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的盐雾腐蚀检测有哪些方法
一、什么是盐雾试验?
盐雾:是指大气中由含盐微小液滴所构成的弥散系统,是人工环境三防系列中的一种,很多企业产品需模拟海洋周边气候对产品造成的破坏性,盐雾试验就是模拟这种现象的产生,所以检测设备--盐雾试验箱应运而行。
二、什么是盐雾腐蚀?
盐雾腐蚀:就是一种常见和有破坏性的大气腐蚀。模拟海水环境的加速腐蚀方法,其耐受时间的长短决定耐腐蚀性能的好坏。这里讲的盐雾是指氯化物的大气,它的主要腐蚀成分是海洋中的氯化物盐——,它主要来源于海洋和内地盐碱地区。盐雾对金属材料表面的腐蚀是由于含有的氯离子穿透金属表面的氧化层和防护层与内部金属发生电化学反应引起的。同时,氯离子含有一定的水合能,易被吸附在金属表面的孔隙、裂缝排挤并取代氯化层中的氧,把不溶性的氧化物变成可溶性的氯化物,使钝化态表面变成活泼表面。造成对产品极坏的不良反应。
三、腐蚀的危害
1、腐蚀给金属材料造成的直接损失巨大。有人统计每年全世界腐蚀报废的金属约一亿吨,占年产量的20%~40%。而且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腐蚀问题日趋严重化,美国1949年腐蚀消耗(材料消耗和腐蚀)为50亿美元,1975年达700亿美元,到1985年高达1680亿美元,与1949年相比增加了80余倍。估计全世界每年因腐蚀报废的钢铁设备相当于年产量的30%。显然,金属构件的毁坏,其价值远比金属材料的价值大的多;发达国家每年因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4%;美国每年因腐蚀要多消耗3.4%的能源;我国每年因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达二百亿。腐蚀的巨大危害不仅体现在经济损失上,它还会带来惨重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阻碍新技术的发展、促进自然资源的损耗。
2、人工模拟盐雾环境试验是利用具有一定容积空间的试验设备——盐雾试验箱,在其容积空间内用人工的方法,造成盐雾环境来对产品的耐盐雾腐蚀性能进行考核。与天然环境相比,盐雾环境的氯化物的盐浓度,可以是一般天然环境盐雾含量的几倍或几十倍,使腐蚀速度大大提高,对产品进行盐雾试验,得出结果的时间也大大缩短。如在天然暴露环境下对某产品样品进行试验,待其腐蚀可能要1年,而在人工模拟盐雾环境条件下试验,只要,即可得到相似的结果。 但人工加速模拟试验仍然与天然环境不同,因而也不能代替。
四、盐雾试验的几种方法介绍
1、中性盐雾试验(NSS试验)是出现早目前应用领域广的一种加速腐蚀试验方法。它采用5%的盐水溶液,溶液PH值调在中性范围(6~7)作为喷雾用的溶液。试验温度均取35℃,要求盐雾的沉降率在1~2/80cm·h之间。
2、醋酸盐雾试验(ASS试验)是在中性盐雾试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在5%溶液中加入一些冰醋酸,使溶液的PH值降为3左右,溶液变成酸性,后形成的盐雾也由中性盐雾变成酸性。它的腐蚀速度要比NSS试验倍左右。
3、铜盐加速醋酸盐雾试验(LRHS-663P-RY)是国外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盐雾腐蚀试验,试验温度为50℃,盐溶液中加入少量铜盐—氯化铜,强烈诱发腐蚀。它的腐蚀速度大约是NSS试验的8倍。
4、交变盐雾试验是一种综合盐雾试验,它实际上是中性盐雾试验加恒定湿热试验。它主要用于空腔型的整机产品,通过潮态环境的渗透,使盐雾腐蚀不但在产品表面产生,也在产品内部产生。它是将产品在盐雾和湿热两种环境条件下交替转换,后考核整机产品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有无变化。
盐雾试验结果判定方法:评级判定法、称重判定法、腐蚀物出现判定法、腐蚀数据统计分析法。
金属材料,成分分析解析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经过成分分析发现,金属材料是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金属材料通常来说可以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还有特种金属。
黑色金属,包括含铁90%以上的纯铁,含碳 2%~4%的铸铁,含碳小于 2%的碳钢,其中包括、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精密合金等。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铬、锰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通常分为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特种金属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结构金属材料和功能金属材料。
常见的金属材料有碳钢、低合金钢、中合金钢、高合金钢、不锈钢、工具钢、粉末冶金钢材、电镀材料等。通过金属检测发现,金属材料中常规金属成分分析检测、氧氮氢气体元素检测、贵金属检测、重金属检测、及其他各类材料金属成分分析。
检测项目:
镀层检测项目:
厚度、硬度、化学成分、元素含量、表面锈点、结合强度、汞含量、铅含量、镉含量、附着强度、孔隙率、结合强度、腐蚀试验等。
涂层检测项目:
硬度、耐磨性、表面润滑性、氧化温度、抗粘结性、干燥时间、厚度、附着力、耐石击性、老化、腐蚀、耐碱性、耐洗刷性、密度、耐沾污性、耐冻融循环性、结合强度、耐温变性、耐候性、甲烷渗透性、导热率、结合强度、抗菌性、亲水性、耐划伤、防水性、耐阴极剥离、击穿电压、绝缘电阻等。
涂层失效分析:粉化、起泡、剥离、龟裂。
检测标准:
SJ 1277 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质量检验验收规则
SJ 1278 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外表的检验方法
SJ 1279 金属镀层硬度的检验方法
SJ 1280 金属镀层孔隙率的检验方法
SJ 1281 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厚度的检验方法
SJ 1282 金属镀层结合力的检验方法
SJ 1283 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腐蚀试验方法
SJ 1284 金属镀层腐蚀试验结果评定方法
SJ 20130 金属镀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
FZ/T 01003 涂层织物厚度试验方法
FZ/T 01004 涂层织物 抗渗水性的测定
FZ/T 01006 涂层织物涂层厚度的测定
FZ/T 01007 涂层织物耐低温性的测定
FZ/T 01008 涂层织物耐热空气老化性的测定
FZ/T 01010 涂层织物 涂层剥离强力的测定
FZ/T 01052 涂层织物 抗扭曲弯挠性能的测定
FZ/T 01063 涂层织物 抗粘连性的测定
下面针对常用的前五种常用方法作一简单介绍。
一、射线检测(RT)
射线探伤是利用射线的穿透性和直线性来探伤的方法。这些射线虽然不会像可见光那样凭肉眼就能直接察知,但它可使照相底片感光,也可用的来接收。
常用于探伤的射线有X光和同位素发出的γ射线,分别称为X光探伤和γ射线探伤。当这些射线穿过(照射)物质时,该物质的密度越大,射线强度减弱得越多,即射线能穿透过该物质的强度就越小。
此时,若用照相底片接收,则底片的感光量就小;若用仪器来接收,获得的信号就弱。因此,用射线来照射待探伤的零部件时。
若其内部有气孔、夹渣等缺陷,射线穿过有缺陷的路径比没有缺陷的路径所透过的物质密度要小得多,其强度就减弱得少些,即透过的强度就大些。
若用底片接收,则感光量就大些,就可以从底片上反映出缺陷垂直于射线方向的平面投影;若用其它也同样可以用仪表来反映缺陷垂直于射线方向的平面投影和射线的透过量。
由此可见,射线探伤对气孔、夹渣、未焊透等体积型缺陷敏感,即射线探伤适宜用于体积型缺陷探伤。
二、超声检测(UT)
工业上常用数兆赫兹超声波来探伤。超声波频率高,则传播的直线性强,又易于在固体中传播,并且遇到两种不同介质形成的界面时易于反射,这样就可以用它来探伤。通常用超声波探头与待探工件表面良好的接触,探头则可有效地向工件发射超声波,并能接收(缺陷)界面反射来的超声波,同时转换成电信号,再传输给仪器进行处理。
根据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常称声速)和传播的时间,就可知道缺陷的位置。当缺陷越大,反射面则越大,其反射的能量也就越大,故可根据反射能量的大小来查知各缺陷(当量)的大小。常用的探伤波形有纵波、横波、表面波等,前二者适用于探测内部缺陷,后者适宜于探测表面缺陷,但对表面的条件要求高。
三、磁粉检测(MT)
磁粉探伤是建立在漏磁原理基础上的一种磁力探伤方法。当磁力线穿过铁磁材料及其制品时,在其(磁性)不连续处将产生漏磁场,形成磁极。
此时撒上干磁粉或浇上磁悬液,磁极就会吸附磁粉,产生用肉眼能直接观察的明显磁痕。因此,可借助于该磁痕来显示铁磁材料及其制品的缺陷情况。
磁粉探伤法可探测露出表面,用肉眼或借助于放大镜也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微小缺陷,也可探测未露出表面,而是埋藏在表面下几毫米的近表面缺陷。
用这种方法虽然也能探查气孔、夹杂、未焊透等体积型缺陷,但对面积型缺陷更灵敏,更适于检查因淬火、轧制、锻造、铸造、焊接、电镀、磨削、疲劳等引起的裂纹。
四、渗透检测(PT)
渗透探伤是利用毛细现象来进行探伤的方法。对于表面光滑而清洁的零部件,用一种带色(常为红色)或带有荧光的、渗透性很强的液体,涂覆于待探零部件的表面。
若表面有肉眼不能直接察知的微裂纹,由于该液体的渗透性很强,它将沿着裂纹渗透到其根部。
然后将表面的渗透液洗去,再涂上对比度较大的显示液(常为白色)。放置片刻后,由于裂纹很窄,毛细现象作用显著,原渗透到裂纹内的渗透液将上升到表面并扩散,在白色的衬底上显出较粗的红线,从而显示出裂纹露于表面的形状,因此,常称为着色探伤。
若渗透液采用的是带荧光的液体,由毛细现象上升到表面的液体,则会在紫外灯照射下发出荧光,从而更能显示出裂纹露于表面的形状,故常常又将此时的渗透探伤直接称为荧光探伤。
此探伤方法可用于金属和非金属表面探伤。其使用的探伤液剂有较大气味,常有一定毒性。
五、涡流探伤(ET)
涡流探伤是由交流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作用于待探伤的导电材料,感应出电涡流。如果材料中有缺陷,它将干扰所产生的电涡流,即形成干扰信号。用涡流探伤仪检测出其干扰信号,就可知道缺陷的状况。
涡流探伤的显著特点是对导电材料就能起作用,而不一定是铁磁材料,但对铁磁材料的效果较差。
其次,待探工件表面的光洁度、平整度、边介等对涡流探伤都有较大影响,因此常将涡流探伤用于形状较规则、表面较光洁的铜管等非铁磁性工件探伤。
常用金属无损检测标准:
NB/T47013.2-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
NB/T47013.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
NB/T47013.4-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
NB/T47013.5-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
NB/T47013.6-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6部分:涡流检测
YB/T951-2014钢轨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8361-2001冷拉圆钢表面超声波探伤方法
YB/T4376-2014轨道交通车轮磁粉探伤方法
JG/T203-2007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
深圳市讯科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认监委认证,具有计量认证C和合格评定认可会CNAS认可资质,依据ISO/IEC 17025运行的大型综合第三方检测机构。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以便为深圳及国内外客户提供更多、更好、更快的服务,我检测中心在工业品、消费品、贸易保障及生命科学四大领域,提供有害物质检测,安规检测,EMC检测,环境安全检测,电子电器产品可靠性与失效分析,材料可靠性与失效分析,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分析,纺织品、鞋类、皮革检测,玩具产品检测,建材与轻工产品检测,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检测,食品、品、化妆品、饲料及食品包装和接触材料检测,验货与合规服务,审核服务,计量校准及仪器销售,半导体及相关领域检测分析等多项综合检测与认证服务。 深圳市讯科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为多领域客户提供一站式检测服务及绿色解决方案,凭借、高效、专业的检测服务,协助企业全面提升产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