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建筑可以简单地认为用传统元素来装饰现代建筑,故被一些人批判为建筑的不真实。试看中国传统建筑,人们都会对其建筑形式与结构的结合而折服。试想,本来纯粹木构的中国古典建筑,在这里却是用钢筋水泥浇筑出来。柱子、梁、椽、屋面,悉数如此。这无疑违反了建筑学中对于材料构造真实性的原则。
中国建筑除了建筑形式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外,建筑工艺也随着历史的发展及技术的进步不断演化并趋向成熟。制作方式上划分为:土作、木作、瓦作、石作、油漆作、彩画作、裱糊作、搭材作,每个的制作方式又有很多传统的制作工艺。石作、油漆作、彩画作等很多工序无比繁杂,工艺非常精湛,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工匠无比高超的技艺。
建筑学以及建筑从业者评判建筑往往是抱着建筑中心论的立场。他们认为,建筑本身便是目的。因此得出建筑材料构造的真实性原则也无可厚非。但是对于绝大部分的建筑活动而言,建筑都是作为支撑人类活动的手段。一切有利于人类活动实现的建筑手段,都可以用来运用于建筑的实践活动。现代建筑多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但现代建筑外观有多少是完全用清水混凝土饰面表现的。也许是因为清水饰面混凝土的技术操作性比较难。也开始探索这方面的技术,并有了不少实例出现。但现在很多建筑却是这样,完成混凝土结构以后,在面层贴昂贵的花岗石,或者铝合金,给人以建筑的石感或金属感,迎合了人们对建筑“时代感”的需求。除了经济性方面,我也不否定这类建筑的艺术感,因为它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人的审美观和心理需求。我们再回过来说仿古建筑,用混凝土表现传统木构形式,必定要,它需要油漆,需要贴木材,但并不可以说它是不真实的,它的表现方式与现代建筑贴花岗石一样。仿古建筑有文化的承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我们不可以否定现代建筑,同样也不可以否定仿古建筑,而是要提古建筑的艺术效果。
总之,对于仿古建筑,我们不能全用“假古董”来批判它,全盘抵御它。只要对建设的适宜性、所属性进行认真推敲,适时适地地建造,造得好,造得精,仿古建筑同样也是真实的、有价值的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所特有的形制,它既是梁和柱之间传递荷载以及承担抗震作用的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与一体的精华所在。随着现代结构形式及建筑材料的发展,斗拱这一重要的结构构件应用在仿古建筑中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实质作用而仅仅作为一种具有观赏性的装饰构件。但是它作为古建筑的代表性构件是不可或缺的。
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大多以庭院为组合单位:单体建筑沿周边布置,围合成中间的庭院。这样的庭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内部开敞而富于变化,外观较封闭。按照中国的封建礼制观念,庭院强调中轴对称布局,以突出主体建筑,并求得整体的平衡。正是由于这种理念,古代建筑的单体建筑形式也是高度统一,无论是宫殿、寺庙、住宅等,不论其规模大小,外观体形皆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这些特点难免单调,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的古建筑的多样性,而古代则从建筑组群沿轴线作多层次的纵身布局,从而使庭院变化丰富多彩的。而在古代园林的设计中这些特点并不明显,原因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以“师法自然”为原则,极尽自由灵活之能事。这才有了现在我们熟知的各式园林。
重庆彩煌仿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仿古建筑及修复和设计,20余年有着专业高精技术人员,对仿唐、仿宋、仿清、苏轼建筑造诣颇深,多次得到市、省及宗教人士的的高度赞扬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