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认定未通过的原因解析
从已公布的认定名单来看,今年的通过率较去年又有所降低。接下来小编权智天下整理了一些可能影响认定通过的因素,以供您在往后的申报中做个借鉴。
缺少重要材料
1、纳税申报表、企业所得税季报申报表、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傻傻分不清。
2、因压缩技术不佳,上传资料存在缺漏。
浅谈认定中研发费用的构成
认定需满足的条件之一研发费用占比要求,根据认定管理办法的规定,认定中研发费用,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
2)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单独列项出来,在此小编权智天下整理如下:
1、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这部分费用是的是企业在研发过程出由于实际需求,购买专有技术的费用,简单地来说就是专利费,主要的类型有专利与非专利发明、专有技术、占有许可、设计和计算方法等。由于专利技术是一种看不见的资产,在评定费用额度时非常复杂,需要一定的计算方法去实现,不是普通的财务计算方法就能算出来的。
2、仪器设备的调试费用:仪器、设备调试费是指在研发设备的投入使用之前,为了确保仪器、设备运转正常,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性能测试,检测其是否能够满足研发的需要。因为这部分费用没有被单独列入研发费用的支出项目,因此这部分费用一般由高新企业自行承担。
3、委托外部机构研发费用:这种常见于研发难度比较大或项目规模比较大的项目,企业无法独立承担,需要与其他外部机构进行合作。这些外部机构主要包括:其他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转制院所、技术服务机构和机构等。研究的项目成果由委托企业所有,其他机构只享有相关的服务费用。由于现在科技进一步发展和细化,委托外部机构合作进行开发的例子越来越多。
4、其他费用:主要包括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人员培训费、咨询费等.
2019年认定未通过的原因解析
从已公布的认定名单来看,今年的通过率较去年又有所降低。接下来小编权智天下整理了一些可能影响认定通过的因素,以供您在往后的申报中做个借鉴。
缺少重要材料
1、纳税申报表、企业所得税季报申报表、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傻傻分不清。
2、因压缩技术不佳,上传资料存在缺漏。
财务存在问题
1、企业自行修改纳税申报表,存在作假问题。
2、年度审计报告中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为“保留意见”。
产品销售与开具问题
1、、销售明细账上货物名称难确定是否高新产品:部分化工企业申报产品使用术名,企业、明细账使用通用名,难确定两者是否-致。
2、不开具高新产品名称,销售收入归集难:高新技术产品销售项目只写统称,仅在规格栏中代码,对应的销售收入难鉴别是否属于高新产品。
3、企业总收入范围难确定:总收入范围是否包括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在实际执行中认定存在分歧。
4、产品贴其他企业商标:部分集团性企业,申请新办高新企业时产品商标使用集团企业产品商标,非本单位商标,难确认是否符合规定。
5、销售收入数据不准确:部分企业申报资料中的高新产品销售收入与纳税人日常申报资料数据不一致。
为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国家支持力度很大,今年高企认定通过的企业奖励金额拿到手软。未赶上申报今年的您也不用着急,现在着手准备起来。具体需要哪些材料,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又有哪些常见问题呢?小编权智天下归纳如下,以供您申报时参考:
办理认定需要准备什么资料?
1、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2、知识产权证书;
3、职工人数,研发人员比例说明;
4、近3年的研发费用情况表(中介机构鉴证)(至少要满一年);
5、年度审计报告(中介机构鉴证的3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及技术性收入情况表);
6、专项审计报告。
复审时常见问题解答:
1、期满前三个月内企业应提出复审申请,不提出复审申请或复审不合格的,其到期自动失效。
2、复审须提交近三个会计年度开展研究开发等技术创新活动的报告,经具有并符合本《工作指引》相关条件的中介机构出具的近三个会计年度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近一个会计年度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专项审计报告。
3、复审时应对照《认定办法》第十条进行审查,重点审查第(四)款。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第十一条(四)款进行公示与备案,并由认定机构重新颁发“证书”(加盖科技、财政、税务部门公章)。
4、通过复审的自颁发“证书”之日起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满后,企业再次提出认定申请的,按初次申请办理。
苏州思睿晶华是一家集项目申报、成果转化、建设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供应商,由于我司有经验丰富、表现出色、的团队,目前公司规模也日益扩大,由初十人扩大到现在四五十人的申报队伍。公司设为高企事业部、础设施事业部、人才项目事业部、创新项目暨金融类项目事业部,遍及长三角,特别是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