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需要的材料之外观设计申请材料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可见,外观设计专利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⑴是指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的设计;
⑵必须是对产品的外表所作的设计;
⑶必须富有美感;
⑷必须是适于工业上的应用。
外观设计与发明或实用新型完全不同,即外观设计不是技术方案,是指工业品的外观设计,也就是工业品的式样。
外观设计申请需要的材料有哪些呢?
1、外观设计专利请求书;
2、简要说明;
3、六视图,有立体图的提供立体图,六视图大小比例需要一致;
4、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应提交委托书;
5、申请费用减缓的,应提交费用减缓请求书及相应的文件。
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为10年。
认定需要的知识产权类型
众所周知高企认定是有一定的评分标准的,创新能力评分要达到71分以上(满分100分),其中知识产权占30分,科技成果转化占30分,企业组织管理水平占20分,企业成长性指标占20分。
而专利的类型在认定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两项评分中至关重要!!!
在高企认定中,被承认并能计算得分的知识产权包括:
I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集成电路布图,
II类知识产权: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
下面小编权智天下为您解析各个专利和高企认定的关系:
一:知识产权方面
企业如果有6个II类知识产权或1个I类知识产权,在知识产权部分就属于满足条件,评分的时候还会参考技术程度,对主要高新技术产品(服务)在技术领域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以及自主研发获得的知识产权等各方面都很好就会获得较高的得分。这是高企认定条件中对专利个数要求比较明显的地方。
而且I类知识产权在高企认定中可重复使用,II类知识产权只能使用授权期3年以内的而且只能使用一次。
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
在认定中科技成果转化,要求企业近三年每年不低于5项,一般撰写材料时会每年写5项以上科技成果转化。三年总数值要达到15~20项科技成果。目前的科技成果的方式在高企认定中只认可对应专利证书。
由此可见,认定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知识产权既是考核的一个标准,同时也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评审中四项指标方面的问题解析
高企申请中,创新能力评价也就是四项指标是我们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现在就把有可能存在的问题给大家梳理一下:
四项指标主要考察以下内容:
1.制定了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制度,建立了研发经费使用管理体系,编制了研发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制度体系
这就要求企业:研发组织管理办法,研发投入核算体系,研发费用台账。
2.设立了内部科技研究开发机构并具备相应的科研条件
这就要求企业:研究开发机构章程、科研条件设备;产学研合作管理办法;产学研实质性合作协议。
3.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实施与激励奖励制度,建立开放式的创新创业平台
这就要求企业:成果转化组织实施与激励奖励制度,履行情况;开放式的创新创业平台管理办法,履行情况。
4.建立了科技人员的培养进修、职工技能培训、人才引进,以及人才绩效评价奖励制度
这就要求企业: 科技人员的培养进修管理办法,职工技能培训管理办法,人才引进管理办法,人才绩效评价奖励制度;各制度履行情况。
各企业在准备材料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卷子问什么就应回答什么,且要充分,一般情况下,存在的问题如下:
1、 没有按顺序陈列制度,杂乱无章,让看起来麻烦。
2、 没有理解四项指标的意思,随意杜撰制度,如研发项目组织管理制度,本是要求企业在研发项目的立项、过程管理、结题验收、经费来源使用管理上进行规范,有些企业写成了研发部章程。
3、 与前面的RD的立项、验收过程对应不起来,存在制度归制度、执行归执行两种情况,明显情况不属实。
4、 编制研发费用台账,是指按照所建立的核算体系规则条目,将前面每一RD费用按年度明细列出。
5、 成立研发部或工程中心栏目部分,有的企业没有研发部或工程中心的章程(管理办法),只有成立通知和设备清单;产学研合作,只有一张空文协议,没有实质性合作,没有产学研合作管理办法。
6、 成果转化激励奖励办法,只有文,很少有执行。有的准备了执行材料,但缺乏依据。例如嘉奖令通知等,与政策文件中一条都对不上。文件中一个发明3000元,实用新型1500元,嘉奖令通知写成了5000元或者8000元,和制度不统一。另,存在和财务报表不符的情况。
7、 建立开放式的创新创业平台,是指开放式创新创业平台管理办法,以及平台服务为区域或行业企业服务的合同、。
8、 科技人才培养、员工技能培训、人才引进、绩效奖励制度部分:大部分只有制度,没有履行材料。实际上,应附上科技人员的外出进修的协议;为适用岗位要求进行的员工技能培训签到表、培训证书;、研究省的引进协议、证书;年终绩效奖,每家都有,附上财务清单即可。
由此可以看出,借鉴别人规章制度时,把握好匹配性。如规模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就会有区别,大企业研发组织管理制度可以详细一些,如项目的立项、过程管理与结题,专利保护管理办法、技术人才培养进修管理条例等,而中小企业可能粗一些更为合理,因为政策是要执行的,要更贴合每家企业的实际情况才能得到高分。
2020年认定准备中及通过后的相关问题简析
随着企业创新意识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申报近流行的税收优惠项目之一。那么是不是越来越容易通过了呢?在此小编列举我省近三年的相关数据:
2017年新申报7318家,通过4660家——通过率63.68%;
2018年新申报10771家,通过8806家——通过率81.75%;
2019年新申报17720家,通过10689家——通过率60.32%。
从中可以看出认定严格了,这就要求申报企业需要对自己的核心产品和创新思路有着明确的定位,针对知识产权、财务规范、科技项目研发等方面提前做好布局筹备。
如果企业有以下行为的,申报就要三思了。
1、企业类型
不属于企业法人,例如分支机构、办事处、分公司、个体经销商等等,不具备法人单位,不能申请。并明确规定,港澳台地区企业不允许申报。
2、高新技术及产品不符合领域
生产国家,例如康泰克,从药物中提取出,即使技术很高、很精密,也不能申报高企。
3、高新收入指标
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是指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开展研发活动,形成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要求的产品(服务)收入与技术性收入的总和。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低于60%,意味着不符合根本性条件。
4、企业发生重大事故
申请认定前一年内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5、知识产权
特别强调,企业无知识产权,或知识产权数量不足,短期之内也可以通过专利转让和申请软著来获取知识产权。
专利转让一般一个半月,实用新型的申请是自受理之后6-8个月授权下证。
软著周期,自申报日起1至35个工作日内下证。具体下证时间按版权中心的加急要求。
6、研发费
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为:
1)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低于5%;
2)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低于4%;
3)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低于3%。
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低于60%,则不符合高企申报条件。
高企通过之后不仅需要针对知识产权、财务规范、科技项目研发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布局规划,以便三年之后重新认定,还需准备如下工作:
1、 年报、季报等报表填写;
2、 企业上年度发展情况表填写;
3、 年报、季报、发展情况表中的数据需要与申报税务系统中的数据一致;
4、 企业需要建立的研发费用账;
5、 每年持续开展研发项目,申请专利约6-7个,需要和主营产品有关联性;
6、 研发项目需要进行加计扣除。
7、 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科技、财政、税务、环保、质检部门抽查)。
苏州思睿晶华是一家集项目申报、成果转化、建设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供应商,由于我司有经验丰富、表现出色、的团队,目前公司规模也日益扩大,由初十人扩大到现在四五十人的申报队伍。公司设为高企事业部、础设施事业部、人才项目事业部、创新项目暨金融类项目事业部,遍及长三角,特别是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