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泓老街
竹泓老街南北宽不过两三米,东西长也不过百米,早年用青砖红砖杂乱着随意铺就,几**间,来来往往不知有多少人从这条街上匆匆走过,奔赴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旅途,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显赫还是平淡,同样都曾是精彩而鲜活的人生。
古镇上成片的明清及民国时期保存较好的古建筑、古街巷同样也是竹泓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见证。
截至2014年,竹泓镇下辖竹泓社区、永宁社区2个社区,竹二村、冯家村、赵徐沈村、志方村、九港村、丁刘村、舒余村、竺陆张村、解徐王村、东高魏村、白沙村、竹一村、竹三村、竹四村、西刘舍村、北张舍村、尖沟村等17个行政村,镇驻安泰西路。
古镇竹泓位于兴化城东南方15公里处,是典型的四边环水、九河汇聚、地势十分低洼的水乡泽国。
竹泓镇工业基础较好,全镇工业经济初具特色。现拥有造船、食品加工、光伏制品、塑料编织、铜材建材、纺织机械、服装加工等270多家工业企业。
竹泓木船外形古朴典雅、美观大方,轻巧灵敏而又坚固耐用,以老龄杉木为主要原料,此杉木材质结实、有恝性,辅以铁钉、麻丝、石灰、桐油等,所造之船吃水浅、浮力大,能载重。木船制作从选料备料到断料、配料、破板、分板、拼板、投船、打麻、油船等有十多道工序,均为手工操作,工艺相当复杂,工序多,工艺难度大,普通木工匠人难以熟练撑握。
竹泓镇工业基础较好,全镇工业经济初具特色。现拥有造船、食品加工、光伏制品、塑料编织、铜材建材、纺织机械、服装加工等270多家工业企业。
尤为**的是竹泓的手工业生产初具规模,自成特色,富甲一方,竹泓木船生产农用渔用船以及旅游观光船**全国20多个省市,竹泓因此有“造船之乡”的美誉。
水乡踪迹
水乡踪迹
古镇竹泓位于兴化城东南方15公里处,是典型的四边环水、九河汇聚、地势十分低洼的水乡泽国。古镇上原有一条东西长约200米的九里港支流市河穿镇而过,河上架着文明桥、永宁桥、太平桥、安乐桥、**桥、豆神桥、青龙桥、光福桥、虹桥(又名三星桥,明代建造)等砖木桥梁,把河两岸商铺、作坊、住宅紧密联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水乡市井繁华的风俗画图。镇东一座始建于明中期,毁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如今又得以复建的古刹“光福寺”(初名“福田庵”,乃佛教曹洞宗贾菩萨派的祖庭)成为竹泓深厚文化历史底蕴的见证。
兴化市戴氏木船有着近**的生产历史,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规模优势,拥有综合素质高、经验丰富的职工队伍和新潮的设计能力。主要制造木船、贡多拉船、公园游船、画舫船、手划船、电动船、欧式木船、比赛龙舟、酒店装饰木船及各类木船、木船模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