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G、物联网发展的推动下,具有“一杆多用”功能的智慧杆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应用场景,但目前各地的推进工作仍处在试点阶段,据梁昌征介绍,项目建设远比预想的要复杂很多,虽然事先做了多项预案,但是涉及的杆牌类别繁杂、管理部门较多,还要综合考虑方便居民,规划设计、协调各方,都不是简单的工作。此外,在原有杆件拆除时,还遇到杆件上设备无人认领的情况。
综合杆的建设涉及多个行业,其权属、建设、运维管理对属于新命题,通信阵营作为参与方之一也将经历其中的复杂性,技术和模式都需要在实践中与其他行业共同探索。
1)20 m以下综合杆应支持在杆**安装一套柱形一体化小型基站设备或柱形天线,以及挂载3套同平台小型化基站设备,同平台设备挂高位于杆**以下1 m处。
2)20 m及以上高杆照明综合杆应支持在杆**安装一套柱形一体化基站设备或柱形天线,以及在杆**安装以下三个平台:其中平台可挂载3套小型化基站设备或单扇区天线,其余两个平台分别挂载3套小型化基站设备,设备挂高位于杆**以下1 m、2.5 m和4 m处。考虑部署的现实性,馈线系统建议多设置一套,即在杆**或平台选其一。
有别于智慧灯杆的新技术新业务应用特点,多杆合一整合的主要特点是传统的**道路杆类设施功能,并且是相对单纯的物理结构的整合,但具体设计和实践体现出这种综合杆建设要考虑多行业设施的特征需求,在基础、杆体和相关管道、电源等配套设计中存在诸多难点。不同于以往通信杆站由铁塔公司和运营商牵头建设的模式,**综合杆建设由机构、通常以城市规划和路政建设单位为主要规划、规范制定和建设依托机构,首要考虑电力、、公交等公共服务性设施建设需求,兼顾移动通信街道站设置。通信阵营作为综合杆建设的技术支撑和建设参与方,对规划搭载于综合杆的街道站设置方法需要全新论证:在将街道站附着在公共设施上,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需要匹配和协调**综合设施的统筹和**级需求,与以往自立通信杆有很大的做法差异。这类街道站的普遍性远远大于智慧杆方式,并考虑城市建设的有序化发展和4G、5G街道站的规模化建设需求,应予以重视。本文以城市道路多杆合一建设为背景,论述该场景下街道站的建设规则和建议方法。
神州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一家集道路照明、照明设计、建筑及景观亮化、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公路交通机电工程、智能安防、电子与智能化、太阳能光伏、水景喷泉、输变电、电力承装修试、城市公交系统的方案设计等诸多项目设计、制造、施工安装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公司注册资本2.0888亿元,占地74000平方米,现有员工300余人,其中中**专业技术人才占70%以上。公司同时拥有大型折弯机、数控注塑机、大型灯具压铸机、液压拉伸机、自动教光线切割机、激光雕刻机、卷板开平流水线、粉末静电喷涂流水线等各类灯具、灯杆专业生产设备和生产车间流水线。年加工生产能力50万件杆件、50万套灯具产品、15万套交通安全设施产品、15万套智慧公交站台,以及其他各类工程配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