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的种质很硬,还包裹着一层蜡质。需要做碱液浸泡处理。我们准备好清水和石灰,用浓度为5%的石灰水溶液。将种子浸入石灰水中,连续浸种48个小时,期间需要搅拌4-5次。浸种的目的,一是为了软化蜡层;二是为了软化坚硬的种皮,使水分得以进入种仁。方便较进一步做种子处理。48小时后,从石灰水中漓出种子。
我国有关乌桕栽培利用的记载,早见于1400多年前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四川种主产地县志,在18世纪末始有叙述。19世纪中页,省内栽培已较普遍。到20世纪30年始由渝、万等地**国外。但因交通闭塞,产品销售困难,到1949年,全省仅有桕树2000万株,年产桕籽约1万t。1950年后经恢复和发展,至1956年全省全省年产桕籽2.2万t,创历史水平。此后产量有所下降,80年代又恢复到年产2.1万t水平。
乌桕在四川自然分布,北止于龙门山南坡,西北止于邛崃山东南段,西南止于锦屏山、白灵山东坡。地理位置为北纬32°30′ 以南,东经101°40′以东,为全国乌桕分布的西北沿。
乌桕树生命力较其顽强,不同地区的移栽成活率也是非常高的。乌桕树适合栽植南方地区,北方气候寒冷不是适合栽植。乌桕树的栽培的方式有很多,可单独种植,或片植、群植,只要气候环境合适都可以种植。移栽乌桕树苗的时候修剪不分枝叶和过长的根系,挖好大小合适的种植坑,把树苗方进入,扶正苗木,使根系舒展,埋土压实,浇。按照这样的步骤移栽的乌桕树苗成活率会很高。
乌桕为速生经济林木,幼期年平均高、径生长可达0.8cm和1cm以上,30年左右高、径生长渐趋缓慢而冠辐迅速。实生苗7-8年、嫁接苗3-5年开始结实,20-50年为盛果期,寿命可长达*以上。巫山县官渡乡有一株100余年生的铜锤桕,树高18m,胸径70cm,冠幅12-12.5m,1979-1981年,年年产籽都在50-65kg左右。
乌桕树插床准备: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灌方便、种过水稻的农田作圃地。晚稻收割后开沟排水,搞好田间卫生,进行深耕细耙;每公顷施入厩肥6万公斤、过750公斤作基肥,40公斤防治地下害虫。做成深沟高床,床高25厘米,床宽120厘米,沟道宽40厘米;要求土壤细碎、床面平坦、沟道通畅。
苗木、花卉种植、销售;为本社成员提供树苗及栽培技术,本合作社主要销售的苗木有:黑松、 榉树、红梅、黄连木、朴树、乌桕树等绿化苗木,大小规格齐全,价格低廉。本基地对外信誉良好。欢迎新老顾客来本地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