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火混凝土耐久性修复施工方案二、 检测情况1. 检测单位: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 根据现场检测结果对受火灾影响的构件和区域(系梁、盖梁和刚架塔)进行损伤分级,具体结果见下表:构件和区域损伤分级表构件名称 位置或区域 损伤分级主墩系梁 **面 距北侧边缘2.5m范围内 B 距南侧边缘1.9m范围内 B 中部范围 A 北外侧面 距3号支点墩(系梁东侧端部)4.5m长度范围 C 其余范围 B 南外侧面 距3号支点墩(系梁东侧端部)4.3m长度范围内 C 系梁1/3跨(靠近2号支点墩)4.5m长度范围内 C 其余范围 B 西端侧面 A 东端侧面 A 底面 A **部的刚架塔塔座(3号支点墩)西侧面 B2号支点墩盖梁北侧悬挑部分 西侧面 B 北侧面 A 东侧面 A **面 B 底面 A3号支点墩盖梁北侧悬挑部分 西侧面 B 北侧面 B 东侧面 C **面 B 底面 A刚架塔 塔身 A注:1. 表中A类为轻度损伤,B类为中度损伤,C类为重度损伤。2. 其余各构件及部位未见明显的受火灾影响迹象。3. 检验结论:本工程受火灾影响的部位为主要为2号主墩系梁、2号主墩盖梁和刚架塔,其中系梁北、南侧面、3支点墩盖梁北侧悬挑部分东侧面损伤严重,构件外表面存在混凝土大面积脱落和钢筋外露现象,其余构件和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混凝土脱落、表面熏黑等现象。主线桥北半幅*15联(Z85~Z88)南侧翼板及肋板。经超声法检测,测点位置的混凝土总烧伤深度(烧伤计算深度与表面混凝土脱落深度之和)为6mm~88mm;所取各芯样位置的总烧伤深度(芯样烧伤深度与表面混凝土脱落深度之和)为5mm~83mm。所取过火后混凝土芯样的实测强度为43.7MPa~64.4 MPa,均满足原设计强度等级(C40)的要求。所取过火后钢筋的力学性能基本无影响,满足《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中关于HRB335螺纹钢筋的力学性能要求。三、 处理依据、原则1、编制依据1.1过火检测内容。1.2《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1.3《混凝土界面处理剂》(JC/T907-2002)1.4《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试验规程》(DL/T5126-2005)1.5抗压/抗折参照《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17671-1999);1.6《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试验规程》(DL/T5126-2005)6.1.3执行。1.7《混凝土界面处理剂》(JC/T907-2002);1.8设计图纸要求:修复材料的抗压强度R28≥50MPa,耐久性性能不小于*;1.9材料依据标准:(1) 工程师®B9*性界面粘胶:JC/T907-2002(2) 工程师®A3耐久性高强修补料:CECS 18:2000(3) 工程师®A2耐久性薄层修补料(面层材料):CECS 18:20001.10《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2、编制原则:2.1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与老混凝土界面粘接良好、无空鼓开裂,施工便利、快捷,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等)。2.2确保建筑的耐久性、强度要求,同时保证桥梁整体性和抗冲击强度,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四、 处理方案:通过现场观察,混凝土出现剥落、缺损、强度降低等情况。建议采用北京聚合筋建筑修复技术中心的聚合筋修复体系进行修复处理,确保建筑的耐久性,整体性和抗动载冲击强度,满足正常使用要求。(1)对于C类混凝土缺损**过10mm的重度损伤构件,宜采取聚合筋修复体系重度修复措施处理。具体修复步骤如下:步 骤 方 法 操 作第一步 基层处理 首先凿除疏松位置的混凝土至坚硬混凝土处,打磨去除混凝土表面浮浆。第二步 界面处理 采用工程师®B9*性界面粘胶做界面处理,增强界面粘接力。拉伸粘结强度≥2.5MPa(混凝土破坏)。第三步 混凝土耐久性修复 混凝土表面处理:抹工程师®A3耐久性高强修补料进行修复。厚度依照现场报告中过火情况深度确定,终以基层修复平整为准。抗压强度R28≥50MPa,耐久性要求的小厚度为10mm。 铺设聚合筋网:在底层修补料初凝之前,将聚合筋™耐久性加强网压入工程师®A3耐久性高强修补料表层,以提高修复体系的整体性和抗冲击强度。 表层修补:24小时后表面再抹一层工程师®A3耐久性高强修补料,用靠尺找平。第四步 面层处理 面层修补:24小时后表面再刮一层工程师®A2耐久性薄层修补料保证面层美观度,厚度:1mm左右。详情咨询:工程师 闫海龙由于发生火灾、碰撞、振捣不匀、腐蚀碳化等情况,混凝土常常出现大量表面缺损、剥落、露筋、蜂窝麻面等情况,需要修复。北京聚合筋建筑修复技术中心的工程师®A3耐久性高强修补料专门针对以上问题研制,粘接力强,抗压强度高,为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提供了重要**。一、材料特点1. 耐久性与混凝土同步,工程师®A3耐久性高强修补料是由进口乳液和无机粉料双组分组成,是一种既具有高分子材料的粘接性,又具有无机材料耐久性的新型混凝土修补材料;2. 所含阻锈成分具有低氯离子扩散率的防腐蚀功能,有效阻止除冰盐、冻融对钢筋的锈蚀和破坏;3. 抗压强度高,固化迅速,粘接性能好;4. 有很好的保水性能和抗裂性、高耐碱性、耐紫外线;5. 操作简便,可潮湿基层施工,健康环保。详情咨询:工程师 闫海龙关于水泥路面修补,主要原因是水泥混凝土因取材广泛、价格低廉、抗压强度高、养护费用低等特点,成为当今世界建筑结构中使用广泛的建筑材料。但水泥混凝土主要的缺点是抗压能力差、容易开裂。用水泥混凝土作为高等级路面,一旦受到破损,给维修及养护带来一定困难。所以水泥路面修补已经成为当今路面修补行业的一个热门话题。水泥路面问题有裂缝、缺损、起砂等不同问题,本篇文章就关于水泥路面缺损修补进行讨论。水泥路面修补建议采用北京冶建工程裂缝处理中心的工程师A3耐久性高强修补料。工程师A3耐久性高强修补料为聚合物改性砂浆,用于水泥路面修补以及其他混凝土表面面大体积修复.含有新型阻锈剂,能有效阻止钢筋锈蚀,防止钢筋混凝土出现各种化学腐蚀.提高水泥路面修补后使用年限,和安全性能.水泥路面缺损是常见的混凝土问题,如果出现水泥路面缺损,要早修复,时间越长,修复起来越困难,成本越高,并且成功率越低。此产品在很多成功的工程案例,如用于北京某高速收费站混凝土路面缺损修补,交通部公路交通试验厂路面修补,南苑机场停机坪缺损修补等混凝土修补技巧混凝土裂缝1形成的原因产生裂缝的一般机理一般认为是由于混凝土材料(包括水泥石和粗细骨料)变形受约束所引起的内应力大于材料抗拉强度的缘故。一般可用“粘结-滑动”的机理加以解释。混凝土可见裂缝的发生和开展,是钢筋和混凝土间不能再保持变形协调而出现相对滑动的结果。裂缝宽度本质上是裂缝之间受拉混凝土拉伸变形和受拉钢筋拉伸变形之差。2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方法①由于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过长,浇筑速度过快,振捣不实、施工缝做法不当、模板走动等原因形成裂缝,可以采用一般混凝土裂缝补强措施或者充填混凝土材料、钢锚栓加固、甚至粘钢板加固、预应力加固等办法补救。②对于气候干燥、初期养护不好,混凝土早期受冻,大气温度湿度变化产生的裂缝,应用裂缝表面处理法,充填混凝土材料,或注入环氧树脂法等措施,受冻严重的构件,有的要拆除,有的需要加固后方可使用。③对于地基过大不均匀沉降产生过宽的裂构件产生过宽的裂缝,应采取缝,由于承受荷载使加固办法,如灌浆法、面层法、加设钢筋混凝土外套法、外包型钢法、粘贴钢板法、预加应力法、改变传力途径法、增设构件法等。混凝土麻面1形成的原因及特征是由于混凝土表面缺浆、起砂、掉皮的缺陷,表现为构件外表呈现质地酥松的凹点,其面积不大(小于或等于0.5m2)、深度不深(小于或等于5mm)、且无钢筋裸露现象。这种缺陷一般是由于模板湿润不够、支架不严、捣固时发生漏浆或振捣不足,气泡排出以后及捣固后没有很好养护而产生。2麻面的防治措施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处理缺损厚度在5mm以下的情况可以,可以使用工程师A2耐久性薄层修补料进行面层修复。5mm以上的情况可以使用工程师A3耐久性高强修补料进行修补。其中新老混凝土交接处,还需要进行界面处理,预防后期空鼓以及表面脱落等危害发生。混凝土缺棱掉角1形成的原因是指梁、柱、墙、板和孔洞处直角边上的混凝土局部残损掉落。产生的原因如下:①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未充分湿润,造成棱角处混凝土失水或水化不充分,强度降低,拆模时棱角受损;②拆模或抽芯过早,混凝土尚未监建立足够强度,致使棱角受损;③起吊、运输时对构件保护不好,造成边角部分局部脱落、劈裂受损等。2掉角预防的措施:1)模板在浇筑砼前应充分湿润或刷涂均匀脱模剂,砼浇筑后应认真洒水养护;2)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砼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北京聚合筋建筑修复技术是国内集建筑物裂缝调查、裂缝处理机构,拥有经验丰富的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及建筑材料学科,提供针对性的修复方案和材料选择。 “工程师?自动低压灌浆技术”及工程师?的裂缝修补、耐久性保护、结构加固产品体系,并与建筑研究总院工业诊断与改造技术、北京粘接学会等学术团体进行广泛的交流,不断开发研究新技术、新材料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承担混凝土梁柱地面、屋架、楼板、墙体、地下室、桥梁、公路等工程裂缝空鼓的灌浆修复、加固补强等维修改造任务。自1989年产品进入建筑市场以来,已对千余项工程、民用建筑进行了加固修复,并了良好效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我们的使命:修补微细裂缝塑造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