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方法:
(1)测区分布
测区宜选择结构混凝土表面有钢筋锈迹锈斑或可能发生钢筋锈蚀的区域。
(2)测点布置
在测区上布置测试网格,网格节点为测点,测点纵向间距200,横向间距150 ,测区内的测点数设为32个,测点与构件边缘的距离均大于50。
(3)现场检测
半电池电位法测试按《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98)的有关规定进行。测区混凝土应先用水充分浸润,以减少通路的电阻,但测试时表面不应有液态水存在。
选择待测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在合适的位置凿除局部混凝土保护层,露出钢筋。金属电极夹住凿开的钢筋,电位电极放在测区测点上,使电位电极与测试混凝土表面垂直,并施加适当的压力,待电位值稳定后记录。当相邻两点的测量值之差**过150mV时,适当缩小测点间距。
(4)检测原理
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测试时,用具有规定动能的重锤弹击混凝土表面,弹击后,初始动能发生再分配,一部分能量被混凝土吸收,剩余的能量则回传给重锤。被混凝土吸收的能量取决于混凝土表面的硬度。混凝土表面硬度低,受弹击后塑性变形和余变形大,被混凝土吸收的能量就多,回传给重锤的能量就少;相反,混凝土表面强度高,受弹击后的塑性变形小,吸收的能量小,而传给重锤的能量多,回弹值就高,从而间接反映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5)检测方法
检测时,每个构件至少布置5个测区,相邻测区的间距不宜大于2m,距离构件端部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每个测区选在一个可测试面上或对称的2个测试面上,测区均匀分布,测区面积不宜大于0.04m2,并能容纳8或16个测点。测区表面为混凝土原浆面,清洁、平整、干燥,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蜂窝以及麻面等表面缺陷。测点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测点距离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测试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缓慢均匀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每一测点回弹值读数应估读至1。
港口设施定期检测目的与内容:以码头结构的变形与损坏为基础,对其发生的劣化程度进行分析,以此保证定量检测的有效性与性。同时,在进行定期检测的同时,也可针对性的形成检测数据报告,并在内容中,为日常的运维管理工作提供具体的,完成码头总体与各部件技术状态的类别评定。通过定期检测分析,可以找到使用过程中的损坏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优化解决方案,有所侧重的提出保养工作的执行意见与建议,实现科学化的率管理。当前制度环境下,《港口设施维护技术规范》中,明确制定了港口设备的损毁问题与程度分析。
港口设施的定期检测工作中,整体稳定性的检查工作是基础内容,必须重点对其中可能出现的沉降与位移问题进行控制。检查方法上,可以将水准仪与全站仪作为检测工具,通过对水平控制点的分析确定结构的稳定性水平,并为整体码头的运行基础条件提供重要的**措施。在检查工作中,首先要对检测频域进行控制,确定码头的使用年限,如果期限范围在5年以内,须每年对其进行一次稳定性检测。而如果码头的使用年限已经个**过了5年,则可根据实际使用条件,以及历次的检查结果评估,将检查周期定义为3-5年。检验方法上,需利用码头现有的布控设置点位,在确认观测点的基础上,制定完整的观测记录报告,并按照预先制定的检测周期报告内容,跟踪性的完成测量数据周期统计。同时,在数据内容中,形成趋向化内容,为后续的检测报告与检测侧重点设定创造基础。
为深刻吸取“6·13”沈海高速温岭段道路交通槽罐车爆炸事故等教训,进一步提升港口危险货物经营企业、水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水路客运站和水路旅游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温州市交通运输局、温州市港航管理中心决定自7月15日起至9月底,开展水路危险货物和客运安全“铁拳整治”行动。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要排查企业港口经营许可证、附证、水路运输许可证是否有效,船舶是否持有有效的营业运输证等资质保持情况。6月15日-6月25日,市港航管理中心组织开展港航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督查行动,重点覆盖全市(县、市、区)危化品作业(运输)企业。本次检查共出动检查人员449人次、检查港口危货企业25家、危货航运企业12家,排查安全隐患149项。
基于此背景,检测中心近日陆续接到浙江省内多家单位的港口码头检测项目咨询,检测中心码头检测部积极响应对接,深入了解项目。
港口码头检测,包括码头和引桥所有混凝土结构及附属设施的:混凝土结构外观完损检测、码头砼结构性能参数检测、地基与基础检测、码头现状测量等全部规定的试验检测内容,及码头安全性、耐久性、使用性评估。
老旧码头通过检测评估是安全投入生产、挖掘潜力和提高港口吞吐能力的需要,是解决码头因没通过竣工验收而未获经营许可导致闲置问题的主要途径。
(1)水下地形应建立定期观测制度,以掌握码头区域的水下泥面高程的变化,对冲刷较大区域及时采取抛石护底等有效措施,对淤积现象明显的区域必要时采取清淤处理,以确保结构物的安全、稳定以及靠泊需要。
(2)继续做好码头沉降、位移观测工作,并做好详细记录,以动态掌握该码头的变形态势,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水工结构及工程整体安全。
(3)由于海水含盐量高,构件容易腐蚀,应定期检查钢筋混凝土构件和暴露铁件的腐蚀情况,确保结构耐久性能。
(4)码头应严格按设计要求使用,不得**载运营。
(5)在码头运营过程中,应参照《港口设施维护技术规范》(JTS 310-2013)定期对码头进行检查和维护,并作好相关记录,确保安全运营。
港口码头暴露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在经过数年的运营之后,势必会在外观、水工结构、局部设施等内容上出现破损问题,甚至发生材料的劣化,对生产过程中安全性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为了保证现役码头的正常使用条件与运行状态,必须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
钢筋锈蚀检测—半电池电位法检测目的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锈蚀实际上是钢筋电化学反应的结果。钢筋锈蚀将使混凝土握裹力和钢筋有效截面积下降,并可能由于因锈蚀产生的膨胀而造成混凝土保护层的崩落,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
因此,有必要了解码头水工结构在经过多年使用后,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可能锈蚀部位的钢筋锈蚀状态。
通际质量检测(上海)有限公司是业内成员之一的检测、鉴定、认证机构,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程测量勘察,房屋质量检测,工程监理,工程咨询,隔震减震,地震安全性评价,建筑能源审计,能效测评,在工程技术服务领域享有较高度。 通际检测在多年的技术服务实践中,形成了以房屋检测、工程检测和绿建认证为代表的“房屋检测鉴定”产业,以基坑监测、健康监测、变形监测为代表的“结构健康监测”产业,以加固设计、加固改造、纠偏平移为代表的“加固设计施工”产业,和以灌浆料、轨道胶泥、加固料为代表的“新型建材产销”产业等**产业板块。集房屋检测鉴定、结构健康监测、加固设计施工、新型建材产销于一体,专注科研、检测和技术服务的工程技术服务商,产业互为促进,互为支撑,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了一站式的便捷服务。 通际检测拥有以博士、硕士**的检测技术团队。公司下设房屋质量检测站、桥梁检测研究所、新型建筑材料长、结构健康监测研究所、特种加固事业部和一个建筑设计院。多产业的协同,为客户提供了便捷的技术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