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抗震能力检测是通过检测房屋的质量现状,按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对房屋在规定烈度的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的过程。
一、房屋建筑结构检测复核
该房屋建筑结构图纸基本齐全,根据委托方提供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图纸,对房屋建筑、结构情况进行了检测与复核。主要包括轴网尺寸、建筑层高、建筑分隔布局及结构布置、结构构件截面尺寸等情况的全面检测与复核。受现场条件限制,出于对房屋安全考虑,本次现场复核检查未对房屋基础进行开挖检测。
(1)建筑、结构布置情况的检测与复核。采用DISTO TM A8激光测距仪和5M钢卷尺对房屋的建筑布局及剪力墙、连梁的布置等进行检测复核。现场复核结果表明,房屋建筑布置情况与2009年改造设计图纸基本相符,房屋结构布置情况与原始结构竣工设计图纸基本相符。房屋建筑布置示意图见附件2:附图1~附图7,结构布置示意图见附件2:附图8~附图14。
(2)主要轴线尺寸及层高的检测与复核。采用DISTO TM A8激光测距仪和5M钢卷尺对主要轴线间距及房屋各层层高进行检测与复核。结合现场复核结果,考虑到结构构件粉刷层影响,可认定房屋主要轴线尺寸与原设计图纸基本相符;考虑到楼地面铺装层影响,可认定房屋各层层高与原设计图纸基本相符。
(3)主要结构构件截面尺寸的检测与复核。采用楼板测厚仪、5M钢卷尺对受检房屋的剪力墙厚度、板厚及连梁的截面尺寸进行测量,并与设计图纸进行比较复核。现场复核结果表明,房屋主要结构构件截面尺寸与设计图纸基本相符,较个别连梁与图纸不符。
(4)主要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的调查。采用钢筋探测仪对主要混凝土构件的配筋数量(包括箍筋间距和纵筋数量)和保护层厚度进行调查,个别构件凿开混凝土保护层,采用0-200mm游标卡尺量测钢筋直径,检测结果详见表8.4。由检测结果表明,所测剪力墙边缘构件主筋数量及箍筋间距、竖向及水平向分钢筋间距、所测连梁的钢筋根数及箍筋间距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二、验算结果
(1)房屋主要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计算
采用YJK软件对房屋的主要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1)房屋扭转**自振周期与平动**自振周期比为0.83,房屋有效质量系数满足要求(90%);2)X、Y向的大层间位移比均小于规范限值(1.4);3)各层剪重比满足小地震剪力系数(1.6%)要求;4)地震作用下X、Y向的大层间位移角均未**出规范允许值(1/1000)。
表9.5给出了计算的改造后房屋结构地震作用下主要动力特性计算结果。
(2)主要结构构件承载力验算结果
计算结果表明:1)各层剪力墙计算配筋小于实际配筋,满足承载力要求;2)一层1~2/(1/D)轴墙体截面不满足抗剪要求;3)二层及以上楼层走廊门窗洞口区域连梁截面不满足抗剪要求的情况,典型构件见表9.6,具体各层混凝土构件承载力计算结果示意图详见附件3。
砌体的强度,可采用取样的方法或现场原位的方法检测。
砌体强度的取样检测应遵守下列规定:
(1)取样检测不得构成结构或构件的安全问题;
(2)试件的尺寸和强度测试方法应符合《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J129的规定;
(3)取样操作宜采用无振动的切割方法,试件数量应根据检测目的确定;
(4)测试前应对试件局部的损伤予以修复,严重损伤的样品不得作为试件;
(5)砌体强度的推定,可按本标准*3.3.19条确定砌体强度均值的推定区间或按本标准*3.3.20条确定砌体强度标准值的推定区间;推定区间应符合本标准*3.*条和*3.3.16条的要求;
当砌体强度标准值的推定区间不满足本条*6款的要求时,也可按试件测试强度的小值确定砌体强度的标准值,此时试件的数量不得少于3件,也不宜大于6件,且不应进行数据的舍弃。
烧结普通砖砌体的抗压强度,可采用扁式液压**法或原位轴压法检测;烧结普通砖砌体的抗剪强度,可采用原位双剪法或单剪法检测;检测操作应遵守《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的规定。砌体强度的推定,宜按本标准*3.3.20条确定砌体强度标准值的推定区间,推定区间应符合本标准*3.*条和*3.3.16条的要求;当该要求不能满足时,也可按《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进行评定。
遭受环境侵蚀和火灾等灾害影响砌体的强度,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按*5.4.2条和*5.4.3条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在检测报告中应明确说明试件状态与相应检测标准要求的不符合程度和检测结果的适用范围。
一、 检测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1)现场复核结果表明,房屋主要轴线尺寸与原设计图纸基本相符;房屋结构构件布置与原设计图纸基本相符;梁、柱配筋与原设计图纸基本相符。
(2)经检测可知,除五层楼梯间墙体斜向贯穿裂缝,多处墙体漏水,粉刷发霉、起皮、脱落,地面局部开裂,三层、五层墙体窗框下部普遍斜向裂缝外;房屋主体结构基本完好,未见其他明显损伤现象。
(3)房屋整体倾斜和不均匀沉降均小于规范限值要求。
(4)检测结果表明,受检房屋梁、柱混凝土抗压强度值在30.2MPa~57.4MPa之间,混凝土强度实测值达到设计强度等级C30。
(5)检测结果表明,屋面钢梁的受弯挠度实测值均小于《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限值要求L/400。
(6)受检房屋A轴和C轴x向梁柱中线之间偏心距大于柱宽的1/4、楼梯处个别构件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小于4、框架角柱未全高加密、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填充墙构造,这四项不满足C类建筑抗震措施的要求。受检房屋其余的抗震措施均满足C类建筑抗震措施的要求。
(7)计算结果表明:该房屋左、右二个单体*1层的抗侧刚度比均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中的规定,为结构的薄弱层,计算时对内力进行放大调整。二个单体在规定水平力作用下的大层间位移比均**过1.4,存在严重扭转不规则,内力计算时需考虑扭转不利影响。房屋的其余各项动力特性指标均满足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
(8)计算结果表明:房屋各层框架柱的轴压比均在规范限值内;一层所有框架柱的箍筋普遍不满足计算要求,纵筋满足抗震承载力计算要求;二~四层B轴框架中柱的箍筋普遍不满足计算要求,纵筋满足抗震承载力计算要求;其余框架柱均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除二层A轴及C轴框架梁配筋略有不足外,其余框架梁均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
(9)综上所述,该房屋抗震能力不满足C类建筑抗震鉴定的要求,需采取加固措施。
2、建议
依据检测检查、计算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处理意见及建议:
(1)进行改造时,新增隔墙与结构主体之间应可靠连接,且应按现行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2)建议在后期改造设计时,对于框架梁柱中线之间偏心距大于柱宽的1/4的情况,应计入偏心的影响或采取水平加腋等措施;对箍筋配筋不足及加密区长度不足的框架柱采用粘贴碳纤维等方法进行加固;对于严重的扭转不规则,条件允许时建议采用增设柱间支撑或加大框架梁柱截面等方法增加薄弱一侧结构的抗侧刚度,将层间位移比控制在规范限值内。
(3)对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填充墙,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进行加强。
(4)针对现场检测中发现的填充墙体开裂、渗水等现象,建议采用针对性的修复,确保房屋正常使用。
(5)本报告中的计算分析仅供设计人员参考,建议由具有相关资质的设计单位根据终改建方案对房屋基础及上部结构进行验算复核,并对不满足计算要求的构件进行加固处理。
(6)此次装修改造加固施工应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完成。
(7)建议定期对房屋进行检测维护。
公司拥有进的检测仪器,并经的计量部门进行检测合格达标。公司自成立以来,凭借精湛的技术,科学严谨公正的工作,在北京各区域开展了房屋检测鉴定工作,零失误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了各项鉴定服务,并客户一致**。公司秉承“兴技术塑未来求实效树品牌”的经营理念,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以高水平高质量的技术服务新老客户,以“科学公正”的服务宗旨来服务全社会。
江苏钧测工程检测中心,隶属于上海钧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提供专业房屋、房屋安全检测、危房鉴定、幕墙检测、户外广告牌检测、钢结构、桥梁检测与监测、码头、抗震鉴定与承载力检测评估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拥有完善的检测设备和*的**技术,为机构、设计、施工单位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江苏钧测拥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以的*团队,的检测设备和*的**技术,为机构、设计、施工单位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 江苏钧测在多年的技术服务实践中,形成了以房屋检测、结构测试、灾后检测、抗震鉴定为代表的“房屋检测”产业,以幕墙检测、基坑监测、振动测试、变形监测为代表的“结构监测”产业,以地基基础检测、见证取样、钢结构检测、环境检测为代表的 “工程检测”产业,以房屋评估、损伤检测为代表的“评估鉴定”产业。产业互为促进,互为支撑,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了一站式的便捷服务。 江苏钧测拥有以博士、硕士**的专业检测技术团队。目前有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注册岩土工程师、教授级等技术团队,公司下设房屋质量检测站、结构监测中心、评估鉴定部和工程检测部等部门。 江苏钧测依托自身的资金优势和平台渠道,构建完善的研究与开发平台,将自主知识产权科技优势转化为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实现了技术服务产业化,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优势,有力推动了国内检测新技术、新仪器、新规范的发展,成为行业内的企业。江苏钧测先后参与实施了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得到业主的一致**。 信义钧测,一字千钧。江苏钧测持续与客户共享技术的便捷和的服务,致力成为成员之一的综合性第三方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