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贴技术疗法系属于中医外治法,是我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经穴透皮疗法的优势是:通过皮肤渗透和黏膜吸收,使得药物直达病灶部位,以发挥其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化瘀、扶正祛邪等作用。使得失去平衡的脏腑阴阳得到重新调整和改善,从而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A、规 格:85×85×2贴×3袋×300盒/件
B、表现:
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 或黄、
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风热多见于夏秋季,
外感风热所致 。
C、注册证号:鲁械注准 20152090308
D、使用方法:
1、每天贴 8-12 个小时左右,取贴建议用温水清洗,让皮肤干
爽几小时后再贴,以防皮肤粘贴处发生 。
2、穴位示意图:大椎穴:俯伏或正坐低头,于*七颈椎下方
的凹隙处。太阳穴:头部侧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
3、用法用量:外用,沿缺口撕开包装袋,揭去凝胶保护膜,
直接贴到神阙穴、涌泉穴,重症加贴大椎穴。
贴敷方法
根据所选穴位,采取适当,使贴膏能敷贴稳妥。贴之前,定准学位,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或用棉球擦净,然后敷上贴剂。或者使用助渗剂,贴敷前,先在穴位上涂以助渗剂或助渗剂与贴膏调和后再用。
对于所敷膏剂,无论是糊剂、膏剂或捣烂的鲜品,均应将其很好地固定,以免移动或脱落,可直接用胶布固定,也可先将纱布或油纸覆盖其上,再用胶布固定。目前有贴敷穴位的特制敷料,使用固定都很方便。如换贴膏,可用消毒干棉球蘸湿水或各种植物油,或石蜡油轻轻揩去粘在皮肤上的药物,擦干后再敷膏剂。
一般情况下,性小的膏剂,每天换贴膏1次,不需溶剂调和的贴膏,性大的贴膏,应视患者的反应和发泡程度确定贴敷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如需再贴敷,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正常后再贴敷。对于寒症,可在贴敷后,在贴膏上热敷或艾灸。
基本原理
穴位敷贴是将粉粹或捣烂取汁或提取,加入赋形剂,制成一定的剂型,贴于相应穴位,可借助的作用、穴位的,调节经络,祛瘀生新,止痛消肿,恢复机体功能;经透皮吸收进入体循环产生作用;调节皮肤上--*调节网络,发挥。
穴位敷贴作用及特点
用药安全,诛伐无过
穴位贴敷疗法不经胃肠给药,无损伤脾胃之,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治中不犯上下。即使在应用时出现皮肤或水泡,亦可及时中止,给予对症处理,很快就可消失,并可继续使用。
确切,无创无痛
贴敷疗法集针灸和药物之所长,所用配伍组成多来自于经验,经过了漫长岁月和历史的验证,显著,且无创伤无痛苦,对惧针者,老幼虚弱之体,补泻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为适宜。
穴位敷贴的作用机理:
1、扶正祛邪:病从内生,七情致病则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耗伤正气。正虚之时,必须扶正,以发挥机体的调节作用,抗邪外出,邪去正安、正复邪却,贴敷疗法就有此作用。
2、平衡阴阳:阴阳一旦失去平衡,则会出现阴阳偏盛偏衰,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因此,疾病,就是协调阴阳,使之平衡。
3、升降复常:升降是人体脏腑气血运动的一种形式,如肝升肺降,水升火降,脾升胃降。
穴位敷贴就是依靠药物穴位产生的局部作用,终收到上述作用,调节静脉,平衡阴阳。
穴位贴敷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结合,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方法,既有药物对穴位的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
日照海旭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6 年,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日照,是一家专业生产械准字号的贴剂生产厂家。目前以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械 准字号贴剂为主要业务,是山东省专业的贴剂生产基地。 海旭主要承接各类暖宫贴定制、远红外理疗贴代加工、磁疗贴贴牌加工、穴位敷贴厂家、灸热贴代加工、退热贴代加工、烫熨包定制、小儿咳 喘腹泻定制加工、艾灸贴定制、定制、食品定制、喷剂、乳膏类加 工等和终端诊所所需的系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