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的生长主要是靠蜕壳来完成的,小龙虾从幼体阶段到商品虾养成需要蜕壳11-12次,每一次蜕壳相当于一次“新生”,蜕壳是小龙虾生长发育,增重和繁殖的重要标志。蜕壳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小龙虾的规格大小,所以如何提高蜕壳成功率至关重要!第一个问题:小龙虾为什么要蜕壳?龙虾是一种甲壳动物,是通过蜕壳实现生长的,从稚虾生长到成虾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将发生多次蜕壳。在养殖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小龙虾软壳,蜕壳未遂造成的死亡,脱壳期间被同类吃掉的问题。为了让小龙虾顺利脱壳,应当在小龙虾脱壳前做好准备工作。第二、相应的准备工作有哪些呢? 调好水质 注重营养增加钙质 确保溶氧1、调好水质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改低,常见的微生物制剂有枯草芽孢杆菌,EM菌,光和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在淡水养殖中常用的是枯草芽孢杆菌跟EM菌;海水,半咸水养殖以上几种都是常用的。在养殖周期内一个星期使用一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菌种轮流使用,让水环境达到优,脱壳得到保证。2、注重营养投喂营养全面的饲料,小龙虾蜕壳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能量主要来源于我们日常投喂的饵料,蜕壳前建议加强饵料投喂与营养,可多喂些动物性饵料或者高蛋白商品饲料,视水质,吃食情况合理增加,满足小龙虾储存营养能量;同时对于疾病爆发的高温月份,饲料中需加入大蒜素,三黄粉,五黄粉等中药,对肠炎,肝胰腺病变等进行预防。进入5月可以用板蓝根,十滴水等拌饲料进行投喂。3、增加钙质定期使用石灰,补充水体中的钙,让水中钙元素充足,利于小龙虾对钙的需求,**安全脱壳。对于小龙虾,建议石灰的使用量是10斤一亩一米水深的比例,10天使用一次。4、确保溶氧保证溶氧,淡水小龙虾有一定的耐低氧能力,但在池塘养殖模式下,尤其是精养模式,密度高,对溶氧的需求量高,一般要求不得低于3mg/L。此外,在蜕壳期间小龙虾对溶氧的要求更高,必须保持在5mg/L以上。蜕壳期间,虾子的体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是比较弱的,充足的溶氧能让虾子更好的恢复。同时,应避免小龙虾的天敌生物,比如黑鱼,鲶鱼,黄鳝等。第三、蜕壳期间有什么注意事项呢?1、龙虾蜕壳需要安静的环境,所以在蜕壳期间尽量减少水中作业!2、蜕壳期间,虽然龙虾不怎么吃食,但也不能完全不投料,因为塘口里面龙虾很难做到同步蜕壳,饵料不足会残杀软壳虾;3、蜕壳期间抵抗力较弱,切不可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如杀虫药,杀青苔药等等,以免发生较大应激或者中毒;4、勤巡塘,及时关注龙虾脱壳情况种虾四大选择标准(必看)根据小龙虾特殊的繁殖习性,来年要发展养殖,头一年是收集亲虾的关键时期,养殖小龙虾朋友们应引起重视三、雌雄比例雌雄比例应根据繁殖方法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如果是用人工繁殖模式的雌雄比例以(1~1.5);1为宜;半人工繁殖模式的以(2~3);1为好;在自然水域中以增值模式进行繁殖的雌雄比例通常为3;1四、选择标准1、是雌雄性比要适当,达到繁殖要求的性配比。2、是个体要大。达性成熟的小龙虾个体要比一般生长阶段的个体。雌雄性个体体重都要在30~45克为宜。3、对颜色的要求。要求颜色暗红或黑红色、有,体表光滑而且没有纤毛虫等附着物。那些颜色呈青色的虾,看起来很大,但它们属壮年虾,一般在蜕壳1~2次后才能达到性成熟,商品价格也很高,宜作为商品虾出售。4、是对健康要严格要求。亲虾要求附肢齐全,缺少附肢的虾尽量不要选择,尤其是螯足残缺的亲虾要坚决摒弃,亲虾身材健康无病,体格健壮,活动能力强,反应灵敏,当人用手抓它时,他会竖起身子,舞动双螯保护自己,取一只放在地上,他会迅速爬走。刚进入中国市场3年,预计年销种虾达到3万对,这对种虾市场新贵日也快SyAqua来说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成绩。这两年中国市场上的出百花齐放增加了养殖户的选择,从早前的一两家发展到现在的十家以,相应地竞争也更加激烈,眼下传统老牌种虾企业不断优化产品企业更是携带着全新卖点不断涌现。近几年国内养殖南美白对虾产量逐年下降,从高峰期的140万吨下降到去年80万吨-90万吨之间,降幅接近45%,其背后反映出对虾养殖的难度已今非昔比,过去养虾“靠天吃饭,随便养就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虾越来越难养,养殖户随即开始在各个环节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中养殖户对于虾苗的选择也越发谨慎,因为虾苗很大程度上会决定终的养殖效益。近几年,我国许多地区开始了小龙虾的人工养殖,但是产量高低悬殊,高的亩产达400~500千克,低的仅几十千克。要提高养殖成活率,获得优质高产,必须掌握以下主要技术措施。1、合理的养殖密度保持合理的养殖密度,既有利于充分发挥池塘的生产力,又能提高虾的产量、规格和经济效益。如果片面追求产量而提高养殖密度,则会增加养殖管理方面的难度,小龙虾也会为争夺生存空间而自相残杀。高密度养殖产生的大量残饵和排泄物也会败坏水质,使小龙虾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池塘环境对小龙虾掘洞的影响较大,在水质较肥、底层淤泥较多、有机质丰富的条件下,洞穴减少,也会导致小龙虾自相残杀。一般而论,池塘单养小龙虾的合理养殖密度是:春季(2~3月份)每亩水面投放规格为2~4厘米的幼虾3万~4万尾;夏季(7~8月份)一般不投放幼虾,而投放优质的小龙虾亲虾,每亩水面投放20~25千克,雌雄比例为3∶1;秋季(9~10月份)每亩水面投放刚离开母体的幼虾(体长10~12毫米)3万~5万尾。2、放养规格应基本一致在放养小龙虾时,要注意放养规格不能相差太大,否则必须采用大、中、小3种规格分池放养。在养成过程中,也要注意小龙虾的规格,若规格大小不一,会出现大虾吃小虾的现象,以致成活率大大降低,影响养殖产量的提高。3、正确地投饵养殖小龙虾投饵是关键,投饵时应注意饵料的种类、饵料的适口性、投饵量的确定、饵料的投喂方法和饵料的投喂时间5个方面的问题。小龙虾属杂食性动物,动物性饵料和植物性饵料均能摄食。养殖生产中通常投喂一些谷类、草类植物性饵料和活螺蛳等动物性饲料。小龙虾比较贪食,投饵量不足不仅影响小龙虾的正常生长,还会出现自相残食现象,所以必须确保小龙虾能够摄食到足够的饵料,且饵料新鲜。投饵过量或投喂方法不当会造成饵料浪费和败坏水质。一般按存塘虾的体重来计算投饵量,生长旺季(4~9月份),投喂量为虾体重的7%~8%,其余季节为虾体重的1%~3%。实际投喂时,要结合具体情况,如天气情况、水质状况、池内水生动植物多寡、剩余饵料量多少等,灵活调整投喂量。小龙虾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常夜间出来活动、摄食,白天一般隐蔽在水草丛中栖息。所以,一般9∶00左右投喂总饵量的20%~30%,17∶00左右投喂70%~80%。4、及时改良水质天然小龙虾经常生活在臭水沟里,不少养殖户错误地认为小龙虾具有较强的耐污能力,可以在较差的水质环境条件下生存。事实上,水质条件过差会降低小龙虾的体质和活力。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池水透明度为30~40厘米,pH值为7.5~8.5,溶解氧3毫克/升以上。为此要加强水质管理,经常加注新水,定期(每15~20天)泼洒1次生石灰浆,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3~5克,以调节水质,增加水中离子钙的含量,提供虾蜕壳生长时所需的钙质。一旦池水老化应及时更换,保持池水“肥、活、嫩、爽”,促进小龙虾及时蜕壳生长。在水温适宜、饵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60~90天幼虾即可达到每尾20克左右的商品规格。5、增加隐蔽物小龙虾生性凶猛,有较强的占地习性,在没有足够的洞穴和水草供其隐蔽或隐藏时,自残现象极为严重。利用小龙虾喜欢穴居的习性,建立人工洞穴可有效防止小龙虾自相残杀。人工洞穴可以建在水位以下的坡地上,洞口直径6~10厘米,深15~30厘米。小龙虾还有攀附水草的习性,养殖池中种植或投放水花生、轮叶黑藻、凤眼莲、眼子菜及水浮莲等水草,既可为小龙虾提供隐蔽物,又可增加其生存空间,减少互相残杀。同时水草还可作为小龙虾的食物,降低人工饲料的消耗,节省养殖成本。
四川龙虾种苗基地是四川省较大的集龙虾种苗繁育、商品成虾养殖、龙虾调料加工销售及龙虾产品研发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化龙虾产业开发企业之一。 本公司下设数个龙虾养殖基地,有精养水面2000余亩,是目前全国较专业的龙虾产业综合开发公司。基地人将自已的聪明和智慧与我司*特的地理环境相结合,将自己多年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龙虾种苗繁育与龙虾养殖技术和经验应用到龙虾养殖之中,技术研究人员根据龙虾繁育习性,营造龙虾适宜繁育的较佳场所,优化池塘的生态条件。同时对亲本选择、孵化繁育环境、苗期饲养管理,虾苗捕捞运输等技术进行组装配套。突破了大面积人工高产龙虾养殖、冬季反季节龙虾养殖等道道技术难关,现已成为虾苗繁育,成虾养殖为一体的特色养殖场,彻底颠覆了传统的龙虾只靠捕捞无法养殖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