2.1 )63
2.6.3 内部审核(标准条款:8.2.2 )65
2.6.4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标准条款:8.2.3 )65
2.6.5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标准条款:8.2.4 )67
2.6.6 不合格品控制(标准条款:8.3 )68
2.6.7 数据分析(标准条款:8.4 )71
2.6.8 改进——持续改进(标准条款:8.5 ——8.5.1 )72
2.6.9 纠正措施(标准条款:8.5.2 )75
2.6.1 0预防措施(标准条款:8.5.3 )
*2部分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3章 审核概论81
3.1 与审核有关的术语与定义81
3.2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83
3.2.1 方审核(内部审核)的目的83
3.2.2 第二方审核的目的83
3.2.3 第三方审核的目的84
3.3 各类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区别84
3.4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特点85
3.5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基本原则86
3.6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组织管理87
3.7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一般顺序89
若产品要求发生变更,组织应确保相关文件得到,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要求。
ISO9001:2008(DIS稿)
注:在某些情况下,如网上销售,对每一个订单进行正式的评审可能是不实际的,而代之对有关的产品信息,如产品目录、产品广告内容等进行评审。
7.2.3顾客沟通
组织应对以下有关方面确定并实施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安排:
a)产品信息;
b)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的;
c)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
7.3设计和开发
7.3.1设计和开发策划
组织应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和控制。
在进行设计和开发策划时,组织应确定:
a)设计和开发阶段;
b)适合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
c)设计和开发的职责和权限。
组织应对参与设计和开发的不同小组之间
7.3.1设计和开发策划
组织应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和控制。
在进行设计和开发策划时,组织应确定:
a)设计和开发阶段;
b)适合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
c)设计和开发的职责和权限。
组织应对参与设计和开发的不同小组之间的接口进行管理,以确保有效的沟通,并明确职责分工。
随设计和开发的进展,在适当时,策划的输出应予以较新。
注:设计开发的评审、验证和确认的目的有区别,可以视产品和组织的方式分别或结合实施和记录。
7.3.2 设计和开发输入
应确定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并保持记录(见4.2.4)。这些输入包括:
a)功能和性能要求;
b)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c)适用时,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
d)设计和开发所必须的其他要求。
应对这些输入进行评审,以确保其充分性与适宜性。要求应完整、清楚,并且不能自相矛盾。
质量目标
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见7.1a)]。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高管理者应确保:
a)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质量目标以及条款4.1的要求;
b)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更改进行策划和实施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5.5职责、权限和沟通
5.5.1职责和权限
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得到规定和沟通。
ISO9001:2008(DIS稿)
5.5.2管理者代表
高管理者应一名该组织的管理者,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b)向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c)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对顾客要求的意识。
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可包括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5.5.3内部沟通
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并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5.6 管理评审
5.6.1总则
高管理者应按计划的时间间隔评审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
应保持管理评审的记录(见4.2.4)。
5.6.2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审核结果;
b)顾客反馈;
c)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
d)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
e)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f)经策划的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
5.6.3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以下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
a)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c)资源需求。
6 资源管理
6.1资源的提供
组织应确定并提供以下方面所需的资源;
a)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b)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6.2人力资源
6.2.1总则
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的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
宁波正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各种体系认证咨询管理、企业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企业管理落地,管理咨询等综合机构,公司拥有多名国内企业管理咨询师、体系认证咨询师、职业验厂人员、十环认证咨询师。业务遍及宁波市(余姚市、慈溪市、奉化市、宁海县、镇海区、象山、北仑区、鄞州区、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台州、温州、金华、嘉兴、海宁、杭州、舟山市等浙江省内外。 宁波正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要运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认证、IATF16949认证,TS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认证,50430建筑认证,13485质量认证,十环认证、CE、ROHS环保认证、各种质量验厂、企业管理咨询等所有标准领域。 公司运作以来,已与**国内多家认证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熟悉各类认证操作流程和要素,以短时间拿到证书。 宁波正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专注于企业体系认证咨询的同时,拓展到集管理咨询、管理培训、营销策划、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信息化等综合性管理、技术服务领域。覆盖了5S培训、6S现场管理、QCC、GB/T19580质量奖、绩效考核、清洁生产、标准化、现场管理、各种内审员培训、工具培训等助于企业管理精神较上一个层面,企业形像得以得高,使企业整体运转的较加顺畅,减少企业管理开支,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供应宁波TS16949认证 慈溪TS16949认证 余姚TS16949认证 宁海TS16949认证 台州TS16949认证 供应宁波ISO9001认证咨询 宁波ISO14001认证咨询 宁波OHSAS18001认证咨询 宁波TS16949认证咨询 各种验厂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环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