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过程中,应保持风险措施的方案和实施结果的跟进记录,记录的保持依据《文件化信息控制程序》文件执行,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措施的详细内容应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便于后续的查阅和跟进。
发生频度判定过程中,当一个或多个因素在判定过程中其发生频度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发生较为频繁时,依据发生频率较高的因素作为风险发生度进行判定。根据上表内容确定风险的严重度后,将严重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风险的应对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当潜在的风险可有效的采取措施进行风险时,应制定风险方案,确认风险措施并予以执行,直至部分消除或完全消除风险。当尚无可行方案进行风险时,应采取有效的风险降低措施,降低潜在风险所带来的影响。
在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过程中,应保持风险措施的方案和实施结果的跟进记录,记录的保持依据《文件化信息控制程序》文件执行,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措施的详细内容应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便于后续的查阅和跟进。
1. 产品特性的选择和确定;
2. 产品质量目标的确定以及为实现质量目标所需的培训;
3. 为解决质量问题而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 产品开发和实现过程中,产品技术指标(包括功能、外观、使用和维护等)的确定、验证和保证;
5. 其他顾客关心或与顾客有关的问题;
该在履行上述职责时代表公司的顾客,公司的所有部门所进行的任何与顾客有关的活动必须认真倾听、采纳该的意见和建议,以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
4.1 产品审核时机。
4.1.2 根据产品的质量状况和顾客的信息反馈,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的产品审核。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可由质量部组织对某些零件或阶段开展重点审核:
a、 重大的质量问题和投诉
b、 新产品投入批量生产前
c、 产品的生产形式发生重大变化(如自制→委外)
4.2 审核的实施
4.2.1 审核实施前一周,由质量部负责根据《产品审核计划》,列出活动计划,计划包括以下内容:
a、 审核目的或类型
b、 审核产品明细、阶段
c、 审核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和产品重要性来明确)
d、 审核组成员和分工
e、 审核日期
4.2.2 审核组成员按照计划规定的时间和日程实施审核,按《产品检验规程》的内容进行用全尺寸检验的方式进行审核,将所发现的缺陷按照《产品缺陷分级表》进行分级评分,并将审核结果记录在《产品审核检查记录》上。
4.3 审核报告
4.3.1 质量部负责根据《产品审核检查记录》的记录进行整理,分析产品审核结果,编写《产品审核报告》。
4.3.2 《产品审核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a、 被审核产品明细
b、 审核目的或类型
c、 审核日期
d、 审核组成员
e、 审核综述
f、 审核结论
g、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要求(必要时)
4.3.3 当产品审核有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要求时,按照《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程序执行》质量部负责产品审核提出的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工作,做出跟踪验证结论并记录在《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记录》上。
4.4 产品审核结果作为管理评审活动输入的一部分,由质量部提交管理评审。
1. 确保按照ISO9001:2015/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
1.1 协调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写及修订工作;
1.2 推进、协调及监督质量管理体系在各相关部门的有效实施,督促各部门在执行中偏离要求的纠正措施的落实;
1.3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必要资源及运行正常有效。
2. 向我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2.1 定期监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及时评审其有效性、适宜性并提出改进措施或方案;
2.2 有计划的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工作,确保其运行更简洁、更有效、适宜。
3. 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3.1 有计划的展开各种宣传、交流以及研讨活动,促使全体员工提升顾客满意的意识。
4. 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日常事宜和与外部各方的联络工作:
4.2 负责组织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第二方评定审核工作。
4.2 负责与认证机构和咨询机构的定期联络,及时了解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影响。
5. 负责公司产品或者过程偏离纠正:
5.1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产品或过程,负有纠正措施的职责和权限,有权命令停止生产。
5.2对所有班次的生产操作,或委派当班质量代表,以确保产品质量。
公司于2019年2月导入GB/T19001-2016标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 ,并于2019年2月25正式发布并实施。经过3个多月的试运行,公司在现有的管理基础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标准的概念及知识已经逐渐渗透入公司的各项工作中。
于2019年6月中旬进行了体系运行以来的内审,审核覆盖了相关及公司的主营业务过程。 审核发现的一般不符合项(无严重不符合项),经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并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经过验证,不符合项得到关闭。 内审员及时对纠正措施效果进行了验证,且验证结果有效。
从目前实际来看,公司在管理体系运行方面尚有一些可改进之处,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的方面:
1、风险意识薄弱:
体系标准提出了风险意识及应对措施的明确要求,同时要求企业利用科学的方法分析目前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情况及可能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及机遇。公司目前对此方面的工作尚处于未实质性开展的阶段,这也是公司高层今后要重点考虑并实施的工作之一。
2、目标及实现的策划:
目标分解及考核是薄弱环节,公司各级人员对此缺乏真正的理解认识,直接原因是:普遍缺少正规的管理理念,没有创建形成管理型团队组织。没有真正理解到目标分解及考核对于公司管理促进的真正作用。
3、人员培训及教育:
培训工作不能流于形式。要从培训需求调查开始,制定合理的年度培训计划并按照计划实施开展。应针对培训反馈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适时制定措施以改进培训效果。
4、各级人员对标准的理解:
各部门负责人对体系标准的理解比较有限,特别是对于新版标准的理解及掌握,更需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内外部培训学习,真正掌握新版标准的核心宗旨及如何真正的与公司的各项业务结合,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以不断提升公司的业务经营水平。这需要各部门负责人首先从自身做起,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结合体系要求,实施各项工作。逐渐加深对体系标准的理解,从而逐步带动员工对标准的理解与贯彻。
厦门汉墨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经福建省厦门市工商局批准并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的综合管理咨询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培训咨询人才资源并组建了各个管理模块的培训咨询团队,致力于通过培训或咨询帮助企业解决管理困惑,如:体系认证培训与咨询、社会责任验厂培训与咨询、品质管理培训与咨询、现场管理培训与咨询,精益生产项目、企业管理诊断等。公司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宗旨,为选择了我们公司的客户提供从未来需求考虑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咨询方案。 我们的业务 涵盖各种大小的管理培训咨询项目, 包括体系认证,买家验厂,管理诊断, 5S/6S现场管理,精益生产,核心工具,拓展训练,自我管理,业务管理,力等各种培训咨询项目。凭借对国际客户需求及中国本土环境的透彻理解,我们能为客户提供具有前瞻性、创造性、针对性和易实施的管理培训咨询解决方案,使企业能在高速变化的市场中占据优势并取得优越的绩效。 服务区域:福建省内的九地市:福州、厦门、泉州、龙岩、漳州、莆田、宁德、南平、三明 汉墨提供以下认证及培训咨询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1、认证与验厂(质量、环境、、食品、森林、信息、社会责任等): ISO9001(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体系认证、ISO22000食品管理体系认证、BRC食品全球标准认证、IFS、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认证、FSSC22000食品体系认证、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ISO13485、ISO22716、GMP良好操作规范认证、FSC森林管理体系认证、ISO27001信息管理体系认证、ISO20000、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RS全球回收标志认证、GOTS、OCS、ITSS、CMMI、CCRC、CE认证、BSCI社会责任验厂、SEDEX、WRAP、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3A信用评价办理、CMA计量认证,CNAS第三方实验室认可咨询、碳足迹、碳标签、服务管理体系认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生产标准化、生产许可证SC办理、体系内审员培训等。 2、管理培训:管理自我(以客户为、情绪管理、执行力、个人行为特征、自我认知),管理业务(设备管理、现场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大客户管理、项目管理、精益管理),管理他人(MTP中高层管理能力提升、目标与计划管理、以经营为导向的绩效、团队管理、冲突管理、下属)等。 3、其他服务:企业补贴服务(高新、专精特新、研发费用等补贴申报)、记账、知识产权服务(软著、、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