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风机类设备降噪,隔声罩不能使用全封闭的,不然风机无常工作,所以会在隔声罩上面给风机进出风口安装,一方面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另一方面是减弱风机进出风口噪声。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噪声已成为危害群众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害之一。噪声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一个人如果长期暴露在强噪声环境中而不采取任何措施,会逐渐导致耳聋,噪声还会直接危害到人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国家劳动保规定,工人在100—110分贝的环境中工作时,一个工作日大允许工作时间8-15分钟。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工作环境中噪声达到88分贝,该工作环境中的工作者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过4小时。而罗茨风机在运行时的噪声达到95分贝以上,因此,对罗茨风机进行噪声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对风机降噪的要求有:
1、隔声装置的整体结构必须根据声源设备的结构进行设计,根据设备的布局来确定结构尺寸,隔声罩外形应美观和谐。
2、在95分贝以上,加隔声罩后对于隔声装置外1米处,噪声不能**过65分贝。
3、隔声罩所用材料应环保无污染,并具有*、防爆、防锈、抗老化等优点。
4、隔声罩应设置门,方便对设备的日常维护检修,门应用重型钢制隔音门。
5、隔音罩还应设置进风口及排风口,进风口设置消声片,排风口也需要做吸音处理,且进风量大于排风量,以满足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川海岩声学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声学事业。
安装整体隔声罩,隔声罩罩壁采用隔声和吸声复合降噪方案。隔声罩 主要由隔声板、PC板及50方拧#架组成,隔声性能能达到25dB(A)。为满足设备运行 时的补风要求,在隔声罩两侧分别做进风道及排风逍,内部安装进风及排风消 声器。
1)隔声板:隔声板颜色为白色,厚度80mm,背板为0.8mra厚镀锌钢板,中间填充 防水玻璃丝布包衷吸声玻璃棉,而板为0.8mm厚镀锌穿孔板,孔径+4,穿孔率大于 20%,平均隔声虽大于25dB(A),吸声系数大于0.8,耐髙温达到300-400摄氏度、耐 腐蚀、化学稳定性能强等特点,在结构中密封使用,具有优良的隔声效果。
2)PC板:PC全透明隔声板采用透明的聚碳酸酯板,以方便观察设备运行状况。 透光率89%,厚度10mm, (H重轻、强度髙,自重小于16kg/tn2,抗弯承载力大于
5. 29kg/m2,不舄变形。吸隔声效果理想,降噪系数大于0.8,平均隔声虽大于 25dB (A)。具有表而光滑、样式美观、后期维护方便、不变色、舄淸洗、受破坏后易更换等优点。
3)支撑结构:采用50*50*2. Omm方管作为隔声板支掉结构,采用翼尾螺丝与隔声 板连接牢固。表而采用热镀锌喷塑处理,锌层厚度达到85 um,喷塑层附着力好,颜色 鲜艳,表而光亮,具有很强的防腐效果。
隔声罩通风采用安装通风的方式进行设计,通风安装于隔声罩两侧 用于隔声内部的通风散热。
5)隔声罩隔声效果计算公式 室内混响声场的噪声哀减:
NR=Lpl- Lp2=Rrl〇lg (Si/S2a2)
室内混响声场的插入损失:
IL=101g( a x+T i/ t i)=Ri+101g( a t ^
NR:噪声哀减萤;
Lpl、Lp2:罩内外声IE级(dB>:
Si、S2:罩内表而积和室内表而积(m2): a ^ a 2:平均吸声系数:
Ti:隔声罩透射系数:
Rl:隔声罩隔声虽(dB);
IL:隔声单插入损失(dB>。
6)隔声罩技术要求
a).为避免罩壁受声源激发而产生共振,罩的内壁与设备间应留较大空间,通过、
常应留设备占空间的1/3以上,内壁与设备间的距离不下于iOOram;
匕>.由于罩的插入损失比=104((11+11/11),当〇1=0时11=0,因此,隔声罩内 应有良好的吸声处理;
c).隔声罩与声源设备不得有任何刚性连接;
d).金属薄板制作隔声罩,应敖设阻尼材料,防止罩产生振动;
e).隔声罩应注意防止缝隙孔洞漏声,做好结构节点的连接。
安装隔声罩后,能有效降低噪声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隔声罩外处,噪声等 级在原实验设谷噪声等级苺础上降低25dB (A)a
四川海岩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声学工程”壹级资质,专业从事声学技术工程的公司,依托雄厚的科研实力,致力于转化业内科研成果,提高现有技术水平,为顾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公司先后承接大量重点工程,包括西昌卫星**中心、**总参、**空军*、*水电*、中核工业等*项目,客户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雅砻江水电、四川电力、怡宝矿泉水、上海梅林股份、宋城股份、西华大学、民族大学等,工程质量均获得客户的一致**。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经形成强大的技术实力,开发了拼接式隔音房、隔音门、隔音窗、空间吸声体等产品,锻炼出了一只敬业、专业的工程施工以及项目管理团队,建立了完善的后勤**系统,初具声学集团公司的雏形。 我们以“建设世界*声学企业”为目标,遵循“诚实守信,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企业精神,以技术求市场,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致力于为我国声学事业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