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概述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以计算机控制平台为核心,利用模块化、数字化和分布式的总线实现了照明、调光和场景控制的智能化,其中央处理器和各控制模块之间通过网络总线建立实时通信,使其可以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自动控制总线中的设备状态,达到人性化的节能照明效果,并且具备一定的可扩展功能,可以在不新增设备或铺设电缆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编程的方式新增或系统功能。
1 系统基本组成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结构上由调光模块、输入模块、开关模块、控制面板、人机界面、智能传感器、PC 接口、时间模块等部分构成。其中的调光模块以微处理器(CPU)为核心,由其控制可控硅的开启
角来调节输出电压平均幅值的大小,从而实现对光源亮度的调节;输入模块接受无源节点信号,并通过总线将该信号发送给CPU;开关模块主要由继电器构成,其作为控制电源的开关实现对光源的控制;控制面板给使用者提供直观的操作界面,供其直观操作控制灯光场景,并且可以通过在控制面板上进行编程而完成各种不同的控制功能,控制面板将不同的输入键符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处理器在识别输入键符后经过处理再发出控制信号,对调光模块或开关模块实施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光源状态的目的;智能传感器主要分为照度探测、存在探测和移动探测传感器等,主要用于对光源所处环境或条件变化的监测;时间管理模块与控制系统总线上的设备互相协调配合,完成各种自动化任务和时间控制任务。
2 系统功能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功能主要有控制、开关控制、调光控制、定时时钟控制、天文时间控制、场景控制、遥控、存在或移动控制、远程控制等。控制则是利用中央处理器及系统软件实现对系统中所有开关、调光、灯光状态的监测与控制管理;开关控制实现了在站和就地控制两种方式下对灯光的开启和关闭的控制;调光控制即对灯光照度从零至的控制,控制方式上同样有站和就地控制两种方式;定时控制顾名思义就是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对灯光的开启与关闭的控制;天文时钟控制即以输入的当地经纬度为依据,系统自动计算当天的天黑时间,并以此为依据对照明场景进行控制;场景控制是对灯光的开启、关闭和调光的联合控制;遥控功能是通过手持对设置有红外控制面板的光源进行相关控制;存在或移动控制是通过存在探测传感器或移动探测传感器返回的探测数据,按照预先设定的参数对光源实施相应控制;远程控制是通过Intemet对系统实施远程,内容包括对系统中照明参数的设置与,对系统场景照明状态的建设和对系统场景照明状态的控制等。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产品功能
◆ 自动控制:在停车场、走道、梯厅等公共区内安装传感器,实现自动控制。传感器可监测当前环境有无车/人进入或者离开,若没有车开动或没有人走动时,灯不会亮;有车动作或人走动时,受控区域内灯亮,人/车走后,灯延时灭。
◆ 手动控制:在值班室、电梯口、房间等位置安装智能面板、触摸屏,实现现场手动控制。面板/触摸屏可实现一对一、一对多控制。现场控制的灯在电脑端也可集中控制。◆ 场景控制:系统根据不同场景的控制需求,预先设定多种场景模式,在面板/触摸屏/中控界面都可设置场景开关。系统正常运行时,由工作人员进行自由切换。
◆ 定时控制:对于一些用时比较固定的项目,如:景观照明、办公大楼、银行、学校等。可根据客户需求或者用户开灯关灯的时间规律,设置定时开关,完成照明系统的自动控制,确保在低峰期内的能源消耗小。
◆ 消防联动:智能照明系统可与消防系统联动控制,当有火灾报警信号时,强制点亮应急灯,为人们安全撤离提供生命之光。
◆ 电脑集中:所有智能照明回路在电脑端实现集中控制,且实时反馈现场回路的开关状态,方便值班人员远程。
智能照明系统工作原理
系统中受控的负载直接与控制系统的驱动器相连,所有输入模块(如智能面板、传感器等)和驱动器都通过 KNX总线线缆(2×2×0.8的四芯屏蔽线缆)互相连接到一起。当智能面板按下或者传感器监测到受控信号时,它们会通过 KNX 总线向设定的驱动器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以电信号的形式发送),并通过驱动器实现对负载(如灯、窗帘等)的控制功能。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结构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系统一般采用分层结构,搭建项目时,划分成域和支线这种分布式总线结构,一方面其布局清晰,布线简单,容量大,对各种类型的项目尤其是大型公建项目特别适用。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由于每个域和每条支路分别分配了KNX电源,这种电气的隔离使得系统的某个部分出现故障时,其他部分仍能继续工作。一条线路或一个域内的数据通信不会影响到其它范围的数据通信。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结构
1系统的拓扑结构
KNX系统采用分层结构,划分成域和支线,因此具有很多优点: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由于每个域和每条支路分别分配了KNX电源,这种电气的隔离使得系统的某个部分出现故障时,其他部分仍能继续工作。
一条线路或一个域内的数据通信不会影响到其它范围的数据通信。
在系统调试维护时,系统的结构清晰,维护方便,效率更高。
1)支线
支线是KNX系统中小的结构单元,一条支线至少需要一个电源模块作为供电通讯设备。一个电源多可带台设备。当一条支线距离较远,或该支线中负载较多电源容量不够时,可通过中继器扩展支线。一条支线多可连接3个中继器。
注意:实际一条支路所能连接的设备数量,取决于该线路段所接设备的总耗电量和所选的KNX电源的容量,针对具体项目还需考虑到系统支线的规划,一般以竖井或楼层作为支线布线的结构单元。
2)域
域是支线的上一层结构,支线之间通过线路耦合器与主线连接,一个域多可以包含15条支线。
3)系统
系统是域的上一层结构,当多个域并存时,每个域需通过干线耦合器与干线相连接。一个KNX系统多可包含15个域。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接线注意事项
1)注意在同一条支路中:
一条支线的总线电缆总和不超过1000米;
任意两个模块之间的总线电缆长度不超过700米;
电源到模块的总线电缆长度不超过350米;
有两个电源时,电源间的总线长度不得小于200米。
2)每条支路中,模块的接线方式可以是线形、星形、树形,但不允许环形接线。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2012年在创业板上市,代码:300286。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嘉定,是一家为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和用能安全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和软件企业,现有各类**及软件著作权500多项。(截止到2021年12月,发明**22项、实用新型**132项、外观设计**150项、软件著作权251项。)设于无锡江阴市的生产基地--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是江苏省企业,拥有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的产品测试中心,配息化管理系统,为公司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实施提供**。新成立的安科瑞微电网研究院致力于企业端微电网技术的研发,进一步为用户建设安全、可靠、绿色的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提供解决方案。安科瑞现有研发工程技术人才500多人,聚焦用户侧能效系统和能源互联网,具备从云平台软件到终端元器件的一站式服务能力,形成了“云-边-端”的能源互联网生态体系,目前已有14000多套系统解决方案运行在全国各地。公司在全国主要城市就地配置销售、技术支持团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电子商务团队面向全国并稳步拓展海外市场,线上线下结合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公司现有各类云平台及系统解决方案涵盖电力、环保、消防、新能源、数据中心、智能楼宇、交通、**工程等多个领域。电力运维云平台为用户提供变电所集中监测、运维派单等功能,提高电力运维效率。能源管理云平台为建筑或工业企业提供能耗数据,协助用户梳理能源流向和碳排放趋势,为能耗双控提供数据支持。智慧消防云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消防信息,感知异常及时预警消除火灾隐患。预付费云平台为物业管理租户水电费收缴和用能安全提供解决方案。环保用电监管云平台协助**对企业环保设备运行工况实现在线监测,提高环保监察效率;餐饮油烟监测平台协助环保和部门监管规模餐饮企业油烟处理和排放,充电桩云平台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充电结算和资产管理,分布式光伏运维云平台提供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行数据采集及收益分析。系统解决方案还包含电力监控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数据中心能效管理系统、电能质量治理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门监控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医用隔离电源系统等系统解决方案及边缘计算网关,覆盖企业配电系统各个环节,打造感知、边缘智能、共建共享、开放合作的电力物联网体系。公司将秉着“创新、、团结、诚信”的理念,坚持稳健经营、持续创新,为用户安全、可靠、用能提供解决方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