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危害叶片,受害叶片有不规则褪色变化,或有褐色不规则斑点,后期病斑扩大,多个病斑联合成更大的病斑,以致叶扭曲或全叶黑枯死。
方案:
发现病株,用青枯立克100-倍+大蒜油1000倍进行喷雾,连用2-3次,无间隔(一遍连续打)病情严重的其中一遍可复配其它化学药。生长势弱的配合青枯立克-300倍+沃丰素600倍+地力旺500倍灌根。
四、预防方案:
1、出苗后使用青枯立克-300+地力旺500倍喷雾3-4次,其中复配沃丰素600倍2~3次,每次间隔5-7天。
2、病害高发期重防:在病害高发期前用青枯立克100-倍+地力旺500倍进行喷雾,每次间隔5~7天左右,可复配一次沃丰素600倍,上病时可复配大蒜油1000倍喷雾,也可配合灌根一次。
五、注意事项:
1、《青枯立克》与《大蒜油》复配时,须先加水后依次稀释。
2、公司产品与其他药剂复配时应先稀释公司产品作为母液。
3、大蒜油苗期慎用。
方案:
1、发现病苗后立即拔除。
2、用《青枯立克》100-ml+《大蒜油》15ml+《沃丰素》25ml+有机硅兑水30斤,全面喷雾3-4次,每次间隔3—5天,控制后改为预防。
五、预防方案:
1、使用青枯立克100ml兑水30斤对种茎进行消毒处理;
2、出苗后,使用青枯立克50-100ml+大蒜油7ml+有机硅兑水30斤全面喷雾3次,每次间隔10天左右;
3、高发期防治:在高发期(高温雨季、高湿)前用青枯立克50-100ml+大蒜油15ml+沃丰素25ml+有机硅兑水30斤喷施3次,每次间隔7天。
六、注意事项:
1、《青枯立克》与《大蒜油》复配时,须先加水后依次稀释。
2、公司产品与其他药剂复配时应先稀释公司产品作为母液。
农业防治
1、选择优良抗病品种,播种前,将种茎进行处理和消毒,如晒种和药剂拌种等,防止种茎本身带病菌。
2、选择壤土或砂壤土、PH值在6.5~7之间的地块种植半夏。秋季多雨的地区,所选的地块要有20%的坡度,平原地区和较平整的地块,要规划好排水沟,确保连阴雨天气及时排除积水。
3、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增施磷钾肥,及时中耕除草,提高植株抗病能力。连阴雨天气及时中耕松土,打破土壤板结,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吸收。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减少伤口的形成。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以防病菌蔓延。做好烂茎抢收和脱皮加工处理工作。
药物防治
方案:对于初上病的,尽快用青枯立克60-100倍+大蒜油1000倍喷雾处理,周围未上病的也要做好预防,可上喷下灌立体化用药,有效防治病害。
预防方案:
1、采用块茎繁殖的,下种时喷施定植沟。用青枯立克-300倍+地力旺-300倍喷施定植沟,杀灭土壤中的真;
2、出苗后叶片喷雾。青枯立克300倍+沃丰素600倍叶面喷雾,药液能被叶片吸收向下传导至块茎,可修复伤口,补充营养,杀灭菌源。
3、在块茎膨大期前或梅雨季节来临前用青枯立克+沃丰素+地力旺喷雾配合灌根,此时用药,首先杀菌,其次能够及时补充膨大期所需营养,快速修复块茎与土壤摩擦产生的伤口,另外施用地力旺增加土壤中有益菌数量,活化土壤,土壤疏松透气,提高土壤肥力。
该套餐不仅适用于半夏,也同样适用于天南星、贝母、白术、麻山药等中草药作物,在苗期及病害高发期提前用药,高效防治叶部病害和土传病害。利用中(草)药制剂青枯立克安全性高、作用广谱、传导性性好、营养复壮、修复伤口等优势,能够达到早防重治的效果。
今年春季整体气温偏低,但是随着谷雨节气的到来,气温回升降雨增多,半夏即将进入快速生长期。近由引起的叶斑病和引起的软腐病咨询的比较多,今天就跟大家交流下这两种病的、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进入雨季,半夏死棵烂苗、疫病、软腐病常发,雨水多的地区,块茎腐烂更为严重。块茎腐烂病属于害,分为干腐或者湿腐两种,是目前人工栽培半夏常见、难、危害大、范围广的病害。在高温、雨季、土壤湿度长时间过大、块茎和珠芽的膨大期时,时有发生。在8-10月份是半夏块茎生长的快阶段,珠芽、块茎迅速膨大,此时半夏块茎表皮薄,抵御外界侵染能力弱,再加上膨大过程中与沙土地摩擦,产生伤口,易于发病。
潍坊奥丰作物病害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民营企业,成立于2010年3月1日,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产业园内。 奥丰公司自成立以来,以"作物病害 促进作物健康"为企业使命,积极研发植物源农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致力于为广大的种植业者提供病害解决方案以及综合植保方案,已开发出"植物源剂""病抑制剂""叶面肥"“复核微生物菌剂”生物菌肥”三大系列产品。相应产品应用方案、案例以及相关经验达几百个,主要服务于蔬菜类、果树类、根茎类、谷类、花卉类等作物的各种病性、、害。 我公司以中理论为基础,积极开发绿色农,传播**农业知识,并实施了产学研结合之路,与多家大学、农业大学、农业植保科研院所、**研究所等机构联合,加大对产品的开发,拟申请专利并用于农作物病方面的专有技术多项,与各科研院所及国内**院校合作研究的课题有十多项,现已具备规模化生产的能力,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了绿色环保的环闭式工艺系统,无任何三废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