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程周边建筑物安全
随着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城市基础设施全面开工建设,工程施工噪声扰民、影响周边交通的事件有所增加,周边房屋受施工影响,沉降、开裂情况时有发生,工程周边矛盾日益**。
施工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在工程施工前及时委托上海市有资质的房屋质量检测单位进屋检测工作,房屋检测单位也可由建设单位和周边居民协商确定。检测费用由施工单位在工程措施费用中列支。
房屋检测范围以深基坑施工深度为主要依据,对一般建筑物,应不小于2倍基坑深度;对于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应不小于50米。具体检测范围可根据工程保护和设计要求确定。
(一).房屋检测单位的职责及工作内容
1)房屋质量检测单位应依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和标准,客观、公正地做好房屋质量检测工作。
2)通过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检测等方式了解被检测房屋的基本结构情况和基础形式,了解被检测房屋的使用及改扩建情况,为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基础资料。
3)现场检测和记录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在施工前的完损状况。以文字、图示、照片等方式详细记录完损状况,作为建设工程施工后房屋完损状况的对比依据。
4)测量房屋的棱线倾斜和水平高差等初始变形状况,作为建设工程施工后房屋变形状况的对比依据。
5)调查拟建工程与被检测房屋的相对位置关系、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对周边房屋的保护措施等,调查并分析被检测房屋结构的薄弱环节,提出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为优化施工方案提供参考。
6)布置房屋沉降监测点,在房屋关键部位布置裂缝监测点,测量沉降与裂缝监测点的初始值,并确定监测频率以及沉降、裂缝报警值等。
7)房屋的完损状况应进行全面检查,因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对住宅楼居民室内进行全面检查时,检查户数不宜少于30%,且分布应具有代表性。
8)施工前检测单位提交的检测报告应告知被检测房屋的,并需经被检测房屋的确认。
所在区、街道、居委会、物业等相关单位应做好居民的解释和疏导工作,配合房屋质量检测工作顺利展开,为现场检测提供专人配合。物业公司积极配合向房屋检测单位提供被检测房屋的图纸及维修记录等相关资料。
房屋检测属第三方公正检测,被检测房屋的应配合房屋检测单位开展现场调查和检测工作,提供入室检测的便利,并做好现场检查记录的确认工作。
施工单位应对施工周边环境进行详细调查,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施工影响,并做好与房屋检测单位的工作衔接。对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对于深基坑施工等对周边建筑影响较大的施工方案,应经评审通过。
(二)施工影响期间
1、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
2、在施工期间由房屋检测单位按照房屋监测方案的要求对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房屋进行跟踪监测,并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变化及时进行监测频率调整,向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交监测数据。
3、对可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施工点叠加影响造成房屋受损的,要分析原因,分清责任。
4、建设单位应成立由施工单位、物业(或房管部门)、街道、居委会等单位组成的工作协调小组,及时处理周边环境出现的问题。
5、当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时,房屋检测单位应及时报警,并会同施工单位加强周边房屋巡视,对施工中房屋出现的结构隐患或危险,应以书面方式通知有关单位,以便建设、施工单位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研究解决方案。
6、建设、施工单位应定期或不定期召集街道、居委会、物业、居民代表举行座谈会,介绍施工进展情况及解答各方提出的相关问题。
(三)施工影响结束后
施工影响结束后,因建设工程施工引起房屋受损的,由房屋检测单位进行变形与完损状况复测,综合评定影响类别,提出房屋修缮或加固措施建议,出具房屋检测报告。
建设工程的建设单位负责组织施工影响结束后的房屋修缮或加固工作。建设单位应与受损房屋协商确定房屋修缮加固单位,参照受损房屋原设计标准和房屋检测报告的建议,制定具体的修缮加固方案和计划。
一般检测单位在具体工程实施中,具体做如下检测工作:
1、调查房屋的使用历史和结构体系。
2、测量房屋的倾斜和不均匀沉降情况。
3、观测房屋周边环境以及可能对房屋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
4、采用文字、图纸、照片或录像等方法,记录房屋主体结构和承重构件损坏部位、范围和程度。
5、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项目,应根据结构承载力验算的需要确定。
6、必要时应根据房屋结构特点,建立验算模型,按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和使用荷载的实际状况,根据现行规范验算房屋结构的安全储备。
7、综合判断房屋受影响状况,确定房屋受损情况。
8、给出定性报告。
在检测时,发现房屋有危险迹象,必须通知委托人及时进屋安全检测,发现房屋有危险点,必须通知委托人及时排险。
主要技术依据
[1]《房屋质量检测规程》(DG J08-79-2008);
[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3]《危险房屋标准》(JGJ125-99)(2004版);
[4]《民用建筑可靠性标准》(G292-1999);
[5]《工程测量规范》(G026-2007);
[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07);
[7]《房屋修缮工程技术规程》(DG/TJ08-207-2008 );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007-2011);
[9]《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11);
[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003-2011);
[11] 工程设计、施工、检测等有关规范标准。
通过以上检测手段,判断建筑的现阶段状况,安全和质量的综合性评估,保证建筑物的长期和良好的运行状态,在检测中,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并出具全面的房屋检测报告和房屋加固建议及方案。
房屋结构安全报告
房屋结构安全报告然后根据现场勘查资料及计算机数据,复算的资料分析整理汇列成文字图表,结合相关规范出具检测结果。对检测结果的描述要准确具体。对被的房屋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定性,做出综合判断,提出处理建议。
房屋危险性等级划分:
A级:结构承载力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未发现危险点,房屋结构安全。
B级:结构承载力基本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个别结构构件处于危险状态,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C级: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
D级: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
危房以幢为单位,按建筑面积进行计量。
房屋划分成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三个组成部分。
查勘房屋安全隐患的程序
查勘房屋安全的程序和步骤应该是由下而上、由外及内、逐层进行。首先查勘房屋所处的环境和排水系统,其次查勘房屋的角、山墙、外墙及外观形象,然后查勘过道、楼梯间,再查勘室内,后查勘屋盖系统。
排查房屋的技术要点
1、地基基础和上部承重结构。地基基础主要检查是否有沉降、位移、开裂变形等迹象,如果地基基础有不均匀沉降变形,通常会对地圈梁和上部结构造成影响,较明显的就是开裂,当裂缝已接近10mm时或沉降已造成房屋倾斜,倾斜率接近1%时就应高度警觉。对上部承重结构主要检查承重柱、承重墙、承重梁的承载能力、构造与连接、变形与开裂。
2、砌体结构。砌体结构应重点检查纵横墙连接部位、墙体转角部位有无开裂和变形。如果受压墙、柱产生沿受力方向的裂缝(竖向裂缝),缝宽大于2mm,缝长**过层高1/3的竖向裂缝时就应高度警觉,如果只是一些龟纹状裂缝(收缩裂缝)或抹灰裂缝就大可不必再意,偏心受压的、砌体构件还应注意检查有无水平裂缝。
3、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混凝土构件重点检查支座部位和受拉区、受剪区是否有开裂,裂缝的分布、走向、宽度和长度。框架结构应注意检查边柱、角柱及节点部位。底框结构的房屋和多层建筑应重点检查转层的开裂变形情况。钢筋混凝土梁在梁的中部发现竖向裂缝,其一侧向上延伸达梁高的2/3以上,缝宽大于0.5mm或在支座附近出现剪切斜裂缝、缝宽大于0.4mm,这些裂缝就是危险裂缝。
房屋安全员向委托方调查被房屋的历史、现状、使用、维修、改建及其他有关情况,做好调查记录;收集房屋设计、施工、改建、加固的图纸、说明、照片及其他有关技术档案资料;通过现场查勘、测试、记录各种损坏数据和现状进行检查,对建筑结构尺寸,配筋,结构布置,基础形式等进行了仔细的勘测,必要时抽取部份混凝土构件芯样送检测单位检测混凝土强度,同时有选择地对损坏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进行复算。
房屋抗震安全性
受2008 年汶川地震对我国房屋的破坏造成的影响,近年来房屋抗震安全的比例逐年增加,近两年各种关于抗震内容的修订规范陆续执行,足以对抗震的重视度。在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占据很大的比例,对于结构性能和构造体系是查勘的关键。
开展的特色业务领域包括:
1,基坑开挖、地铁隧道盾构施工、爆破施工周边房屋安全;
2,公共场所及特种营业场所申请、变更营业执照前安全;
3,特种营业的房屋(如酒店、、、网吧等)申请;行业许可证及年宙前安全;
4、房屋结构现状安全性检测;
5、学校校舍抗震;
6、危险房屋;
了、受火灾、台风、雷击、水灾、白蚁侵蚀、化学物品腐蚀及汽车撞击等灾害房屋结构安全性检测;
8、房屋主体工薄呈质量、结构安全性、构件耐久性、使用性存在质疑时的复核;
9、改变使用用途、拆改结构布置、增加使用荷载、延长设计使用年限、增加使用层数可靠件;
10、房屋装修质量检钡撇;
11,**过使用年限房屋可靠性;
12, 建筑物的年限;
13,安装广告屏幕等装修加固改造前的性能;
14、五无工程屋质量检测;
15、因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承重构件承载能力不足而引起房屋可靠性;
16、**仲裁;
17、房屋地基基础下沉定期监测;
18、工业建筑可靠性;
19、图纸复台、楼板承载能力验算;
20、房屋结构构件安全性检测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成立于1958年9月,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是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科研、设计、施工、监理和咨询等各类工作于一体,各专业人才齐全,有数十年专业化、跨工种的技术*团队,在职人员60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97人,具有职称的453人,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6人、**注册建筑师16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22人,其中教授级职称20人,**职称129人,中级职称176人,初级职称128人。我院工程检测与评价中心占地约30亩,实验基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系自治区绿色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所在地,各类工程质量检测设备1568台(套),设备**,测试手段完善,检测能力在区内属水平。能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科学、准确、*、多方位的检测服务,系广西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检测项目及设备全的综合性检测机构。开展的特色业务领域包括: 1. 房屋建筑安全检测鉴定; 2. 建筑施工质量检测鉴定; 3. 建筑幕墙安全及施工质量检测鉴定; 4. 房屋建筑装饰装修检测鉴定; 5. 房屋建筑改造(如加层、结构改动等)可行性检测鉴定; 6. 长期停工后重新开工的工程质量检测; 7. 建筑工程加固质量的检测验收; 8. 无正规建设手续的房屋的安全鉴定; 9. 房屋建筑**鉴定; 10. 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检验数量不足; 11. 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有怀疑或争议; 12. 房屋建筑不均匀沉降或倾斜安全检测鉴定; 13. 火灾后房屋建筑安全性检测鉴定; 14. 达到设计使用年限需要继续使用的房屋检测鉴定; 15. 毗邻的建设工程施工可能影响房屋建筑鉴定; 16. 房屋建筑装修工程质量检测鉴定; 17. 原设计未考虑抗震设防或抗震设防要求提高; 18. 拟进行结构改造影响结构安全性与抗震性能的改变使用用途活荷载增大或抗震设防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