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此病表现明显的塘口类型?
**是溶氧,塘口溶氧低的都亦爆发!那么哪些塘口会是溶氧低的呢?
(1)塘口环境差,底质**质多,淤泥厚、黑、深;
(2)水体浑浊、太肥透明度较低的;
(3)沉水植物(如伊乐草)太厚、太密的;
(4)水体流动性差,起风都无波浪的;
5月发病的
笔者总结出了从发病到出现大批量的几个阶段,一起回顾下:
前期:少量虾子爬边、爬草;爪尖发红;尾部气泡;甲壳溃疡;烂尾等;(这些有其一或者其几!)
每次巡塘,发现活力还特别好,吃食也正常,感觉没什么问题!
中期:开始出现肠炎(食物充塞短缺、空肠、少部分肠道开始变蓝);肝胰腺开始发白等;
此时巡塘会发现,虾子吃食量减少、喜欢爬边的增多、有时候会发现零星的、头部与尾部链接处开始出现缝隙等。
末期:(1)虾绝大部分是大虾,越大越死;
(2)头胸甲易剥落;
(3)体腔内有积水;有一层内膜,感觉像是脱壳没脱下来一样;
(4)不吃食,严重肠炎、无食、充蓝血;
(5)偷死现象严重,每天量不多,但几天后塘口几乎不剩虾了;
目前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总的原则来说:好是预防、一旦发现及时、严重时抓紧卖
根据这些年的总结与跟踪,现提出个人有效并且已经得到有效结果的观点:
(1)预防的前提就是想办法提高池塘溶氧!将水质调节好,营养合理搭配!定期使用国联天科“复合碘”和“噬菌皇”进行消毒工作,定期使用“底诱健”底改工作,基本无发病现象!
(2)当发现上述5月发病中的前期和中期,小龙虾只要还在摄食,是完**够的!主要在于给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及时性很多的养殖户都能办到,可有效性就不一定了,真正有效的药物是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现将笔者无数发病前、中期的塘口解决方案分享给大家:(此时是有**、**可以的)
天下午使用“底诱健”进行底改;
第二天上午使用“复合碘”进行消毒(晴天上午);
第三天上午使用“养水乐”调水,隔两个小时使用“噬菌皇”杀灭弧菌;
同时每天下午使用“噬菌皇”拌料投喂,连喂7天!
上述方案在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大面积使用,绝大多数塘口已得到!关键在于药物的有效性上!低劣伪劣产品只会加重塘口的疾病,同时多花冤枉钱和耽搁时间!
(3)塘口到了后期,开始出现,个人的建议就是马上大量下地笼卖,将塘口的密度减少!此时才是没有**、没有**可以解决!在下地笼时,可在地笼旁撒一些长效增氧片,起地笼勤一些,以免小龙虾因缺氧死在地笼里!减少密度后,率自然降低,还不到上市规格的虾子再预防!
批注:其实“黑色5月”这个词并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养殖户你们有没有及时发现和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动保产品是否真正有效!在发病的前、中期是完**够的!那些一来就说发病了治不好的想想吧!
好了,上诉看法如有疑问的,可以联系我们,未来小龙虾行业的进步离不开大家的共同探讨和交流!
小龙虾的习性
生殖能力低
每尾性成熟的雌虾一般怀卵量在300粒左右,多不**过1000粒。小龙虾在体内怀卵,在体外抱卵、孵化,规模化人工虾苗繁育有一定的难度。
喜荫
小龙虾喜欢在浅水湿地中生存,可利用废旧池塘、稻田、水生植物(荷藕、水芹、茭白等)种植的水面养殖。养殖基地四周有高大树木对养虾无碍,夏秋高温季节需设置遮阳网等设施。
领域攻击
小龙虾具有很强的领域行为,某一群体选择某一区域作为固定的领域,不允许其他同类的进入,当外虾进入相遇时,两虾前体抬高,两大螯伸向前方进行厮杀,直到一方退却或败走,否则会被杀死甚至吃掉。
自相残杀
小龙虾在群体过大或饵料不足时,互相残食表现**。会出现“硬吃软”(小龙虾在蜕壳及蜕壳后几小时内易被残食)、“强吃弱”(个体强壮的吃掉个体较弱的)、“大吃小”( 个体大的吃掉个体小的)等情况。
掘洞穴居
小龙虾具有很强的掘洞能力,洞穴的深度成虾在50~80厘米之间、幼虾25厘米左右,夏季高温和冬季寒冷季节小龙虾大都穴居,以躲避较端温度;繁殖期小龙虾的交配产卵是在洞穴中进行。所以,养殖小龙虾对池塘有破坏性,而且要求养殖池以黏土或壤土为好。
逃逸
小龙虾在环境不适应、饵料不足和连续阴雨天气容易逃逸。因此,养虾塘四周和进出水口必须设置防逃设施。
寿命不长
一般认为小龙虾的寿命18个月左右,达到上市规格或产卵繁殖后的小龙虾必须捕捞上市,养殖中轮捕上市是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的重要举措。
蜕壳
小龙虾的生长需要蜕壳。性成熟的成虾一般有11次以上的蜕壳(幼体2次,幼虾9次),整个蜕壳过程需5~10分钟。
攀附
小龙虾有较强的攀附能力,蜕壳时一般攀附在水草丛中,躲避敌害生物和同类;水质不良或溶氧不足时会爬上草头或塘沟岸边。养殖池塘种植水草,可起到供小龙虾栖息、攀附、遮荫、隐蔽的作用。
这两天在养殖交流群与养殖朋友的互动中,很多养殖户朋友反应自己的小龙虾死虾严重,其症状为小龙虾尾部出现水泡,很多养殖户朋友束手无措,这种病主要症状就是一开始小龙虾尾扇部出现水泡,越来越大,后破烂,严重的甲壳上也会出现溃疡,后死亡,经笔者判断,这是小龙虾四月份常见的一种疾病——烂尾病,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烂尾病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和**。
烂尾病发生的原因
1、底质不好,池塘长时间未改底,在低温时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菌随着气温的升高逐渐苏醒,养殖池塘底部的细菌开始大量繁殖,小龙虾生活在池塘底部,久而久之受到细菌感染后发生烂尾病。
2、水质不好,PH,氨氮,亚硝酸钠盐**标,小龙虾长期生长在这种环境中体质下降,易受到感染。
3、体质不好,一些小龙虾体质较弱,*力低下,易受到感染,感染后的小龙虾不吃食,久而久之体质越来越弱,进而发病。
4、弧菌感染,近几年小龙虾感染弧菌的案例越来越多,弧菌为条件治病菌,水体中的弧菌是一直存在的,当小龙虾体质好,水质较好时,小龙虾不发病,但当天气突变,如强降水,突然降温以后,水体的缓冲能力差,水质变化大,小龙虾应激,被弧菌感染发病引起烂尾。
新手养殖需注意
小龙虾常见疾病:虾子断腿断须都是弧菌引起的,它还会引起空肠和肠道,肠道呈蓝色。
做好水位管理:保证水位线维持在50公分左右,以地笼放下水看不见为宜。
水草管理:及时割除浮出水面的水草,避免死草对水质的影响。
加强小龙虾预防,防止病菌扩散。在池塘加水期,做到一到两次的预防工作,泼洒高含量的碘制剂。
小龙虾养殖**定要做好市场调研,避免盲目跟风造成经济损失。
众所周知,5月份是整个水产养殖病害流行高峰期,水温高,病菌多。 2019年小龙虾几期倒春寒的突然来袭,让部分龙虾客户的早虾苗“有去无回”,导致“一苗难求”的虾塘不少。而今年还没有完全进入5月份,各种多媒体、、杂志和学者对5月份小龙虾病害防治给于了高度关注。
四川满堂红龙虾养殖**基地,本地常年提供小龙虾苗,与省农科院全力合作,全程免费提供龙虾养殖技术培训,技术人员免费现场虾塘的规划与建设,免费进行水质检测,免费为用户规划养殖方案:减少水产用药、尽量节约的饲料投入、把握市场先机,我们做到尽量少的投入,满意的收益。 四川满堂红龙虾养殖**基地2018年6月在德阳市中江县积金镇建立了120亩小龙虾苗种培育基地,距城南高速9公里。2018年4月在成都市金堂县元兴镇建立110亩小龙虾苗种培育基地。两个基地可供应10万斤小龙虾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