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无货源店群适合什么人做
天猫无货源店群适合什么样的人做呢?
1,对天猫店铺有经营兴趣的人,现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大部分人都已经习惯了线上购物的模式,并对线上运营产生了兴趣的人,如果你是这类的话,建议可以尝试下新的运营模式。
2,已有实体店但想扩展业务的人群如今,实体运营举步维艰,不少实体店铺纷纷倒闭。这是我们处于一个大环境下不可避免的结果,若你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也可以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
3,随着天猫商城规则的逐步完善,商家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固定。开一个天猫店铺已经很难获得较高的收益,而天猫店群则不同,因为是无货源模式,卖出一笔就有一笔收益,而且天猫店群现在正处在发展期。商家在有天猫店铺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无货源的模式来降低投资风险,带动店铺的流量,使店铺进一步起死回生,并且获得300%的收益。
4,对有经验的电商从业者来说,天猫无货源店群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创业者有经验,只要再有资金组建天猫店群,因为无货源模式不用担心囤货、断货的风险,对电商从业者而言,做熟悉的项目创业才能较有信心。
什么是天猫店铺
你也许经常听到别人说,天猫、天猫商城、去天猫购物等等类似的词语。甚至你真的在天猫上买过东西,但是你真的清楚天猫是什么吗?本文献给那些对天猫一知半解的人,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天猫的前身是“淘宝商城”。据说天猫现在的名字是马云坐在马桶上想出来的。这个名字刚开始并不被阿里巴巴内部人员喜欢,后来叫开了,人们就已经习惯了。
天猫是什么?天猫扫盲教程
天猫是B2C的模式。B是指商家,2其实是代指英语中的TO,因为英语中的2与TO发音一样,C是指的消费者。所以B2C就是商家对消费者的模式。
天猫也叫天猫商城。很多人疑惑天猫商城里面的东西是**吗?答案不是的,像任何实际店铺一样,任何商城里面的东西都可能有假货。所以,挑好货不能只看表面哦,需要我们的一双慧眼。不知道你懂的了没有?
不可否认,天猫是销售的利器。据报道,2013年天猫销售额2200亿,这个数字足以让许多传统零售商眼红。
天猫属于阿里巴巴集团,阿里巴巴集团重要创始人是马云。但马云不是天猫总裁,天猫总裁是张勇。
天猫上一件商品的成本如果是50元的话,它的售价可能是100元或者更多。不要惊讶,因为运营和推广才是价格的重要内容。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商品,淘宝上价格比较低的原因。
虽然天猫宣称自己的存在不是去淘宝化,但是天猫的存在却让很多淘宝小卖家苦不堪言确却是不争的事实。去论坛看看就会有比较实际的感受了。
许多老板看了别人的销售业绩,也想入驻天猫。其实想把天猫做好,没有那么简单。如果你不怕烧钱那就另当别论了,因为很多人可能会对你说现在烧钱是“战略性亏损”。亏损倒是真的,是不是战略性就看你自己了。
天猫无货源店群如何上货
产品是一家店铺的**,没有产品,就没有灵魂,一般手动耗时慢,大家都会选择软件
商品采集这是基本的一个功能,做店群必须要有的,市场上常见的采集软件就是小鸭系列的。天猫也可以用。但是容易出现图盾问题,这是需要注意的。
上货前需要注意这几点
1.类目选择,
市场比较好做的类目有家具、家居布艺、五金以及服装。
上货时,做好分类,不要做杂货铺,天猫一定要做精品店,做家具就只做家具,做服装就只做服装,不要混在一起去上货,如果你这样去做了,店铺会废。
2.过滤违规商品,
如果软件能达到有效的过滤,可较大的减少我们店铺违规扣分等问题,现在店铺违规降权是多数做天猫的商家遇到的**问题。所以这个功能是**。现在天猫的过滤产品分为两部分,软件过滤之后人工再次挑选即可上传。人工挑选的话主要是看个人的一个执行能力。
3.过滤关键词
比如容易违规的商品关键词,3C数码,金银首饰,皂,液等等这些输入过滤词库,采集的时候,软件自动过滤掉这些商品。对于无货源商家采集商品,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如果人工过滤,这也不现实。
4.过滤图盾保护商品
手动采集商品的时候,很难判断哪些商品带有图盾保护,这时候就要靠采集软件来完成。
5.过滤销量
过滤掉低销量的商品,如果采集的商品,上家一个月的销量都为零,那么这种商品采集过来一点**都没有,所以采集的时候需要设置过滤销量大于500或者1000的商品。
天猫店群能做多久
天猫店群还能持续多久,做多久,我们应该从市场、平台、个人,这三个角度分析。
首先是分析市场,任何商业模式出发点都是低买高卖的过程,无货源模式也是如此,他和其他所有传统电商,实体行业的模式都一样,低买高卖,赚一个差价,只要有消费者的存在,这种模式就会一直存在。
并且大家*担心,天猫依托于阿里体系的客户群体,阿里重心全部在天猫这里,为了扶持天猫,阿里将手淘系流量80%转到了天猫平台。
南起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电商无货源的运营,运营无货源电商多年,对于电商有很深的研究,现主营1688无货源店群、亚马逊无货源店群、天猫无货源店群,等多平台运营服务,在无货源运营的道路上不断研究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