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料平台监控系统在原卸料平台基础上创新设计,在平台内设置重量传感器,将传感器与显示器及声光报警装置连接,当作业人员在装料过程中**过额定重量时,报警装置会自动发出声光报警,及时提示现场作业人员立即纠正,如持续报警,系统将自动记录违章信息,通过实时采集重量传感器,显示数据到显示屏上,并将数据上传到平台。通过平台可实时察看卸料平台的数据,并可查看历史数据。在卸料平台**载时可提供声光报警,并上传到云台进行提醒实时监控卸料平台工作数据通过GPRS传输至云平台和手机APP、基本杜绝了卸料平台**重堆码材料的违章行为。
各地实名管理系统实时对接
2019年2月,广东省住建厅印发《关于印发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用工实名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从5月1日起,在建建筑工程施行用工实名制,建筑项目负责人、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工人均被纳入实名制管理对象内。
通知规定各地实名管理系统与各工程建设项目关联,并和省级系统实时对接,实现全省施工现场人员信息互联互通。施工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对实名管理负总责;专业分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对本企业施工范围的实名管理负直接责任。
浙江
全面实施按月足额支付工资
浙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出台《全省建筑业开展“浙江无欠薪”行动实施方案》,建筑业企业要在施工现场建立所有施工人员花名册、考勤册和工资册等实名管理台账,动态反映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底数、出勤记录、工资发放等情况,2019年年底前实名制覆盖90%以上的在建工程项目,2019年年底基本实现全覆盖。
同时,建筑业企业要按月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实现月清月结。到2019年年底,有80%以上的在建工程项目执行按月足额支付工资,2019年年底前达到90%,到2019年年底基本实现全覆盖。
大力培育建筑产业工人
2019年1月22日,山东省住建厅发布《山东省建筑业劳务用工制度改革试行方案》, 改革方案提出,要通过全面落实劳动合同制度,严格实行施工现场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健全工资支付**制度,建立健全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切实保护建筑工人合法权益。
对符合当地住房**条件的建筑工人,要纳入**范围,同时通过完善教育培训考核鉴定制度,促进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推动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享受城镇化政策。到2020年,全省要培育100万名职业化产业工人,中级工以上的建筑工人占比达到25%。
对不落实劳动合同制度、不执行实名制管理、拖欠建筑工人工资和在培训考核鉴定中弄虚作假的企业、机构和相关责任人员,建设主管部门将加大检查督查力度,严肃查处并记入诚信记录,实施信用惩戒。
四川
逐步实现从业人员实名制全覆盖
2019年4月,四川住建厅下发通知,明确推行从业人员实名制。从2019年1月1日起,经实名认证的从业人员数据用于企业资质申报、参与招投标的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认定等。如未经实名认证,不能参与招投标的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的认定。
通知同时还提出,要逐步实现从业人员实名制全覆盖,包括注册执业人员、技术职称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
工程项目应实施封闭管理
2016年11月,福建省住建厅下发文件,要求2019年1月1日起,全省建筑和**工程项目全面推进项目劳务实名制管理。
文件规定,工程项目应实施封闭管理。鼓励施工现场设立进出场门禁系统,采用指纹打卡、脸模识别、IC卡进出等技术实行电子打卡,落实实名考勤制度。
劳务人员进场后,要于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率应达到**。劳务工人进场、退场时,要签订承诺(确认)书,项目部应结清工资报酬。
1、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
建筑劳务工人绝大多数来自农村,是典型的农民工。拖欠农民工资问题严重损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影响了企业稳定,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实名制有利于监督劳务企业工资发放,防治欠薪问题的发生。
2、提高工人素质和工程质量。
实名制解决了工人归属问题,降低工人流动性,有利于开展劳务人员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实行持证上岗,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3、规避用工风险解决劳务纠纷
劳务企业与劳务人员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方缺乏法律约束和保护,也给总包监督和**仲裁增加了难度。实名制的实行有利于保护企业和劳务人员双方的权益。
4、督促用工企业承担应尽责任
实行劳务实名制管理,将推动用工单位为工人缴纳社保,也会使总包企业了解劳务企业用工数、工资总额,便于总包企业有效监督劳务企业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5、有利于安全管理避免恶性事件发生
实行劳务实名制管理,将彻底杜绝闲杂人员混入施工现场,有利于工地现场治安管理。
6、有利于保存原始凭证
实行劳务实名制管理,公开劳务人员考勤、工资支付、社保缴费情况并保存记录,在遇到劳动纠纷时可以作为法律依据,便于公安、**部门及时依法处理纠纷,避免企业损失。
一、智能工地系统产生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筑不断增加,每日都有新建筑在施工;建筑工作由于行业性质,目**临着环境复杂、人员杂乱、缺乏有效管控等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建筑工地潜伏危机,工人在如此危险的环境下施工,遇到突发事件时不能准确知道受困人数以及施工人员的具体位置,拖延救援工作,工人的人生安全得不到**。
施工现场与生活区没有隔离和安全防护措施,外来人员擅自出入工地,农民工家属及子女随意进出工地,使项目的正常施工受到严重干扰。
由于施工环境的限制,设备与材料的安全管理不完善及部分工人的自我防护意识薄弱,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工地的建筑材料、设备以及工人的财产得不到**。
建筑工地,工人杂乱,安监部门很难监督施工人员的工作量以及工作效率,人员管理困难。
工人考勤无法量化统计,工资与工时对不上,工地说了算,工人的利益得不到**,容易引起劳资纠纷。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几年建筑安全事故、劳务纠纷事件时有发生,如何才能安全、高效、有序的生产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针对建筑工地环境复杂、人员杂乱、缺乏有效管控,导致施工设备材料被盗、施工人员存在安全隐患、劳资纠纷等问题。面对日益复杂的工地安全隐患和日益紧张的劳务关系,杜绝于未然,中控科技特推出工地智能一卡通管理系统,对工人出入工地的信息进行采集、数据统计及信息查询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实现*“考勤、门禁、监控、信息发布”的智能化综合管理。
二、智能工地系统方案设计原理
硬件包括:三辊闸(翼闸或摆闸)、考勤机、LED屏、视频监控摄像头、电视、手机等硬件全部连接互联网。
功能:在外可以用手机查看人数,调取查看工地摄像头,在家可以用电视看项目人数和调取工地摄像头。有别于传统的局域网,可在任何地方即时知道施工现场及各个劳务班组人数情况,有利于进度把控和风险监控。
合肥嘉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开发区,是一家以科学技术大学、科学院合肥智能研究所为依托,致力于智能化建筑和起重机械安全控制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新型高科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