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害说明杨梅肿病:又名“溃疡病”俗称“杨梅疮”,是一种害。结果树发病较多,有些当年生的新梢上也有发病。病初,枝上产生乳白色小突起,表面光滑,后增大成,渐变为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呈褐色或黑褐色的木栓化坚硬组织。大小不一,小的直径有1厘米左右,大的可达10厘米以上。主要为害枝干,尤以2~3年生枝梢受害重,一般在枝条的节部发生较多。本病菌形成要消耗树体大量营养成份,形成后阻碍树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导致树势早衰,严重时引起全株死亡,对杨梅生产危害甚大发生规律:病菌在树上或脱落在地上的病枝内越冬。第二年春天,从病表面溢出菌脓,通过雨水传播,另外还通过空气和杨梅枯叶蛾取食及接穗传播。病菌主要从伤口和叶痕处侵入植株体内,该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病在4月下旬,气温15℃左右时开始发生;此时如发生冰雹,病害就大量出现;6月份气温在25℃梅雨连绵的情况下发生快;9~10月又趋缓慢。树龄较大,树势衰弱的果树发病较重。防治方案: 治疗方案:涂抹:剪除病枝,然后对剪锯口用溃腐灵原液涂抹。主干或大枝上的病,用刀将病削掉后(要将病消除干净),用溃腐灵原液涂抹,涂抹时适当的截出一段。喷雾:溃腐灵50-100ml+沃丰素25ml+大蒜油15ml+有机硅兑水30斤进行喷雾2次,枝干上要喷。预防方案(1)春季抽稍前半个月至一个月灌根方案:青枯立克50-100ml+地力旺30-50ml兑水30斤灌根1次,重点在毛细根区和树茎基部,以灌透为目的,药液渗完后薄覆表土。目的:根部吸收杀菌,促进生根,提高根系吸收能力,为作物直接提供营养物质达到复壮效果。(2)萌芽前半个月清园方案方案:使用溃腐灵60-100倍液+有机硅全园喷施。目的:在菌源活跃初期杀菌,营养树干、减少或避免病菌发生。(3)春梢生长期方案:靓果安300倍+有机硅喷雾2次(其中一次复配沃丰素600倍)。目的:促进展叶,叶片转绿快,制造有机物多,树体健壮。同时保花。(4)生理落果期方案:靓果安300-500倍液+沃丰素600倍+有机硅喷施1遍。目的:进行保果,广谱杀菌。(5)果实生长期方案:靓果安300-500倍液+有机硅喷施2-6次,每次间隔10-15天;病害高发时复配大蒜油1000-1500倍或其它化学药剂;作物长势弱时复配沃丰素600倍。目的:通过喷雾持续传导杀菌;营养复壮树体,促进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质多,还可以养树。对其他叶部病害有广谱杀菌的作用。(6)采果后清园方案方案:使用溃腐灵200-300倍液+沃丰素600倍+有机硅全园喷施。目的:一是喷施中药杀菌剂杀菌并修复果痕及农事操作造成的伤口,防止病菌侵入株体,降低株体病菌残留量,预防来年病害推荐产品溃腐灵——中药制剂,原液对枝干无药害,50倍以上对幼嫩花、果、叶无药害,杀菌、修复伤口、促进愈合;靓果安——广谱、高效纯中药保护杀菌剂;代替代森锰锌系列保护性杀菌剂;对真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效,长期使用对腐烂病等枝干病害防效更为突出。沃丰素——营养全面,内含、腐植酸、多糖、微量元素锌、硼等。青枯立克——具有杀菌、抑菌,调理内循环,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修复伤口,减少病菌侵入途径等作用,同时具有补充营养、生根、提苗快、长势好等作用,连续使用无抗药性,任何时期使用50倍液以上对作物安全。大蒜油——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对、均有防效,同时其气味对害虫有趋避作用,复配剂、增效剂;根基宝——一种海藻强力生根剂,增加根系的数量及增强吸收能力;中药制剂特点:标本兼治,药肥双效(能防病治病,能营养复壮株体),无抗药性,可连续使用,无毒无残留,不影响绿色有机标准,任何时期均可使用,安全性高。防治方案治疗方案灌根:青枯立克100ml+地力旺50ml+有机硅兑水30斤灌根2次,重点在毛细根区和树茎基部,以灌透为目的,药液渗完后薄覆表土。喷雾:靓果安50-100ml+沃丰素25ml+大蒜油15ml+有机硅兑水30斤进行喷雾2次,叶片的正反两面都应喷到。吊针:乔化的树体,钻孔打眼,采用吊针的方式把药液输送树体内。使用靓果安50-100ml+沃丰素25ml兑水30斤。预防方案(1)萌芽前半个月至一个月灌根方案:青枯立克50-100ml+地力旺30-50ml兑水30斤灌根1次,重点在毛细根区和树茎基部,以灌透为目的,药液渗完后薄覆表土。目的:根部吸收杀菌,促进生根,提高根系吸收能力,为作物直接提供营养物质达到复壮效果。(2)萌芽前半个月清园方案方案:使用溃腐灵60-100倍液+有机硅全园喷施。目的:在菌源活跃初期杀菌,营养树干、减少或避免病菌发生。(3)春梢生长期方案:靓果安300倍+有机硅喷雾2次(其中一次复配沃丰素600倍)。目的:促进展叶,叶片转绿快,制造有机物多,树体健壮。同时保花。(4)生理落果期方案:靓果安300-500倍液+沃丰素600倍+有机硅喷施1遍。目的:进行保果,广谱杀菌。(5)果实生长期方案:靓果安300-500倍液+有机硅喷施2-6次,每次间隔10-15天;病害高发时复配大蒜油1000-1500倍或其它化学药剂;作物长势弱时复配沃丰素600倍。目的:通过喷雾持续传导杀菌;营养复壮树体,促进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质多,还可以养树。对其他叶部病害有广谱杀菌的作用。1.防治难点:(1)杨梅根系为半肉质性的浅根系作物,抗逆性差,其种植区多梅雨天气,阴雨天多、雨量大,梅雨结束后又持续晴天、烈日高温,根系生长逆境较重,此时作物生长势较弱一旦染病进入不良状态,其生长势难以逆转。(2)病发时除侵染害外还伴随着根、叶功能受损,除枝叶凋萎外,往往还伴随着根系腐烂,导致树体吸收、传输能力减弱,养分、水分传输不上去,进一步弱化树势。如果不逆转其生长势,则持续恶性循环直至死树。(3)不恰当的用肥用药,杨梅生长期管理大多有轻肥少药且夏季用药的特征,导致见病治病为时已晚,夏季用药效果较差的问题。很多种植户年用几次药后,见有所好转,以为病情控制住了,就停止用药。第二年春季果树枝稍看似正常,但到了夏秋季逐渐显症,枝叶开始凋萎,发病枝稍增加,病情逐年加重,约2-4年树体干枯死亡。2.防治要点:在杨梅窜条、放叶、放根等关键时期及时早防用药,可以增加树体养分、促进展叶、生根,“根养叶、叶养根”,提高作物的自营养能力,增强生长势;发病时高浓度用药,迅速控制病情,不能见好就收,需连续用药2-3年;立体化防治,采用灌根、涂干、喷雾多种方式用药,补充作物营养的同时杀死树体内潜藏的病菌。防治经验 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立体防治,先保树后保产,从营养复壮着手不难治但治疗周期较长1、早防早治 杨梅枝梢枯萎病主要由于树势过弱根系生长不良引起,有始发期和加重期,致死期一般两年左右。为早治早防提供了可能,杨梅树成树不易、回报极高,早治早防却有必要。问题是有无合适的产品和方案,中药制剂具有无毒无害、药肥双效作用且无抗药性,可以复方连续使用2、立体防治 杨梅枝梢枯萎病仅从叶部杀菌入手很难达到相应的效果应从浮生根解决根腐问题辅之叶部杀菌复壮立体化,在用药时机和用药次数上应结合作物生长规律足量连续用药用肥,该病害致病非一日之因去病又无之药,需要按疗程通过营养复壮增强树势,逐步解除病害3、病重的树体一定按照先保树再保产的原则治疗,不能因为有初步见好的迹象就停止用药或进行正常生产,否则会产生病害未而反复或因负载过重病害再次加重4、注重综合管理是杜绝和防治病害的必要手段,如及时浇水、合理施肥施药、使树体合理负载,清理树盘等等杨梅枝叶枯萎病又叫“杨梅枝枯病”、“杨梅青枯病”、“杨梅干枯病”、“杨梅枝叶凋萎病”,“杨梅枯萎病”,“白霉立枯病”等等,是一种害,具有发病快、病程长等特点,呈迅速蔓延趋势,树体衰弱,严重影响杨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危害枝干,被害部位失水形成凹陷的带状条斑,病部环绕枝干一周时,枝干即枯死,始发症状为当年枝梢急性凋萎,一般枝梢叶片首先急性青枯,后渐渐呈枯黄、褐黄直至枯死,症状初现时不脱落,1-2个月后叶片才渐渐开始脱落。湿度高时,落叶后的叶痕有白色绒毛状菌丝长出,有时蔓延到枝干及枝条伤口。发病部位木质部受害呈褐色或深褐色。部分幼树树皮伴随纵向开裂,根系受害明显,切断后根部组织颜色变深呈褐色。该病在9月至翌年3—4月集中爆发,症状主要在夏末秋初开始出现,一般从树体上冠部先出现零星叶片青枯,之后顶部、枝条及内膛枝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但次年春季症状减轻,甚至正常抽稍、结果,但秋季出现更严重的症状,重复2—4年,根系枯死,植株死亡。
潍坊奥丰作物病害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民营企业,成立于2010年3月1日,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产业园内。 奥丰公司自成立以来,以"作物病害 促进作物健康"为企业使命,积极研发植物源农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致力于为广大的种植业者提供病害解决方案以及综合植保方案,已开发出"植物源剂""病抑制剂""叶面肥"“复核微生物菌剂”生物菌肥”三大系列产品。相应产品应用方案、案例以及相关经验达几百个,主要服务于蔬菜类、果树类、根茎类、谷类、花卉类等作物的各种病性、、害。 我公司以中理论为基础,积极开发绿色农,传播**农业知识,并实施了产学研结合之路,与多家大学、农业大学、农业植保科研院所、**研究所等机构联合,加大对产品的开发,拟申请专利并用于农作物病方面的专有技术多项,与各科研院所及国内**院校合作研究的课题有十多项,现已具备规模化生产的能力,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了绿色环保的环闭式工艺系统,无任何三废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