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苗选择的几个原则
1、就近进苗的原则;2、避免蜕壳高峰期进苗;3、同一批虾苗的规格要基本一致;4、虾苗体型完整,活力好、反应灵敏;5、尽量选择青壳虾。
小龙虾苗的放养
按季节可以分为:春放、夏放、冬放。
1、冬季放苗:指的是在每年的12月分到*二年的1月份期间放苗——冬季放苗成活率高,不容易损耗;
2、春季放苗:指的是每年的2-4月份进行小龙虾苗种的放养——春季苗数量多,价格适中;所以全国各个地区都以春季放苗为主;
3、夏季放苗:夏季放苗因为温度比较高,损耗比较大,选择放苗的养殖户会比较少。
小龙虾繁殖很快,主要因为龙虾的成熟比较快,繁殖能力强,且存活率相对较高,详细如下:
1、性成熟:
龙虾在**环境中6—12个月龄达性成熟,已达性成熟的个体体重一般为30-100克。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般6个月可达性成熟。
2、繁殖:
龙虾9—12月龄成熟,交配季节一般在4月下旬—7月,群体交配的高峰期在5月。交配时雌虾仰卧水面,雄虾位其上以龙足钳住雌虾前足,步足抱住雌虾将交接器插入雌体,交配时间10-30分钟。交配后3-10小时,雌虾开始产卵,为一次性产卵,产出的卵粘附在腹足的刚毛上。抱卵量约500—1500粒,随个体大小而异。胚胎发育长短与水温高低密切相关,水温较高孵化时间短,水温较低则孵化时间延长。孵化出的稚虾仍附于亲虾的游泳足上,在母体的保护下生长一段时间。在母体的腹部泳足上都附有生长到不同阶段的龙虾幼虾,大的龙虾幼体体长达1.0—1.1厘米。从年初秋龙虾稚虾孵出后,龙虾幼体的生长、发育和越冬过程都是附生于母体腹部,到*二年春季才离开母体生活。龙虾这种繁育后代的方式,保证了后代很高的成活率。
选择标准
凡用来繁殖后代的虾,都可称为种虾。选择虾种,虾种的来源是关键中的步。一般而言,种虾来源有三个途径:自留、虾贩和养殖户。质量以自留为优,其次为养殖户,不放心的是虾贩处所选购。
在选种原则方面,主要参考虾龄、重量、性腺发育程度、自身健康状况、路途远近等方面。
体表附着物太多(不能作种虾)
1.虾龄和重量
小龙虾在自然环境下一般9~12个月龄成熟。在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饵料供应情况下,经2个多月的养殖,即可达到性成熟。从脱壳次数来看,一般蜕壳11次即可达到性成熟。性成熟时的体重多为25g以上,偶尔也有发现体重为15g的抱卵雌虾。但产卵群体中,以体重30g以上的个体为主。小龙虾的相对怀卵量为9--11粒/克,以10粒/克计,30克的母虾怀卵量为300粒,依此类推。
在选择种虾时,选择9个月以上,30克以上的个体为好。具体以地方种虾的易得性、方便性为准。
2.性腺发育程度
在生产上,可从头胸甲与腹部的连接处进行观察,根据的颜色判断性腺成熟程度,把发育分为苍白、、橙色、棕色(茶色)和深棕色(豆沙色)等阶段。其中苍白色是未成熟幼虾的性腺,细小,需数月方可达到成熟;橙色是基本成熟的,交配后需3个月左右可以排卵;茶色和棕黑色是成熟的,是选育亲虾的理想类型。精巢较小,在养殖池塘中,一般情况下,公虾与同一批的母虾的同步成熟。受精卵为紫酱色,粘附于腹部游泳肢的刚毛上,抱卵虾经常将腹部贴近洞内积水,以保持卵处于湿润状态。
根据以上生理特征,在选择种虾时,需打开头胸甲查看,尽量选择具茶色或棕色卵粒的母虾。不建议选择脱水2小时以上的抱卵(仔)虾。
3.健康状况
种虾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不论是运输、交配、产卵、孵化育苗,还是出售,让种虾进得了池,孵得出苗,销得出去,都与选种虾时种虾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作为种虾,附肢应齐全,体质需健壮,活力必须强,甲壳应无附着物。
4.路程远近
路程远近,主要是考虑运输途中对种虾的各种伤害因子。如机械擦伤、内脏压伤、鳃脱水、体表脱水、温差等,这些因素往往容易致病,甚至致死。建议在运输时,选择保温运输方式,在筐中先垫一层水草,堆放厚度不**20公分,放种入池时,用药物浸泡3~5分钟。将装种虾框连同虾种入水2分钟,提出水面放置2分钟,如此循环二至三次,放种入水沿池塘四周拖水倾倒,严禁堆放倒于一处。
大水面(滩涂)养殖模式
适用于浅水湖泊、草型湖泊、沼泽、湿地及季节性沟渠等面积较大的水体,通过放养亲虾进行增养殖,放养时间为3—4月份进购虾种或8—10月份投放种虾,亩放养量20公斤,雌雄比例1.5:1,开捕时间是*二年的5—6月,捕捞方式采用地笼、虾笼捕捞,捕大留小,亩产可达100公斤左右;在水位较深、水草资源较好的滩涂可采用鱼虾混养,特别要注意的是虾苗放养**定要彻底清除黑鱼、鲶鱼,不能放养青鱼。
稻虾共生养殖模式
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足,周围没有污染源,保水能力较好,排灌方便,不受洪水淹没的田块进行稻虾共生养殖,可有效提高稻田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稻田饲养龙虾可为稻田除草、除害虫,少施化肥,少喷农药,养虾稻田一般可增加水稻产量5—10%,增产龙虾80公斤左右。养殖面积越大越好,可节省管理和防逃设施费用。
1、田间工程建设:包括田埂加固和进排水口防逃设施,田埂加固可在田间就地取土,然后将田面平整,田埂加固时每加一层泥土都要夯实,以防大雨时田埂坍塌,田埂高度应保持田面蓄水30—50厘米,田埂宽度1米为宜,外侧安装防逃设施,可用石棉瓦或塑料网片配合钙塑板。进排水口要用网片或栅栏围住,防止龙虾外逃。
2、苗种放养。
(1)清塘消毒。放虾前10—15天,每亩稻田用生石灰50千克,或选用其他药进行彻底清塘消毒,杀灭野杂鱼类、敌害生物和致病菌。
(2)施足基肥。放虾前7—10天,田沟中注水50—80厘米,然后施肥培养饵料生物。一般每亩施**农家肥500—800千克,农家肥肥效慢,肥效长,施用后对龙虾的生长无影响,还可以减少日后施用化肥的次数和数量,因此,有农家肥的好施农家肥,一次施足。
(3)过滤及防逃。进排水口要安装网片等防逃、过滤设施,严防敌害生物进入。
(4)幼虾放养。龙虾虾苗虾种在放养时要试水,试水安全后,才可投放幼虾。龙虾在稻田中饲养时,放养方法有几种:一是头一年的7月份将龙虾的亲虾直接放养在稻田内,让其自行繁殖,根据稻田养殖的实际情况,一般每亩放养20克以上的龙虾15千克,雌雄性比2︰1。*二年采用免耕法种植水稻。二是在5月份水稻栽秧后,投放龙虾幼虾,规格为2—4公分,投放数量为每亩5000—8000尾。在放养时,要注意幼虾的质量,同一田块放养规格要尽可能整齐,放养时一次放足。
3、田间管理。
在稻田中饲养龙虾,除要上足底肥外,在龙虾的生长旺季可适当的投喂一些动物性饲料如磨碎的螺、蚌及屠宰厂的下脚料等。每天早、晚坚持巡田,观察沟内水色变化和虾活动、吃食、生长情况。田间管理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水稻保水、晒田、施肥、用药及龙虾的防逃、防害等工作。
(1)晒田。稻谷晒田宜轻烤,不能完全将田水排干。水位降低到田面露出即可,而且时间要短,发现龙虾有异常反应时,则要立即注水。
(2)稻田施肥。稻田基肥要足,应以施腐熟的**肥为主,在插秧**次施入耕作层内,达到肥力持久长效的目的。追肥一般每月一次,尿素5千克/亩,复合肥10千克/亩,或用人、畜粪堆制的**肥,对龙虾无不良影响。禁用对龙虾有害的化肥如氨水和碳酸氢铵。施追肥时好先排浅田水,然后施肥,使化肥迅速沉积于底层泥中,并为田泥和水稻吸收,随即加深田水至正常深度。
(3)水稻施药。龙虾对许多农药都很敏感,稻田养虾的原则是能不用药时坚决不用药,需要用药时则选用低毒的农药及生物制剂。施农药时要注意严格把握农药安全使用浓度,确保虾的安全,并要求喷药于水稻叶面,尽量不喷入水中,而且好分区用药。防治水稻螟虫,每亩用200毫升18%杀虫双水剂加水75千克喷雾;防治稻飞虱,亩用50克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加水25千克喷雾;防治水稻条斑病、稻瘟病,每亩用50%消菌灵40克加水喷雾;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每亩用增效井岗250毫升加水喷雾。水稻施用药物,严禁使用菊酯类的,以免对龙虾造成危害。喷雾水剂宜在下午进行,因稻叶下午干燥,大部分药液吸附在水稻上。同时,施药前田间加水至20厘米,喷药后及时换水。
4、防逃、防病害。每天巡田时检查进出水口筛网是否牢固,防逃设施是否损坏。汛期防止漫田,发生逃虾的事故。进排水时要用20—40目纱网过滤;平时要注意清除田内敌害生物。
打好洞后就钻进洞里过穴居生活;十度以下,很少出洞觅食;八度以下,进入越冬期,不进食,生长停滞,那些没有打好洞的龙虾,就只有等待了。所以,要经常测量养殖塘里的水温,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充足的食物。小龙虾在成长过程中会脱壳,没有硬壳的保护,它们的自卫能力就很弱,如果在食物匮乏时,无壳的小龙虾就容易成为其他同类猎杀的目标。另外,小龙虾要安全越冬就必须打洞。在养殖塘里种些水草性藻类。小龙虾脱壳阶段,自然是找隐藏性好的地方进行脱壳,水草是它们的佳栖息地。另外,水草还可以起到浄化水质的作用。当然,水草不能种得过多,一般占养殖塘面积的五分之一就够了,否则会过多地吸收水中养分。做好防病工作。从我这里的情况看,小龙虾容易得烂鳃病,发病的龙虾鳃丝发黑,局部霉烂,率很高。
四川满堂红龙虾养殖**基地,本地常年提供小龙虾苗,与省农科院全力合作,全程免费提供龙虾养殖技术培训,技术人员免费现场虾塘的规划与建设,免费进行水质检测,免费为用户规划养殖方案:减少水产用药、尽量节约的饲料投入、把握市场先机,我们做到尽量少的投入,满意的收益。 四川满堂红龙虾养殖**基地2018年6月在德阳市中江县积金镇建立了120亩小龙虾苗种培育基地,距城南高速9公里。2018年4月在成都市金堂县元兴镇建立110亩小龙虾苗种培育基地。两个基地可供应10万斤小龙虾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