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疾控
专业性、技术性很高。实验室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对人、物流向;抗震、废水、通风、空气质量、等均有较严格的要求。尤其要注意的是生物安全类实验室的压差控制,以及通风废气处理和防止系统的交叉污染。
3、相对离心力和离心时间
1)相对离心力(RCF):是指在离心力场中,作用于颗粒的离心力相当于地球引力的倍数。重力加速度g=980厘米/秒2。故RCF的公式如下:
RCF=Fc/Fg=mω2R/mg=ω2R/g
=(2πrpm/60)2R/980=1.118×10-5R(rpm)2
如以N代表rpm,同上式可转化为:
RCF=1.118×10-5RN2 (4–13)
其中R为离心转子的半径距离(cm),N为转速(转/分)。
一般情况下,低速离心时常以rpm来表示,**速离心则以g表示。计算颗粒的相对离心力时,应注意离心管与旋转中心的距离R。由于转子的形状及设计差异,离心管的口部和底部到旋转轴中心距离差异很大。如:离心管口R=4.8厘米,管底R=8.0厘米,rpm=12000
RCF口部=1.118×10-5×(12000)2×4.8=7737×g
RCF底部=1.118×10-5×(12000)2×8.0=12891×g
由此所见,作用于离心管口部和底部的离心力相差近乎一倍。这不仅说明了**速离心时用g代替rpm的原因,也说明了R应指旋转轴中心到某被分离物质颗粒在离心管中所处位置的距离,该颗粒所受到离心力随其在管中的移动而变化。科技文献中,离心力的数据常指其平均值,即离心管中点的离心力。
为了便于进行转速和相对离心力之间的换算,Dole和Cotzias在式4–13的基础上制作了三者关系的列线计算图4–2,图示法较公式法计算方便。已知离心转子的半径、转速和相对离心力中的任意两个数值,可以求得*三个数值。在列线计算图中找到两数值对应的点位置,过两点作直线,直线与*三条列线相交,交点的数值即为所求*三者的值。
高速离心机在广泛用于生产工艺之外,现在也大量应用于实验室设备。,由于采用直流变频电机或直流无刷电机,速度一般可调并且具有较高转速,JIDI高速离心机采用离心机变频电机,可达20586r/min,离心力29326xg。高速离心机台式结构,全钢制结构,整机采用人体工学设计,外观大气美观。高速离心机采用三相交流变频电机驱动,运行噪音低、使用寿命长、提速快、负载能力强。JIDI高速离心机采用微电脑控制系统,触摸彩屏。
高速离心机产品特性:
●驱动:采用三相交流电机驱动、进口轴承,免维护、大力矩、升降速度快、用**的三角连杆电机固定及三级减震系统结构,运转平稳安全。
●显示:采用全触摸5寸彩屏显示, 无任何按键,操作方便简洁,显示清晰明了,五秒内可完成设置操作,节约用户宝贵时间。
1)速度区带离心法
速度区带离心法是在离心前离心管内先装入密度梯度介质(如蔗糖、甘油、KBr、CsCl等),待分离的样品铺在梯度液的**部或梯度层中间,同梯度液一起离心。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颗粒离开原样品层,按不同沉降速度向管底沉降,离心一定时间后,沉降的颗粒逐渐分开,后形成一系列界面清楚的不连续区带。沉降系数越大,往下沉降越快,所呈的区带也越低。沉降系数较小的颗粒,则在较上部分依次出现。在离心过程中,区带的位置和形状(或宽度)随时间而改变,因此区带的宽度不仅取决于样品组分的数量、梯度的斜率、颗粒的扩散作用和均一性,也与离心时间有关。时间越长,区带越宽,适当增加离心力可缩短离心时间,并减少扩散所导致的区带加宽现象,增加区带面的稳定性。
归纳起来有两种密度梯度液,一种密度随管长或半径呈阶梯式增加,为不连续梯度。另一种是密度随管长或半径逐渐增加为连续梯度。
不连续密度梯度制备:通常先配好一系列不同密度的溶液,然后用移液管将梯度介质由浓到稀沿管壁小心加入,或用一加细管的注射器针头插到管底,从稀到浓一层层地铺到离心管中,即可产生一个不连续的密度梯度。
连续密度梯度制备:简单的设备包括两个柱形的容器。中间装一连通管,连通管上安装有活塞开关,两边为储存室和混合室,后者内装有搅拌器,通过导液管使混合液流入离心管中。离心管**部和底部所需要的两种不同密度溶液,分别装入储存室和混合室内。将较浓的溶液放在混合室中,较稀的溶液放在储存室中。开动搅拌器,打开接通管活塞,控制流速。导液管口必须紧贴离心管壁,(或导液管口插到管底部位并位于其中心),因为这样从混合室中流出蔗糖溶液的浓度以线性速率减低,使溶液沿离心管壁流下,可以避免扰乱已形成的密度梯度。
盐城市安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是生产、销售离心机的专业企业。公司不断引进国外**并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使产品技术紧跟世界**水平,现生产七大系列(实验离心机,小型离心机,低速离心机,冷冻离心机,台式离心机,高速离心机)50余种规格的离心机产品。公司对离心机产品的**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入研究。如:转子**高速实验、**冷冻实验,转子光弹实验,电阻法应变测量试验、轴对称有限元法理论计算等,研制开发了变频电机驱动,微机程序控制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新一代离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