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基础》是2010年8月20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玉梅。该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理学本科生教材,同时也可供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人员参考。
通过适当的方法如沉淀、挥发、电解等使待测组分转化为另一种纯的、化学组成的固定的化合物而与样品中其他组分得以分离,然后称其质量,根据称得到的质量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这样的分析方法称为重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适用于待测组分含量大于1%的常量分析,其特点是准确度高,因此此法常被用于仲裁分析,但操作麻烦、费时。
液相色谱法包括液-液和液-固色谱,后两个名称之物态代表流动相,第二物态代表固定相。在大气压力下,液相色谱流速太低,因此须增加压强。这方面的先驱工作是P.B.哈密顿在1960年用高压液相色谱分离。
1963年,J.C.吉丁斯指出,液相色谱法的柱效要赶上气相色谱法,则前者填充物颗粒应小于后者颗粒甚多,因此需要大压强,所用的泵应无脉冲。
用户需要更多更复杂的空间分析的功能,这就促进了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多种空间分析技术出现。根据分析的数据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基于空间图形数据的分析运算;基于非空间属性的数据运算;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联合运算。空间分析赖以进行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数据,运用各种几何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分析、代数运算等数学手段,终的目的是解决人们所涉及到的地理空间实际问题。
1885年,M.A.伊林斯基和G.von克诺雷提出1-亚硝基-2-萘酚作为镍存在时钴的沉淀剂,同时也是个螯合剂。至于阴离子测定,在20世纪初,W.米勒提出4,4-联苯胺作为根的沉淀剂。
1950年,中国梁树权等将有机试剂用于重量分析,测定钨酸根。
1950年,M.布希引入4,5-二氢-1,4-二苯基-3,5-苯亚氨基-1,2,4-三氮杂茂(简称硝酸根试剂)作为硝酸根沉淀剂。1975年后,它又成为高铼酸根的良好沉淀剂。
环境土壤学的研究对象——土壤-植物系统由土壤无机部分、土壤有机部分、植物三个亚系统组成。环境土壤学的核心是认识和掌握土壤-植物系统的污染和净化功能这一对矛盾的发生、发展、转化和统一的过程,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使矛盾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支持查询的网课平台:超星尔雅/智慧树/尔雅/学台: 智慧树/知到/超星/尔雅/学习通/高校邦/ 优学院/学堂云/MOOC 课程/好大学!入题目,马上查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