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监察现状及痛点
1、企业数量多,行业类别多,工艺错综复杂
2、仅仅只有少数有组织排放的规模化大企业纳入了自动监控,对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监管手段。
3、缺乏重污染天气下应急响应和对停产、限产、错峰生产企业的有效监控手段。
4、对于企业环保监管,缺乏有效的监管指标和预警手段。
5、监察人员有限,监察力度要求又非常大,无法避免漏查问题。
山东省东明中小企业安装环保设施电力监管系统“电监管”提升智能化水平
本报记者季英德 通讯员李雪生东明报道 不用到现场,就能知道中小企业的治污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接到报警后,执法人员便可以时间前往企业核查,这款“监管利器”就是环保设施电力监管系统。截至8月4日,仅山东省东明县大屯镇已有110家企业安装了这一系统,并全部上线运行。
近年来,山东省东明县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安装了废水、废气自动在线监测设备,环境执法监管水平不断提升。此前,对中小企业环境监管一直是一大难题。仅大屯、马头两个乡镇就有木材加工企业358家。这些企业规模小、分布散、监管难度大,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偷开偷排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为此,菏泽市生态环境局东明县分局积极探索企业治污设施的在线管控方式。首批在大屯镇10家木材加工企业安装了环保设施电力监管系统。通过测试发现,这套系统从“用电分析”的角度,实现对污染防治设施的全天候监控。不仅随时掌握企业生产状况和治污设施运行情况,还能对企业落实停限产政策情况提供数据支持。
据介绍,环保设施电力监管系统平台依托物联网电力传感技术,实时采集企业总用电、生产设备及环保治理设备用电资料。通过关联分析、超限分析、停电分析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环保治理设备未开启、异常关闭等异常情况。电力监管系统平台采用分体方案整体结构,的技术特点是两免,即免停产,企业无需关闭设备即可安装;免布线,所有设备无线连接无需施工布线。
菏泽市生态环境局东明县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争取将全县所有木材加工企业,以及其他未安装在线监测的企业,全部安装治污设施用电监管系统,实现全天候、全覆盖地实时监控,进一步提升规范化、智能化环境监管水平。
我司平台优势
填补监控盲区,增加多种监控手段进行关联分析。
1、数据保密性
2、平台所有权
3、大平台搭建经验
4、磁钢取电
5、特色功能
6、实际出货量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大气污染成为难以避免的严重问题,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问题, 国家密集相关政策、法规,环保监管趋严,环境治理管控力度前所未有。工业企业完成一定环保治理设施的安装改造,同时应用了部分环境污染监测工具,但大气预警情况下,企业停限产监管较难;正常生产情况下,治污设施运行状况无法得到有效监测,分表计电系统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分表计电系统通过对生产设施和污染防治设施电量等监测数据的采集、传输及平台分析,有效防范企业擅自停运污染防治设施、未按要求落实差别化管控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等环境违法行为,有效提升非现场执法科技化水平。
安科瑞智能分表计电系统-主要运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污染源和环保设备用电数据、运行工况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
分表计电系统数据,实时推送异常信息,指导各执法组开展现场核查,提高精准锁定问题、精准发现问题的效率,有力打击未落实差别化管控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以及擅自闲置污染防治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
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是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286 SZ.)的全资子公司,是安科瑞电量采集、电力监控、电能管理、电气安全、低压保护、智能光伏等系列产品的生产基地。公司位于江苏省江阴市,目前现代化生产厂房面积达3万平方米,电子组装生产线均采用无铅生产工艺,生产检测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公司采用**的信息管理系统,是江苏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 公司通过在产品、技术、生产工艺上的技术积累和持续创新,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成功实现科技转型,由原来普通数显仪表和电量传感器的生产转到智能网络电力仪表、智能马达保护装置、智能光伏汇流装置、电能质量监控装置、电气火灾监控装置、消防电源监控设备、医用隔离电源柜、有源滤波装置、光伏汇流箱、光伏并网逆变器等产品的产业化,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江苏省**企业。 公司还先后与上海电科所、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组成产学研联合体,围绕智能电网用户端的电力监控、电能管理和电气安全开展产品研发,其中与上海电科所合作开发的“1/4抽屉柜智能马达管理单元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被列为*科技特派员项目。 公司以用户端智能网络电力仪表及系统集成为主导产业,坚持“为客户创造**”的经营理念,走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道路,努力实现“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争做好的智能配电供应商”的战略目标,为客户提供可靠用电、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完整解决方案,在智能电网用户端、新能源、物联网等*领域不断探索开发新产品。