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高峰申报选拔条件之分类条件一:高层次人才项目
(1)项目负责人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副高及以上,高技能人才应具备技师职业。
(2)项目负责人的年龄一般不超过45 周岁(1974 年1 月1 日后出生),承担过省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并取得较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年龄可适当放宽至50 周岁(1969 年1 月1 日后出生)。
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的居民企业。
除此之外,被高新企业认定成功后,可以获得无偿提供专项资金、企业免税政策、各地方资源扶持,还能以的认定作为背书,上市的机会也大了。这么好的政策待遇,你为什么还不申报。不知道享受的政策?不知道是否符合条件?让小编权智天下来告诉你。
首先跟大家说说全国性的享受的国家政策。
(一)全国性政策:
1.企业所得税优惠10%
的企业所得税减免10%,按照15%征收(非为25%)。也就是说,如果你的企业净利润是100万,非高新企业需要缴纳25万的企业所得税,而高新企业需要缴纳15万。
2.研发费用可用来抵税,而且抵税比例比普通企业高75%!!!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可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进行加计扣除;即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将研发费用的175%在税前进行扣除,减少纳税。而正好是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范围内。
3.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低折旧年限不低于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用加速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4.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5.高新企业认定是新三板上市的必要条件,优先批准符合上市条件的股份制上市。
6.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更容易获得国家、省、市各级的科研经费支持和。
7.的认证,其影响力仅此于中国产品、中国商标、国家免疫产品。
(二)江苏省省级政策:江苏省所有企业通过培育入库后均可获得来自省厅的普惠奖励。普惠奖励的没有明确标准,其计算方式为:资金/当年通过培育入库企业数量。2017年普惠奖励约为4.6万,2018年普惠奖励约为7.5万。推测:2019年普惠奖励金额会比2018年高。
苏州市级政策: 根据《苏州市培育实施细则 (试行)》文件精神,企业通过培育入库后一次性获得10万元现金奖励,在培育期内通过认定后,一次性获得20万元现金奖励。通过认定:不超过30万);可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的优惠政策。苏州各区(县市)级也有相应的奖励政策。
符合哪些条件才能申报认定呢?
一、你的企业必须在这八个领域中
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术服务、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制造与自动化
二、你的企业是否符合以下条件
1.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
2.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3.对企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4.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5.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
2). 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 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6.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7.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
8.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高企维护之重点关注高企期满时缴交所得税。
高企期满当年,在通过重新认定前,所得税暂按15%的税率预缴,在年度汇算清缴前未取得高企的,应按规定补缴税款。
高企有效期三年,到期需要重新认定的企业要提前做好工作安排(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各项工作)。
人才高峰申报选拔条件之基础条件一:申报单位重视人才工作,具有人才群体优势,并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人才梯队;具有人才培养实施规划,具备相应的人才匹金,申报人选为本单位重点人才培养对象;具备实施该项目的人才、仪器设备、实验室、研发基地和其他基本条件。同一单位申报相同学科(一级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人才团队项目总数一般不超过3 个。
苏州思睿晶华是一家集项目申报、成果转化、建设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供应商,由于我司有经验丰富、表现出色、的团队,目前公司规模也日益扩大,由初十人扩大到现在四五十人的申报队伍。公司设为高企事业部、础设施事业部、人才项目事业部、创新项目暨金融类项目事业部,遍及长三角,特别是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