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树体健康和足够的钙硼补充有助于芒果上粉,如果一个上粉均匀的芒果是很难被露水
或潮湿的天气浸泡,而只是停留在果粉上,不会接触到果皮,自然保护果皮,不具备露水斑发
生的条件,减少露水斑的发生。
在2000年之前,芒果上没有露水斑这个词,2005年左右,也是没人在意到芒果露水斑。
2010年之后,露水斑开始在芒果上陆续产生,近几年在海南、广西等地全面爆发。这与芒果
生产过程中使用过量调节剂的时间性比较吻合。果农盲目的追求芒果的个头,增加了调节剂的
使用,加上栽培环境、管理不当等原因芒果露水斑相应出现。虽然露水斑不影响食用,但
芒果的颜值却大受影响,价格也大打折扣。
芒果在什么情况下容易上露水斑呢?①园区选择不当,平地、向阴的果园相比向阳地较易
发生,露水大、潮湿或连续阴雨天气等,易上露水斑;②树枝过密,不通风,管理不当、挂果
过多等原因,造成的树势弱,抗病差。③使用过量,使得果实皮薄,同时对树体造成潜在
的、不可见的危害,免疫力降低。
芒果的种植户都知道,芒果一般会经过两次生理落果高峰期,次是发生在谢花后的两
周左右,一般是因为花朵在花期种植授粉受精不良,影响芒果小果的发育,引起芒果枯黄脱落
现象;第二次生理落果高峰是在谢花后的4—7个星期,这个时候的落果,有一部分是果实生
长异常,形成的畸形果和败育果而引发的脱落,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栽培管理不到位,水肥
的管理不当,养分供应不足或刮风下雨而引起的芒果脱落,在谢花后的两个多月,生理落果现
象就少有出现。在生理落果后留下来的果枝很难自然脱落,留下来的果枝因为风吹等原因会刮
伤果面,所以在生理落果之后要注意剪疏无果的果穗。
发病
病叶初期出现褐色小斑点,周围有黄晕。病斑扩大后成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数个病斑融合后形成大斑,使叶片大部分枯死。嫩叶受害后病斑突起,后穿孔。花序感病后产生黑褐色小点,扩展形成圆形或条形斑,多在花梗上。严重时整个花序变黑干枯,花蕾脱落,使芒果全部或部分不开花。未熟果实感病后,产生黑褐色小斑点。若果柄、果蒂感病,则果实很快脱落。接近成熟或成熟果实感病,初期形成黑褐色圆形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色,中间凹陷。有时病斑联合,果面变黑。病部果肉初期变硬,后期变软腐料。潮湿天气下,病部产生淡红色孢子堆。嫩枝感病产生黑色病斑,病斑向上下扩展,环绕全枝后形成回枯,病部以上部分枝叶枯死,病部产生许多小黑点。
2)发病规律
病害流行要求平均温度在16.5℃以上,病害流行要求平均温度在16.5℃以上,低于14.5℃病害下降。适宜病害流行的相对湿度在90%以上,低于86%病害下降。
3)推荐产品:
溃腐灵——中高效清园剂;原液对枝干无害,50倍以上对幼嫩花、果、叶无害,、修复伤口、促进愈合;
靓果安——广谱、高效纯中保护剂;代替代森锰锌系列保护性剂;对真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效,长期使用对腐烂病等枝干病害防效更为突出。
沃丰素——营养全面,内含、腐植酸、多糖、微量元素锌、硼等。
中制剂特点:标本兼治,肥双效(能防病治病,能营养复壮株体),无抗性,可连续使用,无无残留,不影响绿色有机标准,任何时期均可使用,安全性高。
四、防治方案
1)做好清园工作:萌芽前半个月、秋季采果和落叶2/3后,使用溃腐灵60-100倍液进行全园喷施,杀灭病菌,营养树体。
2)生长期定期:靓果安300-500倍+沃丰素600倍进行保护,特别是展叶期靓果安的300倍,沃丰素600倍2次。
备注:
1)雨季连续喷:遵循雨多多喷、雨少少喷、无雨定期喷施的原则。
2)从事绿色有机生产的可将靓果安浓度提高到150倍液使用。
五、预期效果标准
1) 防治病效果:在果实成熟前不会出现病现象,叶片浓绿、厚实,光合作用强,果树的长势良好。
2) 营养复壮效果:
叶片:大、厚、亮、柔软、黑绿;
当年生枝条:色鲜、粗壮、节间短、不毛长;
主干:光滑、富有年轻态;
果实:色亮、型美、糖度高;
次年春天:花芽饱满、树体返青快;
抗逆性强:抗病、抗冻能力增强。
3)使用安全:花期、幼果期均可使用,对果树不会产生害,对有关不会产生果锈。
4)无抗性,可连续使用。
5)无无残留,不影响绿色有机标准。
水泡病是芒果中常见的生理害,尤其是金煌芒果果实个大,
肉质软、纤维少、果实甜度高,商品较高,但在种植管理上,极
易发生生理害,其中水泡病对金煌芒果的危害为普遍严重。
潍坊奥丰作物病害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民营企业,成立于2010年3月1日,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产业园内。 奥丰公司自成立以来,以"作物病害 促进作物健康"为企业使命,积极研发植物源农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致力于为广大的种植业者提供病害解决方案以及综合植保方案,已开发出"植物源剂""病抑制剂""叶面肥"“复核微生物菌剂”生物菌肥”三大系列产品。相应产品应用方案、案例以及相关经验达几百个,主要服务于蔬菜类、果树类、根茎类、谷类、花卉类等作物的各种病性、、害。 我公司以中理论为基础,积极开发绿色农,传播**农业知识,并实施了产学研结合之路,与多家大学、农业大学、农业植保科研院所、**研究所等机构联合,加大对产品的开发,拟申请专利并用于农作物病方面的专有技术多项,与各科研院所及国内**院校合作研究的课题有十多项,现已具备规模化生产的能力,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了绿色环保的环闭式工艺系统,无任何三废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