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养殖交流群与养殖朋友的互动中,很多养殖户朋友反应自己的小龙虾死虾严重,其症状为小龙虾尾部出现水泡,很多养殖户朋友束手无措,这种病主要症状就是一开始小龙虾尾扇部出现水泡,越来越大,后破烂,严重的甲壳上也会出现溃疡,后死亡,经笔者判断,这是小龙虾四月份常见的一种疾病——烂尾病,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烂尾病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和**。
烂尾病发生的原因
1、底质不好,池塘长时间未改底,在低温时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菌随着气温的升高逐渐苏醒,养殖池塘底部的细菌开始大量繁殖,小龙虾生活在池塘底部,久而久之受到细菌感染后发生烂尾病。
2、水质不好,PH,氨氮,亚硝酸钠盐**标,小龙虾长期生长在这种环境中体质下降,易受到感染。
3、体质不好,一些小龙虾体质较弱,*力低下,易受到感染,感染后的小龙虾不吃食,久而久之体质越来越弱,进而发病。
4、弧菌感染,近几年小龙虾感染弧菌的案例越来越多,弧菌为条件治病菌,水体中的弧菌是一直存在的,当小龙虾体质好,水质较好时,小龙虾不发病,但当天气突变,如强降水,突然降温以后,水体的缓冲能力差,水质变化大,小龙虾应激,被弧菌感染发病引起烂尾。
苗种来源与放养
投放亲虾
由于雌虾有护幼习性,因此产卵量虽少,但幼体的成活率较高。通常小龙虾育苗量估算方法为每尾雌虾产卵量在150~250粒/尾,亲虾成活率为50%,故实际育苗产量可以以每尾雌虾产苗50~150尾估算,若投放的雌虾数量为6000尾/亩,则每亩可育成虾苗15万~50万尾。每年9~10月份是选留亲虾的佳季节,宜早不迟。选择10月龄以上、体重30~50克、体形标准、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病无伤、生活力强的个体,雌雄比例为(1.2~1.5)∶l。
虾苗放养
提倡小龙虾养殖年育种打基础,*二年以后自繁、自育、自养,捕大留小、轮捕上市的养殖方式。外购虾苗因与原环境不适应,运输距离、温度、方法等原因,往往成活率很低。亲虾放养宜在8月份以后,放养量根据育苗数量预估;幼虾放养宜在早春水温达到15℃以上时进行,放养量根据养殖方式和模式确定,如稻田养殖亩放6000~7000尾,池塘主养亩放养量不起过1万尾。放养前必须用池水浇淋10分钟,以降低应激反应。
虾苗种的选购与运输
外购亲虾和幼虾应遵循就近选购的原则,以池塘、稻田、藕田养殖的为佳。所购虾苗种以地笼张捕、离水时间较短的,特别注意的是要防止用药物诱捕的虾用于养殖。小龙用苗箱盛放、箱中放入水草,保持虾运输时湿润;运输时要防晒、防风吹,高温时可用空调车降温装运,不能加冰运输,运输抱卵虾要带水并充氧装运。
稻虾得让人心惊!资本、餐饮、饲料、动保、肥料、种业、苗种、养殖、设施、媒体等,都加入或加剧了这场!
按现有消费规模和消费规格(2-4钱以上虾),也许3000万亩是个瓶颈!除非价格下降到较亲民!
国家发展稻虾的初衷是:保住稻田、有人种田、稻米安全、为渔业发展拓展空间、增加水产品供给、增加农业和农民收入等。
主要依赖虾苗盈利的模式,新入行者是接盘侠,这种盈利模式总有会终结!!
希望能给正在或打算从事稻虾产业的人员有所帮助。
一、田间工程原则
1、政策红线不能碰:《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1部分通则》(SC/T 1135.1-2019)要求:稻田工程应保证水稻有效种植面积,保护稻田耕作层,沟坑占比不**过10%。
2、模式需求应满足:满足不同稻渔模式上的技术需求。
3、减少投入是根本:农业风险大,不要把钱花在不应该花的地方,而应该把钱花在刀刃上!
二、几个具体问题
1、模式与田间工程:
(1)轮作模式:沟面宽度可以窄一些,深度可以浅一点。或者只有虾苗繁育田挖沟、成虾养殖田不挖沟。
(2)共作模式:沟面宽度要宽一些,沟的深度要深一些。
(3)连作=轮作+共作:按共作模式挖。
共作模式或连作模式听起来不错,事实上在操作层面,从经济和管理上考虑,可能多少有点费力不讨好!如果技术水平高、不怕麻烦、有经济投入实力,也可以搞!对大部分养殖户而言,把轮作模式做好,综合效益就很好。需要重点探索的是,如何与水稻匹配好,养早虾、养晚虾、养大虾!
2、如何保证沟坑面积不**过10%?稻田形状与沟型
(1)“口”型环沟适合大于15亩的田。
稻田长100米/宽100米=1,沟面宽4米,田面88%。
稻田长200米/宽50米=4,沟面宽3米,田面88%。
稻田长250米/宽40米=6.25,沟面宽2米,田面88%。
田宽大于60米,每30米可以考虑开考田集虾沟(宽约0.5-1米,深0.3-0.5米)。
(2)宽度小于50米的田块
“凵 ” (kǎn)沟适合10-15亩的田。“L”沟适合5-10亩的田。“I” 沟适合小于5亩的田。
3、如何挖
离田埂3-4米开挖(沟开好后,有约0.5-1米的小平台),沟的上面宽3m-4m,沟底宽度在1米以内,沟深0.8-1.2m。虾沟坡度尽可能缓。田埂坡度可陡一点。环沟需在田块一侧预留5米宽的机耕路,便于机耕、机插、机收。
主梗:下宽2*2=4米(以上),上宽2*1=2米,**田面1.5-2米。
子埂:高0.2-0.3米,上宽0.3-0.4米(单人能行走,隔离田面与沟)。
藕田套养
藕田套养小龙虾算是非常火热套养模式了,它成为了当前农民增收的新模式。其实藕田套养是养殖业和种植业的一种相互利用及互相补充的生态养殖模式。这是因为藕田可以给小龙虾提供自然良好的栖息环境,同时小龙虾的排泄物可以成为藕塘的**肥料,它们的套养,实现了良性循环。
小龙虾喜欢生长在污水中,因为它抗污染能力很强,专食腐烂、残骸的它可以起到清洁水的作用,所以藕田套养小龙虾不仅可以让藕的产量有所增加,还可以获取额外的收益,是一举两得的好项目。很多农民靠着这种新模式一田双收,在藕田里面套养小龙虾,年入几十万。
虾稻套养
目前稻虾套养模式在南方很多水稻种植区都得到了广泛推广,成为了稻农改善经济收入的主要措施。稻虾连作意思很明确,就是在稻田中饲养小龙虾,一般是利用冬闲田种植一季稻再养殖一季小龙虾,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稻田利用率,另一方面还可以给小龙虾养殖提供现成的环境。同时,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能较好地保持农田生态系统物质的良性循环,实现稻虾双丰收。据了解250亩的水稻田,单靠小龙虾的收入就可以达到每年60万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利农产业。
水芹田养殖
水芹田套养小龙虾是小编比较喜欢的一种蔬菜和小龙虾混养。水芹的种植期在8月份到次年3月,当3月份水芹收割完毕,那么就会有很多的田地空出来,我们知道,空地容易长草,而小龙虾又是杂食性动,很能吃草,所以水芹地空出来这段时间也正是小龙虾生得快、吃草猛的时候,这时候水芹田就成了小龙虾**的生长环境,水芹田养殖小龙虾就应运而生了。有一组实践案例数据中,水芹田养殖小龙虾每667平方米总效益达1900元,增加效益1000元。所以说采用水芹田养殖小龙虾是一种创收的可以尝试的方式。
茭白套养
池上长茭白,池底养小龙虾是当今正在广泛推广的一种立体种养模式。茭白田有丰富的**质和底栖生物,另外茭白的秸秆和枯叶,都可以做为小龙虾的食物。茭白的根系能够为小龙虾提供水下活动场所;而小龙虾不仅可以帮助茭白吃掉水中的杂草,还能松土,利于茭白田活水通气,同时小龙虾的粪便可以起到增肥的效果。茭白套养小龙虾,其原理和稻田养殖基本相似,也可以做到一水两用,一田两收。
虾鱼套养
虾鱼混养是收益较高的一种,类似于虾池精细养殖。不过虾鱼混养要注意的是,有些鱼是小龙虾的天敌,如黑鱼、鲶鱼,因此在进行养殖前,好是清理干净它们。混养池中不得养殖肉食性鱼类。可以混养一些温顺点的鱼种,如罗非鱼等经济效益显著的品种。还有可混养的品种有鲢鱼、鳙鱼、鲫鱼、异育银鲫、河蟹等,各位养殖的朋友可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混养品种。据估算,每亩套养田可以收获小龙虾600斤左右,销售额可达2万元。
蟹池套养
小龙虾的习性和食性与河蟹基本相似,且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管理方便等优点。在蟹池中套养部分小龙虾是增加养殖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于4月份每亩放养3~4厘米的小龙虾苗2000~2500尾,年终每亩可捕获成品小龙虾50~60公斤、增收1500元左右。注意河蟹、小龙虾同属甲壳类,食性相似,也具同类相残的特性,所以好在两者套养池中栽植复合型水草,且覆盖率要达到60%以上,水草可以成为蟹、虾植物性饲料,也可以作为其栖息、隐蔽场所。
四川满堂红龙虾养殖**基地,本地常年提供小龙虾苗,与省农科院全力合作,全程免费提供龙虾养殖技术培训,技术人员免费现场虾塘的规划与建设,免费进行水质检测,免费为用户规划养殖方案:减少水产用药、尽量节约的饲料投入、把握市场先机,我们做到尽量少的投入,满意的收益。 四川满堂红龙虾养殖**基地2018年6月在德阳市中江县积金镇建立了120亩小龙虾苗种培育基地,距城南高速9公里。2018年4月在成都市金堂县元兴镇建立110亩小龙虾苗种培育基地。两个基地可供应10万斤小龙虾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