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关于推广使用污染治理设施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的通知
宿环发〔2019〕62号
关于推广使用污染治理设施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的通知
各县(区)**,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环保职能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关于印发〈“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苏发〔2016〕47号)要求,按照市委市**《关于印发〈宿迁市落实省委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宿发〔2016〕33号)部署,围绕治污减排、执法监管领域,**管理机制、手段创新,有效规范环境秩序,市**决定在全市重点企业推广使用污染防治设施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以下简称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以实现治污设施用电实时监控,进一步加强污染防治工作,提升全市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规范运行水平,现就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推广范围
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的推广范围主要包括:一、纳入市控重点源管理的企业。二、虽未纳入市控重点源管理,但企业实际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三、未纳入市控重点源、污染物排放量不大,但排放的如挥发性**物、恶臭类气体等扩散范围广、嗅觉阈值较低,易产生扰民的企业。
上述企业的所有有动力污染防治设施须安装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终端。
二、责任主体
排污企业为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安装运行维护的责任主体,负责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的安装、运行、维护。排污企业要选择符合《宿迁污染防治设施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技术方案》要求(见附件1)的设备,组织安装并投入使用,逐步实现与市**联网;也可委托相关企业实施设备安装、维修保养以及系统技术维护。委托专业公司安装维护的企业,要提供必要的场地及技术支持,积极配合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的安装工作。正常运行后,排污企业应负责该系统的运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各地**或职能机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及监督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的安装管理,并负责对企业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日常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时间节点
按照全市工作统一安排,各地须于5月底前完成方案下达及工作部署,6月底前完成部分重点企业的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的试点安装,9月底前完成面上推广,11月底前确保纳入推广范围的所有企业完成安装使用,逐步纳入全市污染防治设施在线监控系统,不断完善在线监控设施监控监管制度。各地将辖区内安装推广使用情况填写《宿迁市重点企业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安装信息表》(见附件2),于2019年12月5日前报市**监察支队。
市**将于2019年12月底对各地的工作组织实施情况进行抽查,对未完成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推广任务的地区进行通报,并在年终考核中进行扣分处理。
四、相关要求
(一)各地**或职能机构要积极督促相关企业推进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的安装工作。排污企业应充分认识安装、使用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主动实施安装使用。
(二) 各地**或职能机构要结合日常监管要求对排污企业的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的安装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要通过探索实施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政策倾斜、环保信用评价加分等方式,提升排污企业的积极性。对拒不安装或使用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的要纳入重点监管,对其日常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一律严厉处罚。
(三) 各地**或职能机构通过全市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平台或APP,综合运用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与在线设施监管平台对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对不正常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处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排放行为。
宿迁市环境保护局
2019年4月20日
安科瑞工业企业污染防治用电监管系统响应**《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蓝天保卫战
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党的*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为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制定本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指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绿色发展。强调深化工业污染治理。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将烟气在线监测数据作为执法依据,加大**标处罚和联合惩戒力度,未达标排放的企业一律依法停产整治。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度,2020年底前,完成排污许可管理名录规定的行业许可证核发。
三年蓝天保卫计划中不光政策完善,采用技术较是**,行动计划中指出: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将建立完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严格环境执法督察。完善环境监测监控网络。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优化调整扩展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强化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体系建设。加强移动源排放监管能力建设。建设完善遥感监测网络、定期排放检验机构国家—省—市三级联网,构建重型柴油车车载诊断系统远程监控系统,强化现场路检路查和停放地监督抽测。强化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城市和区县各类开发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运维全部上收到省级环境监测部门。
常州市武进区环保设施开没开 用电监控实时掌握
经开区强化企业污染防治再出新招。3月16日,从经开区环**局获悉,自去年底起,经开区对部分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安装用电监管系统,**工作人员通过手机APP,即可查看企业的环保设施是否正常运行,监管企业的生产状况。截至目前,已安装并联网的企业有9家。
据了解,经开区环**局积极组织协调各有关单位,做好辖区内列入大气应急管控清单企业、规模以上餐饮企业、日处理能力3000吨以上污水处理厂和直接向水体排放水污染物的企业等重点单位排查工作,确定需要安装用电监管系统的企业名单和监控点位。
“在企业的生产设施和环保处理设施上安装用电监控系统,主要是监控企业环保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手机APP相当于在线监控系统,一旦设施不运行,手机就会发出报警提醒。”经开区环**局副局长赵军说,该系统有利于切实提升重点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规范运行水平,实现对企业生产运行、污染排放全流程、差别化、精细化管理。
“批安装的是大气应急管控清单中的火(热)电、钢铁、建材等企业,*二批为铸造厂,*三批为电镀、印染企业。”赵军说,目**入安装名单的共32家企业,其中,9家安装并联网,3家已安装未联网,剩余的企业也在准备安装中。今后,经试运行稳定后,环**局将其列入日常监管对象,加强现场检查,确保用电监管系统正常运行。
环保用电监管云平台可行性研究及解决方案
2018年5月22号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17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全国338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比2013 年下降22.7%,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39.6%、34.3%、27.7%;全国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67.9%,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8.3%。空气和水质都有稳步改善,这些改善依赖于无数环保设备的安装运行以及**加强监察力度。接下来如何较有效的监督环保设备正常运行从而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形成长效机制也是即将面对的问题。
1 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2013年以来,中国雾霾天数创52年之,PM2.5成为热门的环境名词。大气污染,固体垃圾排放和水污染已经让我们的天空不再蓝、空气不再清新、河流不再清澈,过去唯“经济发展”的管理习惯与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已经让现在的我们尝到了恶果,加强对于资源节约、废物减排和治理污染技术的研发和执行已经迫在眉睫。
2018年6月24日公布的《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意见确定了到2020年三大保卫战具体指标:全国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以上;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70%以上,劣Ⅴ类水体比例控制在5%以内;近岸海域水质优良(Ⅰ、Ⅱ类)比例达到70%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5年减少15%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减少1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2 环保监察的难点
环境监察是**实施统一监督、强化执法的主要途径之一,这也是打赢三大保卫战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环保监察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不少难点。
1) 企业数量多,行业类别多,工艺错综复杂;
2) 仅仅只有少数有组织排放的规模化大企业纳入了自动监控,对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监管手段;
3) 缺乏重污染天气下应急响应和对停产、限产、错峰生产企业的有效监控手段;
4) 对于企业环保监管,缺乏有效的监管指标和预警手段;
5) 监察人员有限,监察力度要求又非常大,无法避免漏查和错杀的问题。
3 解决方案
AcrelCloud-3000环保监管云平台创新地依托于电力传感、物联网(2G/4G/NB-IOT/LORA等)、大数据和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将企业总用电、生产设备用电和污染治理设备用电纳入云平台监控,通过关联分析、停电分析、停产限产分析、越线分析等计算方法,及时发现环保治污设备未开启、停电、空转、减速、降频和异常关闭等异常工作状况,同时结合调取视频监控、废气废水排放量和浓度的远程监控,来有效应对环保监管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实现在线联防联动。
本平台遵循以下标准开发:
大气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法
土壤污染防治法
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3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5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60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GBT50062-2008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T 50063-2017 电力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江苏省大气污染工况用电监控技术指南
促进大数据发展三年工作方案(2016-2018)
促进大数据发展2016年工作要点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1) 环保用电数据采集统计和展示
环保用电监管平台通过2G/4G/NB-IOT/LORA等网络技术采集企业生产用电、环保设备用电数据,并通过曲线图、柱状图、报表等方式直观显示企业用电、产污设施用电和治污设备用电情况。其中用电和功率曲线中包含设置的设备启停阀值,企业整体用电中显示企业停产的阈值。根据设置的启停阈值,判断生产时间和治污设施运行时间是否吻合。
1) 治污设备异常运行实时报警
通过关联分析、**限分析、启停时间分析,及时发现治污设备未开启、异常关闭及减速、空转、降频等异常情况,同时通过数据分析还可以实时监控限产和停产整治企业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通过APP推送、自动语音电话或者短信发出报警信号。
2) 停产限产和错峰生产分析
为了应对重污染天气下,**发布的一系列停产限产和错峰生产等应急预案的监控,系统能够根据设置的方案自动判断分析,对企业拒执行指令、违规生产等状况时间向**预警。
3) 提高环保监察效率
环保用电平台依托大数据技术自动分析,能达到人力所不及的及时性和连续性,可以为环保监察部门节省大量人力资源,提高监察效率。
4) 企业环保设备运行报告和能效分析
环保监管平台自动生成企业环保设备运行诊断报告,配合环保监察部门分析设备环保设备运行情况,以便较准确执法。也能够为企业提供设备的能耗分析和能耗排行报表等报告。
5) 排放视频监控和排放量监控
结合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等传感器检测,实时监测企业的排放量,结合排放指标等设置,
4 结束语
今年进入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的*二年,环保治理**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要巩固和继续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环保监察不能搞突击,要形成长效机制就必须借助数字化手段,合理使用网络技术和大数据平台实施不间断的监管,提高监管效率,为尽早实现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的目标贡献力量。
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是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286 SZ.)的全资子公司,是电动机保护器、导轨电能表、有源滤波柜、工矿用电、远程预付费系统、智能无线测温系统、三相智能电能表、微机保护装置厂家等系列产品的生产基地。公司位于江苏省江阴市,目前现代化生产厂房面积达3万平方米,电子组装生产线均采用无铅生产工艺,生产检测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公司采用的信息管理系统,是江苏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公司通过在产品、技术、生产工艺上的技术积累和持续创新,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成功实现科技转型,由原来普通数显仪表和电量传感器的生产转到智能网络电力仪表、智能马达保护装置、智能光伏汇流装置、电能质量装置、电气火灾装置、消防电源设备、隔离电源柜、有源滤波装置、光伏汇流箱、光伏并网逆变器等产品的产业化,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江苏省。公司还先后与上海电科所、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组成产学研联合体,围绕智能电网用户端的电力、电能管理和电气安全开展产品研发,其中与上海电科所合作开发的“1/4抽屉柜智能马达管理单元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被列为*科技特派员项目。公司以用户端智能网络电力仪表及系统集成为主导产业,坚持“为客户设计**”的经营理念,走化、市场化、规模化道路,努力实现“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争做好的智能配电供应商”的战略目标,为客户提供可靠用电、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完整解决方案,在智能电网用户端、新能源、物联网等领域不断探索开发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